第一二一節 我辦實事 皇帝背鍋
送走了多九公之后,姬慶文一樁大事落地了一半,整個人頓時輕松起來,這才發現李巖書房的窗紙上都貼著大紅“喜”字,便已猜出三分門道,問道:“李兄,看這里的裝飾,是不是你有什么喜事瞞著我們???” 李巖臉上一紅,答道:“也談不上什么喜事吧。家父做主,安排我同裴家的姑娘成親。我想著裴家乃是清華世家,父祖做官都很清廉,裴姑娘品貌也十分出眾,便答應下來,上個月剛成的婚?!?/br> 姬慶文大笑道:“這怎么不是喜事了?這是天大的喜事??!不瞞李兄說,我這次回西安,正是納了杏兒為妾,為這事家里還好吃好喝了幾天,李兄明媒正娶,居然少了我的喜酒,我可要罰你哦!” 說是受罰,可現在是明朝崇禎年間,后世夜店里流行的“真心話大冒險”、“數青蛙”、“猜火車”、“蘿卜蹲”那些整人游戲,古人都是聞所未聞,更別說懂得其中的玩法了。 于是姬慶文便只讓李巖選了磧口鎮里最好的一家飯館,點了最好的酒菜,又把在鎮外伺候老母親的黃得功也一并叫來,放開肚皮便是一通狼吞虎咽。 第二天、第三天,這幾人也是一樣的胡吃海塞,幸好李巖也是官宦子弟,家里不缺這幾個請的錢,否則非被姬慶文幾個給吃窮了不可。 然而再好吃的飯菜,吃到第四天,也終于變得味如嚼蠟。 姬慶文生性好動,這一年來難得有這樣的空閑時間,他反倒不舒服起來,也想著出去四處走走,可皇帝的旨意多九公還沒從京師帶回來,他是一時半刻也不敢離開磧口鎮。 如此這般,姬慶文只能懷著滿肚子的憂愁和郁悶,繼續在這巴掌大小的磧口鎮里百無聊賴地等待下去。 幸好多九公是個老成妥當之人,知道自己此去京師事關重大,一路之上半點不敢耽擱,將書信送到京師,又得了皇帝的旨意、孫承宗的回信之后,便馬不停蹄地往回趕路。 這一來一回,他一時半刻也不敢耽擱,攏共花了不到十天時間,便趕到了磧口鎮。 姬慶文等人接過皇帝的圣旨仔細閱讀過一遍之后,一顆選了十天的心終于落了下來——崇禎皇帝果然聽從了姬慶文的意見,親自給陜西榆中縣那兩千多個亂民定下了罪名:附逆作惡罪在不赦,然念其初犯,流放三千里至蘇州苦役,遇赦不回! 這道圣旨之后,卻是皇帝親筆寫下的一張紙條,紙條用詞毫不避諱,開頭便是一句痛罵:“狗才,你做的好事,這樣得罪人的事情自己不肯做,卻讓朕替你去做!” 姬慶文看了這幾句話,嚇得渾身一緊,接著往下看去,隨即放松下來,只見崇禎皇帝寫著:“然而這樣的事情,普天之下,若朕不能擔待,那又有誰能擔待?你這狗才雖然辦事不守規矩,不過用心是好的,做的幾件事情也頗見成效,因此朕才勉為其難,為你破例,敢不謝朕皇恩浩蕩?” 一旁的李巖看到這幾句話,不禁感慨道:“姬兄,皇上對你能有這番殊遇,可謂是天高地厚之恩了,你可不能辜負皇上這樣的恩德??!” 姬慶文是從后世穿越而來的社會主義新青年,對封建皇帝的所謂恩德、所謂權威,并沒有多少感情,只覺得自己替皇帝辦了實事、皇帝替自己背了黑鍋,也算是禮尚往來、互不虧欠、誠實經營、童叟無欺了…… 看完皇帝的旨意,姬慶文又取過孫承宗的回信來看。 對這位德高望重的孫老師,姬慶文倒是頗有幾分敬畏之情,見他在信中特意囑咐姬慶文辦事要再小心謹慎一些,不能讓御史言官們抓到把柄——這次劉廣生彈劾他擁兵自重、縱寇造孽的奏章早已遞到皇上面前,皇上雖然照例駁了回去,臉上卻也有幾分不好看了。 孫承宗又在信中寫道:“爾所練兵士,均按戚家軍制度,刀快槍利又頗勝之,故而戰力甚強,將來必有大用。然目下招募者,皆為義烏縣人,恐互相勾連難保不反為其所制。若軍餉充足,可在陜西、山西兩地再招募兵士數百人,湊滿五百之數,可堪重用?!?/br> 看了這幾封文件,姬慶文心中已有了定策,在磧口鎮中又休息了一夜,便叫起同李巖、李元胤、多久公及黃得功一起,再次西渡黃河往西安城兼程而去。 四天之后,姬慶文便已到達西安城下,見那兩千多個亂民已在城墻底下建立起臨時營寨來,遠遠望去卻也頗有幾分法度,一看就是陳文昭的手筆。 于是他便快馬加鞭疾馳而去,走到半路,陳文昭便帶了幾個團練兵士迎了出來。 姬慶文覺得奇怪,便道:“陳將軍,我沒有派人通報,你怎么會知道我已經來了?” 陳文昭含笑指著左右兩座山丘,說道:“是我安排在山上的幾個探哨發來的暗號?!?/br> 姬慶文頗感欣慰地說道:“陳將軍關防得這樣嚴謹,想必這些亂民這幾天總算沒鬧出什么亂子來吧……” 陳文昭苦笑著搖搖頭,說道:“這些人不安分得很,給他們吃飽了,他們閑著就要惹是生非;略餓著他們了,便又嚷嚷著要回老家。沒辦法,我這幾天是天天殺人,今天一早又當眾殺了個想要強闖出去的,才壓服住局面。唉!這些人,要是我手下的兵,我可非得被他們氣死不可……” 姬慶文聽出陳文昭話中涵義,便道:“我知道,這些人里頭,我是一個兵都不會招的?;噬弦呀浻辛酥家?,全都讓我帶到蘇州去做苦役。哼,什么苦役,在蘇州再苦,還能比在陜西餓肚子苦?” 于是姬慶文讓陳文昭將所有兩千多人的亂軍召集起來,當眾將圣旨宣讀了。 這些亂民一開始聽說自己要被流放三千里,料想一定會被朝廷趕到云南、貴州這樣的煙瘴之地,或者被趕去北邊同蒙古人打仗,臉上的神色比死了親爹還難看。 可后來聽說居然要被“流放”到蘇州去,卻立即手舞足蹈起來:誰不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幫陜西的窮漢子們巴不得今生湊湊合合地過完了,來世好投胎到蘇州去享福呢! 姬慶文看他們一臉輕佻的神色,頓時氣不打一處來,高聲呵斥道:“你們都給我安靜,我還有話要講!” 亂民們正高興得沸反盈天,姬慶文喊了兩遍,他們依舊充耳不聞。 急得姬慶文當即命令團練兵士朝天鳴槍,這才讓他們安靜下來。 于是姬慶文惡狠狠訓斥道:“你們一個個得意什么?還不知道自己是鬼門關上撿了條命回來?老子冒了多大風險才救了你們一命,信不信老子這就命令兵士調轉槍頭,將你們全部殺死?” 亂民們是親眼見識過火槍的威力的,嚇得立即跪倒在地,高聲求饒。 姬慶文見狀這才略微高興一些,便又說道:“你們都給我放明白些,你們要跟我去蘇州,條件或許比陜西要好上一些,可你們的身份卻還是罪犯,誰要是還敢亂說亂動,有半點違逆之處,我就能代天行誅、當場將其正法,你們都聽懂了嗎?” 亂民們聽了姬慶文這幾句殺氣騰騰的話,還有些反應不過來,面面相覷,就是不敢答應。 一旁的陳文昭見狀,立即做了個手勢,四周站定的鄉勇團練們見了,異口同聲齊聲高呼道:“都聽懂了嗎!” 亂民們被嚇得一愣,下意識地答應道:“聽懂了,聽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