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二章 新八國聯軍
如果左良玉部協同汪喬年的陜西兵,給義軍來個四面開花,李定國的計劃將徹底失敗,義軍也將遭受重創,并陷入混戰的場面。 但是官軍方面卻上演了戲劇性的變化,左軍是一支半軍閥化的軍隊,也是一支匪氣嚴重的軍隊,當然也是一支沒有信仰的軍隊,其主帥左良玉早已經與大明貌離神合。 這次來圍剿張獻忠部,左良玉因為離的近,不得已帶來了大部分家底,結果被義軍直接套牢了。 被圍了二十多天里,左良玉后悔過,自責自己的愚蠢,自責自己不應該這樣玩命。 所以一旦解套,他首先想到的是保住本金,回家去也,老子不和你們玩了。 因此,左良玉得知解圍的消息后,立刻下令沖出去,回武昌! 左軍在被圍期間缺衣少食,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和義軍拼命,這才堅持到現在,說實話戰斗力已經大打折扣,一旦繼續和義軍玩命,其損失是左良玉無法承受的。 他的小算盤打的啪啪響,根本沒把朝廷和自己當成一家子。 左軍的無賴行徑不但氣壞了陜西巡撫汪喬年,更是把陜西各路總兵氣炸了肺。 其中最生氣的卻是延綏總兵賀人龍,他和左良玉的私人恩怨,始于楊嗣昌曾承諾將平賊將軍許給他,結果卻給你左良玉,自此左良玉青云直上。 另外前段時間左良玉不援襄陽是一出,現在又是一出,真是越來越過分。 于是,賀人龍也是不玩了,他在沒有通知陜西巡撫汪喬年的情況下,私自撤軍了。 為了堵住被打開的缺口,周邊的義軍相繼與陜西官兵發生了惡戰,汪喬年正率領白廣恩、牛成虎等部與義軍交戰。 賀人龍一走,官軍右翼一空。 在官軍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義軍突然從右翼殺了過來,經過連續作戰,已經疲憊不堪官軍被突如其來的情況打了個措手不及。 正在這時,李定國率領的三萬生力軍及時趕到,官軍終于崩潰。 官軍敗了,一路丟盔卸甲,死的死逃的逃,巡撫汪喬年于亂軍中被殺。 左軍主力已跳出包圍圈,向武昌方向去了。 左良玉一走,戰場官軍與義軍的兵力對比逆轉,加上變故發生的突然,官軍也沒有及時調整部屬,因此各路官軍在義軍的攻勢下節節敗退。 眼看情勢不妙,官軍最高統帥丁啟睿率先逃跑,各路官軍開始潰逃。 兵敗如山倒,三邊總督孫傳庭獨木難支,阻敵未果后,也帶著他的殘兵敗將向西安方向狂奔。 義軍隨后追殺四百里,各路明軍死傷無數。在逃跑途中,慌亂的丁啟睿將自己的敕書、尚方劍、印綬等全部丟夫。 崇禎皇帝聞訊后大怒,并將丁啟睿革職入獄,等候定罪。 官軍在荊襄地區敗了,而且敗的很徹底,這個鍋丁啟睿是背定了,但是如何剿滅再次壯大的張獻忠部,成為擺在眼前的問題,因此朝中為此爭論不休,暫時忘卻了王越在江南的土改。 王越有過定論,張獻忠是沒有那么好解決的,歷史上大西軍可是與清軍周旋了二十多年,所以不能小看。 而遙遠的西伯利亞發生的戰事,王越并沒有向朝廷通報。 一是,規模??;二是;朝廷對極北地區無人關注,畢竟那里沒有適合耕種的田地;三是,即使向朝廷通報了,起點城也得不到任何幫助。 一**二年,六月初,官軍與張獻忠大戰荊襄之時。 遙遠的東印度洋上,一支龐大的西洋艦隊如鋪天蓋地般布滿了海面,正在向東方挺進。 這支艦隊是由英國、荷蘭、法國、西班牙、瑞典、奧地利、葡萄牙、丹麥等八個歐洲國家所組成的聯合艦隊。 由荷蘭提議并組織的聯合艦隊,經過多方聯絡和反復的討價還價,經歷了八個月的談判才達成初步意見。 最后荷蘭又拋出一個讓所有參與國家都欲罷不能的方案,東印度群島的利益劃分將按照各自國家所出派出的戰船總噸位劃分,最終聽到消息的法國也參與了進來。 歐洲的三十年戰爭,已進入結束的***,參戰各國都需要外部經濟來恢復國力,東印度群島的香料生意,成為難以拒絕的誘餌。 當前,歐洲的陸軍第一強國是法國,其次是奧地利,十七世紀的奧地利在歐洲的地位是超然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影響力不容小視,現在的德國南部,匈牙利,意大利北部,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家都是哈布斯堡家族成員國。 而瑞典也是歐洲陸軍一流強國,瑞典在三十年戰爭中確定了其陸軍大國的地位。 歐洲的海軍第一強國仍然屬于荷蘭,雖然它敗給了天策軍海軍,但是相對于荷蘭遍布全球的一萬五千艘商船和戰船,對荷蘭來說這只是局部的失敗。 歐洲的新興海軍強國是英國,他們在與西班牙的爭霸中取得了勝利,所以風頭正勁。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進入衰退期的西班牙海軍,依然是歐洲強軍。 法國的軍隊建設更加傾向于陸軍,但是作為歐陸大國,其海軍實力也不可小視。 雖然法國開拓海外殖民地的起步較晚,卻仍然獲取了**的殖民地,如北美的魁北克和路易斯安那等地,法國的東印度公司也在孟加拉的金德訥格爾、印度的本地治里等地設置了貿易棧。 因此這次派出戰艦最多的仍然是荷蘭,達到了驚人的一百零五艘,荷蘭費力組織這次遠征,當然不能為他人做嫁衣。 其次是英國,英國國王查理一世非常重視此次東征,為此由皇室招標,英國許多貴族相繼入股,英國派出了五十艘戰艦的強大艦隊。 其次是法國和西班牙,各三十艘,葡萄牙二十艘。 其他幾個國家都是打醬油的,幾國加起來才僅僅四十艘戰艦。 所以八國聯合艦隊中,荷蘭戰船的數量最多,處于絕對優勢,因此東印度群島的利益劃分中,荷蘭依然是最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