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七章 一鍋端
多爾袞冷笑道:“到了今天,我大清勇士最不缺的就是勇氣,三千敢死隊已經準備就緒,只要能夠消滅天策軍,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br> 安東尼做出贊嘆的表情道:“閣下的氣概和睿智,令在下驚嘆。蓋州防線必然會成為天策軍的墳墓,不要不要忘了我們還有地雷,它們會將天策軍都送上天的?!?/br> 說到地雷,多爾袞眼前一亮,地雷才是蓋州防線的終極殺手锏,他壓低聲音道:“地雷一事,不要大肆宣揚,知道的人越少越好?!?/br> 安東尼趕緊悄聲道:“閣下放心,在下時刻銘記,不會走漏了風聲?!?/br> 清軍的地雷布置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可想而知規模有多么龐大,同時也是秘密進行的,只有少數的清軍高層和當事人知道。 因為這些雷區內同時也是清軍的防御工事區域,若是走漏了風聲,眾多的清軍知道自己的腳下有一座火山,必然要影響作戰士氣。 多爾袞拍了拍安東尼的肩膀道,“很好,矮東甲喇為蓋州防線出力甚多,這次戰勝了天策軍后,本王會向皇上為你請功?!?/br> 安東尼道:“多謝閣下?!?/br> 多爾袞哈哈大笑道:“矮東甲喇,你好好的為我大清效力。來日我大清入主中原,你再立下大功,或許封公封王也不是難事?!?/br> 安東尼心中不屑:“入主中原。有那么好入嗎?能打敗眼前這些天策軍再說吧?!?/br> 不過對他而言,不論明人清人,死多少人跟他也沒什么關系。 同時心下砰然心動,他祖上不過一男爵,如果到了自己一代真能封公封王……算算那是多高的爵位? 雖然只是韃靼人的爵位,不過西方對東方一向好奇,卻不在乎什么漢人與韃靼人。比如當年的元。不也是韃靼人統治?看馬可波羅吹的。 或許真有一天,自己成為一段傳奇,回到歐洲后。成為無數貴婦少女追捧的對象。 安東尼深深的向多爾袞施禮:“承蒙您的吉言。我尊貴的閣下,我一定忠誠的為大清帝國服務?!?/br> ……。 他的話音剛落,山下天策軍方向突然傳來隆隆的炮聲。 “通通通!” “轟轟轟!” 數十發炮彈呼嘯著奔著清軍陣地的而去,轟轟聲響不斷,一發發炮彈,狠狠地砸落在清軍陣地上,發出巨大的爆炸聲,飛沙走石中,十幾個土堡被摧毀掀翻。 多爾袞一驚道:“矮東甲喇,速去指揮炮戰,天策軍可能是要進攻了?!?/br> 安東尼急忙道:“在下這就去,閣下不必過分擔心,我們構筑的一半土堡其實只是偽裝,用來吸引火力的,損失應該不大?!闭f完匆匆的去了。 鄭親王濟爾哈朗卻不慌不忙地道:“還有不到一個時辰,天色將黑,如果這天策軍貿然進攻,是要將天時地利盡讓我軍了?!?/br> 多爾袞道:“諸葛一生唯謹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謹慎無大錯?!?/br> 事實證明,天策軍沒有發動進攻的意思,自行榴彈炮的炮擊過程中,天策軍的營地建設有條不紊,十幾輪打擊后,炮擊停止。 。 “建奴真賣力氣呀,搞了這么大的場面!”教導員吳正春看著無人機偵查畫面道。 寬三四公里,長六十多公里的區域,方圓約二百平方公里內,被滿清搞的像狗啃了似得,這工程量確實不小。 李子軒笑著道:“無所謂了,在我軍面前仍然是螳臂當車。我的意見是主攻方向選在石板山、煙囪山和五臺山這三山之間打過去,穿過這里距離蓋州是最近的,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蓋州?!?/br> 參謀長孫勝杰摸了摸下巴道:“從高空偵查的情況看,建奴防御的重點地區也是這一區域。我軍進攻前的炮火準備階段,也會提醒建奴我們的進攻方向就是這里?!?/br> 李子軒道:“那不更好嗎?把建奴盡量吸引集中起來,正好一鍋端了?!?/br> 吳正春一拍桌子道:“就這么定了吧,從哪一點攻擊對我軍來說都不是多大問題?!?/br> 天策軍屢次擊敗清軍,積累了足夠的士氣,同等數量的天策軍可以輕松擊敗十幾倍的清軍,已經成為了共識。 五月十九日,清晨。 天策軍第三師三十二門自行榴彈炮、六十四門一零五毫米起點城自產的三八式火炮、九十六門兩種口徑迫擊炮,對著清軍蓋州防線石板山至五臺山寬度達八公里的正面陣地發動了猛烈的攻勢。 炮聲轟鳴聲不絕于耳,一顆顆炮彈在呼嘯聲中奔向清軍陣地。 “天策軍打炮了,天策軍打炮了!” 自第三師將蓋州防線當做炮擊訓練場以來,防線上的清軍已經完全熟悉了天策軍炮擊時特有的聲響,各帶隊軍官大聲呼喝提醒著。 蓋州防線前沿陣地上部屬的清軍主力,主要是漢軍旗各部,其中夾雜著少量正宗滿清兵作為督戰隊存在。蓋州防線梯次布置為漢軍旗據前,蒙古八旗居中、滿清八旗據后。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滿蒙八旗騎兵居多,是為機動力量。 聽到各隊官的呼喊提醒,陣地上的清軍慌忙將自己的身體,躲藏在石墻之后、壕溝之中、土堡之內。 通過學習和實踐,清軍已經懂得了一些基本的防天策軍炮擊的方法,他們緊緊地趴伏在在石墻和壕溝的后面和底部。 清軍的土堡經過多次檢驗,能夠粗略抵御迫擊炮彈的攻擊。 這種土堡屬于就地挖掘的半埋式堡壘,迫擊炮彈只能毀壞上層建筑,很難殺傷里面的清軍,但是如果被自行榴彈炮直接命中,那就是堡毀人亡的下場。而三八式火炮也能再兩三發炮彈之后,完全將其摧毀。 隨著天策軍的炮擊,清軍陣地上一時間硝煙彌漫,炮火連天,亂石橫飛。 一顆一五五毫米重型榴彈,準確地擊中了陣地上的一堵石墻,巨響聲中,石墻轟隆隆倒塌,該地段躲藏的十幾個清兵一下子被埋在了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