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一章 欠收拾
接著他又好像是下定決心似得道“快快大開城門,讓我們去迎接從京師來的天策軍兄弟們?!?/br> 其實已經不需要張文忠大開城門,張家口的城門已經在天策軍的控制之下。 宣府巡撫朱之馮,鎮守太監杜勛,也在張家口城內。宣府巡撫駐地原本設在宣化,后張家口興起,駐地移至張家口。 朱之馮和杜勛聞聽城破,都被嚇了一跳,后聽說來的是天策軍,而不是韃虜入寇,這才松了一口氣。不管怎么說,天策軍也是屬于朝廷的軍隊。 張家口永鎮門外,天策軍已經完全控制了兩座城門,城內守軍還算配合,并沒有選擇頑抗,馮源山率隊入城,張家口守備張文忠陪著笑容迎接。 這時宣府巡撫朱之馮和鎮守太監杜勛也趕了過來,還離著老遠,杜勛就大聲喝道“真是大膽,你們是奉了何人之令,貿然進攻張家口城的?天策軍駐地乃是順天府,你們可有兵部的手令?” 鎮守太監的權利很大,擁有監督文武官吏,調遣衛所官軍鎮壓人民反抗、彈壓土豪大戶、緝捕在逃人犯,應地方治安的需要而向中央建議增削行政、軍事設置,協調本省文武官員及司、府、縣機構的公務,招撫流失人口等權力。 到崇禎后期,各太監齊出,分別監視諸邊及近畿要害。諸閹更擁有節制兵符,一切調度權宜進退、官吏賞罰功罪,悉聽便宜行事等前所未有權力,可見崇禎帝對他們寄托最大的希望。 這個杜勛乃是尚善監掌印出身,能出任一鎮地方的鎮守太監,頗得崇禎寵信,在宣府這個地方一向囂張慣了,既然天策軍是朝廷的軍隊,他杜勛當然問的理直氣壯。 馮源山懶的理他,而是拿出一份告示念道“奉太子少保、兵部左侍郎、遼東經略、應天巡撫王思華大人之令。查范永斗、靳良玉、梁家賓、田生蘭、黃云龍等諸人通敵賣國,勾結滿清,證據確鑿。奉令,將一干賊人捉拿歸案,抄沒家產,望各地將官予以配合,否則將以同罪論處?!?/br> 杜勛呵呵冷笑道“請問這位將軍,你現在是何官職?” 馮源山正色道“天策軍第五旅旅長?!?/br> 杜勛提高音量道“什么旅長,灑家問你在官軍中是何官職?” 馮源山不耐煩地道“松江府總兵?!?/br> 杜勛大聲道“你只是松江府總兵,他王思華管的是應天府,管的了我們宣府的事嗎?你們有皇上的圣旨嗎?兵部手令呢?你們擅自離開防地,貿然進攻張家口城,這是什么?這是謀反,這是大逆不道……?!?/br> “本監受圣上重托,巡視宣鎮軍民,殄除兇惡,以安良善,絕不允許你們在此胡來……!” 崇禎確實默許了王越的行動,但只是口頭上的,他可不會留下文字的東西,供那些文官們用來噴自己。 杜勛的嘴巴一張一合,滔滔不絕,馮源山就覺得有一萬只蒼蠅在耳邊嗡嗡作響。 “啪!”馮源山反手一記耳光扇在了杜勛的臉上,張文忠等人也被嚇了一跳。 多年的鍛煉,馮源山的手勁可不小,杜勛的半張臉立刻腫了起來。 “噗!”杜勛吐出一口血水,一顆牙也隨之吐了出來,他難以置信的看著馮源山,他用蘭花指指著馮源山,口齒不清地道“你,你竟敢打本監?” “啪!”馮源山又是一記耳光抽在杜勛的臉上,喝道“如果你再多嘴,我不介意斃了你這個閹人?!?/br> 杜勛被馮源山兩記耳光扇的眼冒金星,雙頰腫起,徹底懵逼了。 “大膽!”宣府巡撫朱之馮指著馮源山,氣的手都開始發抖道“爾等眼中還有軍紀國法嗎?身為一鎮總兵,竟敢毆打鎮守太監,老夫即使拼了這條老命不要,也要彈劾他王思華縱兵行兇,藐視神器!” 馮源山呵呵一笑,看了看他的官服道“這位應該是朱巡撫吧?請不要動怒,您可以盡管彈劾,不過在此之前,還請您看一看這些東西?!?/br> 臨行前,王越有過交代,對宣大三巡撫要客氣一些。 明末眾地方巡撫中,相對廉潔,一腔公心,對大明最忠誠的朱之馮、蔡懋德、衛景緩三位巡撫,盡數集中在宣大三鎮。 這三位巡撫,其中宣府巡撫朱之馮性情剛烈,鐵骨錚錚,歷史上他一上臺,就將貪贓枉法的總兵唐玉彈劾入獄,并裁汰冗兵冗役、興復屯田、檢查軍餉虛冒、清查鎮內隱田等弊端。 歷史上李自成進逼后,這三位巡撫皆自盡殉國,反倒是宣大三鎮的總兵,除周遇吉外,與鎮守太監們,一個不落的投降,數十萬大軍一槍不放,毫無羞恥心的放下武器。 李自成進逼宣府后,杜勛降,總兵王承胤降。舉城皆降,朱之馮親自點炮,反被左右扯開,最后朱之馮自縊死,尸體被闖兵棄于濠中。 所以王越對于這三個巡撫還是有些敬意的,馮源山給朱之馮看的材料,就是晉商八大家族勾結和走私塞外和偽造城銀圓券的情文材料。 這個材料包括王樸家族的,還有在山西境內抓獲人員的口供,另外還有在城抓獲的各大家釘子們的口供,記錄的很詳實。 以軍事解決為主,政治解決為輔,天策軍也不可能見人就殺,輿論宣傳工作也要跟進。 朱之馮看完情文材料,臉色依然很黑。晉商們的作為可謂觸目驚心,法理難容,但是王越的手段同樣讓他難以接受,良久之后,他長嘆一聲道 “國朝到現在,疾病重重,從上到下已然腐爛,不施重藥,難還大明朗朗乾坤啊?!?/br> 馮源山一抱拳道“多謝朱公理解?!?/br> 給足了朱之馮面子后,他大手一揮道“全軍進城!” 天策軍軍容整齊,刺刀如林,魚貫而入,紀律嚴明的軍隊行進給人以強大的壓迫感,軍靴踏在青石板路上發出咔咔之聲,隨同大軍進城的還有十幾輛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