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三章 起點城印象
看出來父皇心情不好,坤興公主欲言又止道:“爹爹,我們…我們進城嗎?” 看著城門上金光閃閃的“城”三個大字,崇禎長長的出了口氣后說道:“進城,我要看看這王思華到底有多么神奇?!?/br> 其實現在的城已經成為了整個城范圍內的核心區域,還沒進城就已經身在城中,城外的建筑綜合了現代與傳統的特色,城內則完全是是現代樣式。 穿過車水馬龍的城門口,崇禎等人進入了行人如織的城內。城內是一個純商業的城區,一眼望去沿街都是五六層的樓房,街道兩邊是各色鋪面,街上人頭攢動,分外熱鬧。 城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不是旺盛的人氣,而是干凈整潔,如此密集的人口,街上卻看不到一點垃圾。身在城中,讓初來乍到的本時空人士有一種身處異域的感受,新奇的建筑,列兵似的路燈,漂亮的綠化,奇特的行人服飾,眾多的自行車,偶爾路過的各種現代車輛,不時響起鳴笛聲,讓人感同身受。 崇禎更多的是看人,他發現城百姓們的精神都很飽滿,比京城的人們不知多了多少笑容,有著更多的自信。而且他還發現城的人們走路的速度都比京城的百姓快不少,雖然他不知道這是生活節奏快的結果。 “爹爹,我們去商業街吧,那里有很多好吃好玩的,還有電影院也在那邊,您不是說早就想看看電影的嗎?我今天就帶你去看看,而且我們的皇家玩具店在那里也有分店呢,生意可好了,還是在城的生意好做?!?/br> 見父皇進了城就呆呆的四處張望,坤興公主的芳心不禁怒其不爭,您可是皇帝呀,怎么像鄉下來的老百姓似的看呆了,所以出聲催促道。 崇禎這才回過神來,這個皇家玩具店可是他的一大收入來源,他道:“好,我們就去那里,不知從這里過去有多遠?” “爹爹,不遠呢,也就一里多地,我們是坐車過去還是走著過去?”坤興公主道。 “哦,確實不遠,我們走著過去吧?!背绲澲莱潜茸辖谴蟛涣硕嗌?,而且城處處透著新奇,他感覺可謂處處是景,都有參觀價值。 此時的王越正在市政大樓天策軍司令部,聽取近期各地情報匯總和進行相關軍事部署。 陸航的二十四架戰機將于近日部署到遼東半島。位于旅順的天策軍第三旅,年前的任務是將戰線推進到復州一線,繼續執行王越提出的蠶食遼東計劃。 海軍所有戰艦的武器換裝工作已于近日完工,至此海軍所使用的無后坐力炮將退出海軍序列,迫擊炮暫留,畢竟迫擊炮在對陸地目標攻擊時仍然有用。 這次海軍換裝的武器有兩種,即七二式八十五毫米高炮和七四式三十七毫米高炮。 兩種高炮都具有雷達和指揮儀,有自動、半自動、手搖對針、手動四種瞄準方式 八十五毫米高炮有效射程一萬米,射速:三十三十五發/分,全彈重:9.3千克,方向射界:三百六十度,炮班七人。 三十七毫米高炮有效射程三千米,射速:4404八0發/分,榴彈:1.416千克,方向射界:三百六十度,炮班九人。 本時空的敵船仍然是木質船只,高炮的威力已經足夠,而且中國沿海的水戰經常玩數量取勝,所以高炮更加效率。 此時的日本“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由于平戶藩的突然崛起,日本國內上演起了新三國演義,經過大半年的相互征伐,眾多平民死于戰亂,百姓們流離失所。 從目前的態勢看,幕府的實力仍然最強。幕府畢竟是老牌勢力,有著相對穩固的權利構架,各地大名也對披著宗教外衣的義軍有著本能的恐懼。 義軍與平戶藩有天策軍提供的先進武器,按說早就能將幕府打的滿地找牙。但是這兩股勢力的根基都同處于九州島,雖然都是反幕陣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畢竟信仰不同,互相攻擊在所難免。 天策軍收復臺灣后,鄭芝龍就縮回福建,一聲不吭舔舐傷口去了。 從臺灣和香港駐軍發回的情報顯示,鄭家由于戰船損失慘重,海上征收保護費的范圍大為收縮,尤其是一旦看見懸掛天策軍軍旗的船只,鄭家的船都會倉皇逃遁。從鄭家的舉止看,他們很像地下工作者,早已不復以前的囂張做派。 最重要的情報來自英國上尉威德爾,他在回程的時候發現了荷蘭人正在從印度殖民地調派援軍。 這也是威德爾向王越賣個人情,他還是很感念王大人的寬容。其實英國與荷蘭這幾年來齷蹉不斷,按照歷史進展,十幾年后歷時二十多年的英荷戰爭就會打響。所以威德爾當然看荷蘭人不順眼,他很希望看到荷蘭人在南洋被王越打一悶棍。 荷蘭海軍現在正是鼎盛時期,所以這次從印度殖民地調來的艦隊非常強大,一共由三十艘大型戰艦組成,艦隊司令正是后來的臺灣總督揆一,也歷史上就是被鄭成功趕跑的那位。 熱蘭遮城被天策軍攻陷,臺灣被收復,這無疑踩到了荷蘭人的痛腳,因為失去了臺灣,就基本意味著失去了通往日本的航線。 歷史上鄭成功收復臺灣后荷蘭人沒有采取報復行動,那是因為英荷戰爭的牽制,戰爭結束后,盡管荷蘭在軍事上沒有完全輸給英國,但從整體上說,荷蘭海上實力大為削弱了。荷蘭在經濟、貿易、海運方面的實力大為下降,從此“海上馬車夫”把海上霸權讓給了英國。 臺灣島上的荷蘭人盡沒,巴達維亞總督羅本通過多方打探,并與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情報共享,才得到相對完整的消息。羅本從情勢判斷巴達維亞艦隊傾巢而出也不夠看,所以他向印度洋艦隊求援調派艦隊,決心要和天策軍海軍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