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五章 束手無策
王之心哆哆嗦嗦地被帶走了,王越看向大同總兵王樸和山西總兵王忠道:“兩位老鄉,不請自來,如今被俘,你們說我該怎么處置你們?” 山西總兵王忠與王越有過一面之緣,他順著王越的話,陪笑著道:“我等與王大人還是本家,過往更無私怨,只是軍令難為,軍令難為?!?/br> 王樸今天算是見識到了王越的實力,王之心剛才的表演對他也有所觸動,以天策軍的戰力,王越要更進一步,完全有這個可能。 “王大人,我今天服了,從今往后我王樸就以王大人馬首是瞻?!蓖鯓愕挂补夤?,反正打是打不過的,不如干脆投靠。 王越點點頭看向王忠,王忠一咬牙道:“下官也有此意,今后唯王大人之命是從?!?/br> 山西是資源大省,在朝廷手里那只是沒有什么糧食產出的黃土高坡,但在王越這里卻大有用途。 這二人只不過是因天策軍的強勢而投靠,忠心還無法保證,不過只要天策軍在,他們也不敢玩什么花樣。 王越笑著道:“好說,二位先在城休息一段時間,過些天就放你們回去?!?/br> 只知道了天策軍的強大還不夠,王越需要他們對城有個更清晰的了解,才能保證今后更好的合作。 “多謝王大人,多謝!”王樸、王忠大喜,太意外了,沒想到王越能夠這么輕易放過他們。 王越把臉一肅道:“你們回去的時候,只能帶走幾名親兵,其他人都要留下?!?/br> “呃!”二人一呆。 王越接著道:“你們回去的時候,我會派兵保護你們,這些兵就留在太原和大同,他們會在那里建設城辦事處,也方便你們與我聯系?!?/br> 把他們的兵都留下,等于敲掉了他們幾顆大牙,再說這些兵可是好勞力。對山西的能源,是要開始布局了。 一旦石景山工業區建成,幾十萬建設工人除了一部分人進入工廠工作之外,大部分人還要進行新的建設。王越打算在太原和大同先設立據點,逐步滲透和掌控,也為將來在那里打造能源重化工基地探路。 派兵進入山西的舉動也有母親李秀芳的意思,如今王越與朝廷鬧翻,萬一哪天要舉起反旗,朝廷一道旨意送去山西,王家的祖墳都有可能被刨了。 王越對此沒有在意,但老人的思想是非常傳統的。 聽王越要派天策軍隨自己二人去山西,王忠王樸為難地道:“王大人派兵之舉可能不大妥當,蔡懋德大人、衛景緩大人或許不會同意?!?/br> 山西的事情,他們兩個人說了也不算。何止是不算,論地位,他們要排到腳趾頭都不止。山西太原大同兩地都有巡撫,太原有晉王,大同有谷王,這兩地還都有鎮守太監,上面還有個宣大總督府。 何況現在是文官說了算,蔡懋德和衛景緩就是山西巡撫和大同巡撫。如今城與朝廷勢同水火,他們會同意天策軍進入山西才怪。 王越不當回事地道:“這些天策軍就當做是你們的親兵吧,你們這次如此損兵折將回去,如若朝廷要為難你們,自有天策軍保護你們的安全?!?/br> 按計劃除了派出兩個營的士兵外,還有后勤保障人員和礦產勘探等人員,人數還不少。各礦點的分布圖由王越提供詳細的坐標,所以這些勘探人員所做的工作很簡單。 天策軍要去哪里還需要別人的同意嗎?再說天策軍又不是要去攻打山西,所以王越不覺得是個問題。 現在二人是俘虜,一切當然由王越說了算。 這次明軍進攻城的戰爭,以明軍完敗而告終。除了山東總兵劉澤清被擊斃外,明軍的高級將領和重要官員紛紛被俘,密云總兵唐通化妝成小兵被俘虜后認出。 天策軍和各地團練們,對十萬明軍的抓捕工作一共進行了七天。 “此戰共擊斃明軍一萬八千余人,傷三千五百余人,俘虜包括統帥盧象升及各路總兵以下共十二萬五千六百余人,繳獲的糧草兵器等物資無數,據估計還有約三千明軍在逃?!?/br> 參謀長李子雄做戰斗總結,明軍的兵力包括了五萬輜重輔兵。 一下子多了十多萬免費勞力,王越在欣喜之余皺著眉頭問道:“怎么還有三千人沒抓到?” 王卓解釋道:“戰場地域龐大周圍村莊眾多,明軍四散奔逃,可能不少人脫下軍裝,化妝成平民了?!?/br> 王越唔了一聲,漏網之魚在所難免,但他還是不放心地命令道:“對京師周邊繼續搜查,不能讓這些人成了土匪流寇?!?/br> 李子雄立正道:“是!” 王卓問王越道:“司令,我們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下一步,”王越呵呵一笑道:“下一步當然是揮兵進京了?!?/br> 對明軍潰兵的清剿,抓獲的十幾萬俘虜需要安置,花費了天策軍大量精力,現在終于騰出手來了。 在座的軍官都興奮起來,尤其是造反急先鋒李子軒,他大聲道:“司令,您下命令吧,早就該收拾那幫無恥小人了?!?/br> 王越雙手一壓道:“這次我軍入京的名義是清君側,一切行動聽指揮,任何人不得私自亂來,否則軍法從事?!?/br> 明軍大敗的消息早已傳入京師,這時的京師已經亂做一團,朝廷大小官員都是惶惶不可終日。 紫禁城內也同樣如此,被驚恐、彷徨、憤怒各種情緒纏繞的崇禎正在向他的內閣成員們大發雷霆,因為算計王越和向天策動武的主意正是他們出的。 “幾位愛卿,你們說,現在該怎么辦?朝廷的十萬大軍覆沒,那王越已經反了,眼看就要打進京師,難道要朕做亡國之君嗎” 崇禎雙目赤紅,手舞足蹈地大聲咆哮道。 溫體仁、薛國觀、楊嗣昌三人都是老于世故、精于算計、善于內斗的政治人物。要說玩心眼計謀,很少有人能成為他們的對手,然而碰到王越這樣的純粹以一力降十會的對手,就讓他們束手無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