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四章 報紙
自從見識了王越軍隊的戰力之后,他就知道整個兒大明,包括建奴在內,已無王越之敵手!自此之后,王越會不會反,就成了他的心事。 謝寶清作為一名受過系統儒家教育的傳統文人,忠君思想已深入骨髓,出于對大明朝的感情,他是絕對不希望王越反的。但是王越如果一念之差反了,他認為任何勢力也無法阻擋。 他和師弟史可法在性格上是不同的,何況史可法所堅守的是漢人正統,而王越卻是地地道道的漢人。所以王越如果真的反了,謝寶清的抵觸心理并沒有那么大。改朝換代另立新君,與國土淪喪亡于異族是不同的。 可是如果王越反了,他謝寶清說不定就會被打成王越一黨,王越的崛起就是他一手造成的。他身在朝中,身家性命將難以保全! 所以對于王越他還是報以僥幸心理,畢竟如果王越處心積慮要反,也不會輕易暴露實力,也不會無緣無故去得罪那周國丈了。 “你不是都聽說了嗎?思華之軍在火器之利,建奴在他面前,如土雞瓦狗一般,不堪一擊!”謝寶清道。 傅銘遠點頭道:“那步槍確實犀利無匹,聽說槍彈得來非常不易,若是槍彈易得,何愁建奴不滅!” 他對王越了解的不多,總是從大明臣子,忠君報國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無論步槍還是子彈,他都看出來了,確實精密難以制造?,F在工部正在研發燧發火銃,正是九五式步槍的原理給了他們啟發,定裝子彈的火銃是造不出來的。 謝寶清心道:那小子的話也能信?槍彈要是不易得,打起建奴來怎么會像不要錢似的。 關于這一點,他也不好拆穿,萬一朝廷對王越起了疑心激反了他,局勢將不可收拾。 “那些南宋遺民到底身在何處?怎會能制造出如此多的神奇之物?卻只支持思華一人!”謝寶清看著窗外不由的問道。 這是他長久以來的疑問,王越不就是依靠著那個勢力才崛起的嗎? 傅銘遠笑道:“這個秘密只有思華知道,或許只有皇上能讓他開口了?!?/br> “不可,萬萬不可!”謝寶清緊張道。 “為何?”傅銘遠沒想到謝寶清這么激動。 “此事莫要再提!”謝寶清輕輕搖頭道。 新婚之后,王越又開始了新的忙碌。 城城東南區域印刷廠辦公室。 “這就是你說的報紙?”拿著剛剛印刷出來的報紙,張子筠饒有興趣地問道。 “沒錯,這些報紙將先在城范圍內發售?!蓖踉揭材弥鴪蠹埛^來覆過去地看著,報紙染發著油墨的香味,紅色的標題和搭配的彩圖,與現代報紙沒有太大不同,王越覺得印刷的還不錯。 報紙的主要內容是城新聞,城管理條例說明,朝廷抵報抄閱、生活常識,商品廣告,市井百態,人間趣聞,詩詞話本,京師的一些消息。 王越作為順天府兵備道,定期都會有朝廷的抵報送達。另外還有專人,每天在京師六科抵報欄抄寫其他抵報送到報社。 最吸引人的就是小說連載了,王越首先推出的是《射雕英雄傳》。 報紙由新鮮出爐的幾個編輯負責排版,經過幾個月的學習,他們已經學會了電腦打字。版面就仿造y日報那種比較古老的版面畫個草圖,讓他們學著排。 像《射雕英雄傳》這樣的長篇小說,只需要復制粘貼就可以了。反正這類小說王越下載了很多,幾十年之內都用不完的。 記者也培訓了幾名,新聞稿如何寫?有哪些要素?王越都整理成冊,發給了他們。并且王越經常發給廣播站的新聞稿件,也由蘇子玉整理成冊,供他們參考?,F在蘇子玉除了管理廣播站之外,兼職了報社總編的工作。 為了豐富新聞來源,在每一期還開設了一個專欄,歡迎社會各界來稿。 張子筠奇怪地道:“那為什么叫《明報》?” 王越笑著道:“隨便起的,本朝為明朝嘛。以后每周二和周五各一期?!?/br> 一個星期七天制,在城已經實施,因為每個周日休息一天,所以這個叫星期的東西很快就深入人心。 “另外報紙很快就會覆蓋京師范圍之內?!苯又謫栃觳降溃骸靶焯庨L,這第一期報紙印刷了多少份了?” 徐昌平現在是教育及宣傳處長,又兼城學校校長。 “王大人,因為擔心賣不完,所以這一期我們印刷了三千份?!毙觳降?。 王越覺得看小說總要有個公眾章節吧,于是道:“不夠,我們前一個月不賣,而是免費發放,這一期印一萬份吧?!?/br> 城范圍內已經有三十萬人了,而且基本都識點字,一萬份真的不算多,畢竟京師也要發一部分的。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毙觳近c頭道。 張子筠在一邊驚訝道:“哎呀,這個《射雕英雄傳》還挺好看的。是你寫的嗎?” 王越笑著道:“秘密!” “去!”張子筠給了他個大白眼。 印刷廠采用電腦排版和現代工藝印刷,為此工人的培訓很是費了一番功夫。王越不遺余力地搞了這么個印刷廠,就是要大規模地在文化上向儒家發起全方位的進攻。 大明正經受教育的群體連百分之五都不到,王越來個全民識字,而且是完全不同于私塾所教的內容和方式。所以他相信經過現代課程教育的人口基數,最終會淹沒那百分之五。 通過知識與工資掛鉤,工人們學習數理化等新知識的熱情都很高。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高收入高品質的生活會成為城的標簽,在這窮人遍地的大明朝,其吸引力無與倫比。 城地區是開放的,不需要偷渡。所以王越相信受城影響的人口基數會迅速增大,席卷京師周圍的打工潮很快就會到來。 京師周圍相關的一些公路也要開始投入建設了,基礎建設是用工的密集型區域,真的不愁給他們找活干。 這么多居民的住房建設也是個龐大的工程,石景山工業區各廠的職工樓已經開建,都是以六層建筑為主。 城的工資可是京師的十倍啊,大概可以相當于七、八十年代的香港與大陸的差距。 掃盲教育課本已經發放到這些新的工人階級手中,免費,教育也完全免費的。入職三個月還認識不了五百個字的降薪,識字之后想拿更高工資的請學習數理化當技工。 (感謝黯然x星辰的500幣打賞和書友150八03112246433的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