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反攻的號角
上半場奮戰了整整二十四分鐘的布澤爾和奧庫仍然在第三節沒有休息一分鐘,他們兩人的疲勞連主場的攝像師都發現了,攝像頭連續給到布澤爾和奧庫鏡頭,兩個人都在不停地大口喘氣。 解說席上的巴克利和史密斯也在討論布澤爾和奧庫的體力問題,巴克利認為斯隆沒有給兩人足夠的休息時間,史密斯則認為爵士隊現在處在生死存亡之際,兩個大個子球員需要堅持住,直到火箭隊率先投子認負。 巴克利當即表示后衛出身的史密斯完全不明白內線球員在禁區內搏殺需要消耗多少體力,反唇相譏的史密斯則拿出了巴克利的體檢數據作為反駁的論據。 大家都能看出布澤爾和奧庫的體力不支,斯隆自然也發現了,不情愿的老帥終于在第四節的開頭把布澤爾和奧庫換下來休息。 布澤爾和奧庫一下去,李瑞就把米爾薩普和朱萬霍華德派上場,朱萬霍華德雖然打布澤爾不太利索,但是打菜鳥阿蒙德森和客串大前鋒的基里連科還是綽綽有余的。 而且米爾薩普和朱萬霍華德的內線組合效果還很不錯,朱萬霍華德的中距離投籃和米爾薩普的內線拼搶讓內線空虛的爵士隊有些遭不住,這才過去一分鐘,火箭隊就把落后的四分給追上來了。 見勢不妙的斯隆擔心爵士隊會被火箭隊一波給帶走,趕緊把還沒休息到一分鐘的奧庫和布澤爾重新換上場。 其實對籃球比較了解的人都知道,實際上大部分內線球員都沒有打40分鐘以上比賽的體力,像朱萬霍華德這種體重輕一些,防守任務少一些的大前鋒還好一點,那些體重超過250磅,還要在場上不停跟對手進行rou搏的內線就不同了,他們一旦出場超過40分鐘,很多動作就已經變形了,即使強撐著待在場上,所能發揮的作用也會大大減弱。 讓他們休息一兩分鐘,不僅不能讓他們恢復體力,反而讓他們感覺到身體內因運動堆積出來的乳酸帶來的酸痛。 布澤爾和奧庫就帶著疲倦不堪和渾身酸痛的身體再次踏上球場,積威已久的斯隆讓他們不敢提出反對、質疑的意見。 李瑞看到布澤爾和奧庫再次上場,立馬吹響了發動總攻的號角,把在板凳席上休息了將近半節的麥迪和巴蒂爾重新換上場。 現在火箭隊的場上陣容是米爾薩普打中鋒、巴蒂爾客串大前鋒、馬特巴恩斯出任小前鋒、麥迪改打得分后衛、洛瑞打控球后衛。 根據李瑞的觀察,這套陣容的場上效果非常的好,米爾薩普的身高雖然只有兩米出頭,但是他的積極性和臂展讓奧庫很是難受,巴蒂爾和馬特巴恩斯的鋒線組合防守兼具兇狠和精明的特點,進攻端兩個人都有穩定的三分投射能力和空切意識。 在季后賽開始嶄露頭角的洛瑞沖擊力十足,防守德隆威廉姆斯效果也很出色,再搭配上前面三場比賽徹底發揮出了頂級巨星水平的麥迪,這套陣容雖然一起上場時間不多,但是場上正負值卻很高。 而且這套陣容平均年齡小,都是年輕球員,每一個球員跑跳能力都很出色,他們掀起的跑轟風暴讓爵士隊疲于奔命。 果然如同李瑞的計劃一樣,這套陣容上場以后,爵士隊瞬間陷入被動。 場上的攻防節奏被瞬間加快,控制節奏大師德隆威廉姆斯試圖把球交給布澤爾單打來降節奏。 但是體力接近枯竭的布澤爾顯然沒有足夠的體力去完成這個任務,單打到一半,就被體力充沛的巴蒂爾直接切掉了籃球,從而成全火箭隊的一次快攻。 看到自己的內線搭檔已經沒體力去完成單打,德隆威廉姆斯只能開啟自己的單打模式,德隆好不容易憑借著自己出色的節奏感和優秀的對抗能力單打洛瑞上籃得手。 這邊火箭隊立刻發球,追著來不及退防的爵士隊發動了快速反擊,體力無幾的布澤爾和奧庫顯然退防不回來,前場五打三的火箭隊輕松通過傳切配合再次完成上籃得分。 第四節比賽進行到六分二十秒的時候,火箭隊不僅反超了比分,還把領先優勢擴大到了十分。 在這剛剛過去的幾分鐘里,本身就沒有體力的布澤爾和奧庫一拿球,火箭隊的球員就會上來包夾,體力充沛的火箭隊隊員們輪轉迅速,讓爵士隊難以找到漏洞。 火箭隊在堅決包夾內線的同時,選擇性的放掉了沒有穩定三分球能力的基里連科,被替換上場的哈普林也難以在麥迪的防守下給球隊進攻端的火力援助,過于依賴身體對抗的他并沒有穩定的得分手段。 最后小胖子德隆威廉姆斯發現球隊的進攻重擔完全在自己一個人肩上,德隆雖然有一手精準的三分球和強大的突破能力,但是他并不是那種得分爆發力超強的球員,相比之下,他的一生之敵、和他同一屆的克里斯保羅顯然在這方面更為出色。 同時李瑞派出專門防守他的球員,洛瑞讓他打得不是很舒服,被很多中國球員稱之為“小鋼炮”的洛瑞防守端敢于玩命、防守兇悍,在球場上,兩人的身體對抗簡直就是拳拳到rou,就算是身體強悍的德隆也占不到太多的便宜。 而且德隆一直都信奉“傳球第一,投籃第二”的理念,就算是這種情況,他更愿意幫助隊友們找到手感,而不是靠一己之力支撐起球隊。 所以能源方案球館的球迷們只能絕望地看著自己的球隊在不停的打鐵,而對手則越投越順,把比分差距逐漸拉開。 在距離比賽結束還有兩分鐘的時候,布澤爾在和米爾薩普的拼搶中摔出了底線,幾乎沒有休息一分鐘的布澤爾疲憊到一時間都難以站起來。 看到這里,固執的斯隆終于放棄了,開始陸續把主力球員換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