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大結局 ()
隨后,魏相跟隨著智首一起進攻,然后路上救下了逢大夫的兩名兒子,但是一路沖殺并沒有能夠看到智罃。 楚王發現了魏相等人的意圖,開始率領大軍包抄過來,智罃心知事不可為,在魏相的建議下撤退。 晉軍被擊潰之后大規模的從黃河逃跑,然而到了黃河岸邊的時候由于缺乏船只,在楚軍的追趕下只能被迫泅渡和投降。 在趙朔的要求下,樓嬰派出船只接到了魏相等人,幫助魏相等人撤回黃河北岸。 雖然楚國左軍被擊潰,但楚軍依舊取得了勝利,楚王在黃河南岸飲馬祭天,并隨即向天下諸侯發布命令要在鄭都會盟,楚國正式奪取了天下霸權。 晉軍收拾殘兵之后退回絳都,中行林父當面請罪,其他諸卿沉默,此時士會站了出來幫助中行林父說話,讓責任得以如之前所說那般分攤到六卿身上,于是中行林父便沒有被罷免。 正如魏相之前所料,作為此戰唯一亮點的夏氏和魏氏成為了晉侯姬據的表揚對象,三叔魏顆正式因功晉升大夫,封地在令狐,是為令狐顆。 魏相回到了封地之后厲兵秣馬,正式將目光投向了北上黨盆地。 就在此時,狐氏宗主狐由再度派出使者前來和魏相接觸,于是魏相聯手欒書北上,直接滅掉了令狐氏宗主和北上黨諸多赤狄部落,將北上黨分為長治、長子、屯留三城,夏氏獲得了長治城。 春去冬來,秦國趁著晉國失敗趁機發動了對晉國的反攻,魏邑和令狐邑都位于晉國西南部,是秦國進攻首當其沖的目標。 魏相率領夏邑兵卒馳援,在輔氏和秦軍展開大戰,殺死了秦國大將杜回,大破秦軍,讓觀戰的秦侯為之震驚。 輔氏之戰后秦國臣服,中行林父也在此時去世,中行庚成為了新的下軍佐,士會正式繼承了中軍將之位,開始帶著晉國走上復興之路。 由于南方的楚國正值強大,于是晉國將目光放在了北方,開始開拓北方。一番激戰之后魏相出力甚巨,在士會的偏袒下獲得了一片封地,建立了晉陽城。 緊接著,魏相繼續從上黨向東進攻,滅掉了肥國等諸多赤狄小國。 這個時候的夏氏勢力開始龐大起來,被眾人視為下一個很有可能挑戰六卿的家族。 六卿之中最后一位的中行庚對此憂心忡忡,找到了對魏相同樣頗有敵意的先轂打算一起打壓魏相。 晉侯姬據的權力也開始增長,有了想要干預朝政的打算。 魏相在得知中行氏和先氏打算對付自己之后,十分果斷的說服了姬據、士會和趙朔,三人聯手之下反而將先轂中行庚逼得狼狽不堪。 先轂暴怒之下終于動了殺機,在春蒐之上突然率領先氏兵馬進攻魏相,同時在大殿之上發難。 然而魏相早有準備,反手滅掉了先氏家族,讓先氏家族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先轂死亡之后,魏相正式進入六卿之中,成為了六卿中的下軍佐。 這年冬天士會和欒盾先后去世,趙朔得以連升兩級成為晉國上卿,士燮和欒書則分別進入六卿之中。 新六卿的排名次序為趙朔、郤克、中行庚、魏相、士燮、欒書。 趙朔成為上卿之后權力欲望大熾,和晉侯姬據開始爆發沖突,由于六卿之中大部分都是趙朔中人,因此姬據被牢牢壓制住了。 齊國這個時候也開始強大了起來,于是郤克作為晉國使者出使齊國,卻反而遭到了齊國太后、君候正夫人的恥笑。 郤克大怒回國,在一番政治利益交換之后說服了趙朔發動晉齊之戰的戰爭。 由于擔心姬據發動奪權,趙朔帶著欒書坐鎮絳都,郤克、中行庚、魏相三人率領晉軍出戰。 在這場戰爭中,魏相一舉擒獲了齊候,讓齊國、魯國、衛國、宋國不得不再度承認了晉國的霸權。 在擊敗了齊候回師之時,魏相得知了一個無比意外的消息——趙朔突然病重。 就在魏相回到絳都的前一天,趙朔暴病身亡。 心中覺得蹊蹺的魏相還沒有來得及應對,突然發現自己的局面變得十分惡劣。 由于趙朔的兒子趙武還在襁褓之中,于是郤克突然翻臉,否認掉趙武的繼承權,并提出要將六卿擴張為八卿。 于是趙氏直接落選卿族,隨后韓厥、郤至和智首加入,湊齊了八大卿族。 局面突然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魏相身邊只有士燮和韓厥兩名盟友,卻要面對郤克和中行庚為首的五名卿族。 此時晉陽城突然遭遇林胡部落的入侵,于是魏相急忙率領兵馬北上解圍。 因為落選卿族趙氏內部也產生了沖突,趙莊姬為了拉攏樓嬰不惜和樓嬰有了私情,希望樓嬰能夠幫助趙朔襁褓中的兒子趙武。 然而原同、屏括并不允許趙武上位,于是便直接利用這個借口將樓嬰逐出趙氏,同時否定了趙武對趙氏宗主的繼承權。 在欒書的提議下,姬據和郤克、中行林父一方達成了協議,讓屠岸賈突然出兵包圍下宮,將原同、屏括和趙氏宗族屠殺殆盡。 魏相聞訊之后匆忙趕回,正好看到了在程英保護下的趙武,從屠岸賈的手中將趙武救了下來。 隨后,魏相和韓厥進宮直陳,終于說動了姬據的惻隱之心,命魏相收養趙武,等趙武成年之后再將趙氏封地歸還。 接下來,魏相和郤克等人的矛盾越發猛烈,于是郤克再度和屠岸賈策劃,想要趁著又一年的春蒐調集兵馬圍攻并殺死魏相。 但魏相的夜鶯早已經探明了情報,于是在第二年的春蒐實現了對郤氏一族的反殺,直接將郤氏一族抹去。 消滅郤氏之后,魏相正式出任上卿,同時將八卿恢復為六卿。 姬據這個時候感覺到了魏相的強大,暗中和中行庚、智首聯手想要殺死魏相。 在一次廷議之后魏相突然遭受襲擊,好在他憑借著自身武藝殺出重圍,回到魏氏府邸之中。 隨后在絳都內部展開了一場大戰,最終魏相憑借著更勝一籌的軍事水平一舉消滅了中行氏和智氏,殺死了屠岸賈并幽禁了姬據。 這一戰之后,六卿被魏相改組為四卿,分別是魏相、士燮、韓厥、欒書。 此時,楚國認為有機可趁,便再度北上挑釁晉國。 然而魏相率領著剛剛在血戰之中打出了士氣和威風的晉軍南下,卻一舉擊敗了楚王,重新奪回了霸權。 魏氏宗主魏絳重病,死前當著魏氏所有人的面將宗主之位傳給了魏相,魏氏和夏氏再度歸一成為了新的魏氏,魏相出任新魏氏宗主。 隨后的數年里,晉國在魏相的統治下迅速的變得強大,而魏氏的封地也很快占據到了晉國土地的四分之一。 這一幕引起了欒書的擔憂,他再度聯合其他卿大夫想要除去魏相,然而卻被魏相識破并殺死。 欒書死后,晉國四卿又變為魏相、士燮、韓厥三卿。 在魏相的主持下,晉國北上消滅了林胡、樓煩,將邊境擴張到了漠南草原,開始和匈奴接壤。 此時韓厥也已經死去,在死前韓厥十分聰明的讓兒子韓起選擇向魏相效忠,韓氏正式成為魏相家臣,韓氏的領地也并入魏氏。 士燮在和魏相一番長談之后,同樣也選擇將士氏盡數并入魏氏,向魏氏俯首稱臣。 徹底掌控了晉國的魏相開始繼續東征西討,先是消滅了秦國、翟國和義渠,然后又南下征服了巴蜀。 在這之后,魏相繼續選擇北上,消滅了中山國、燕國、征服了遼東。 緊接著魏相率領晉國大軍南下,先攻破了齊國臨淄并將齊國滅亡。 齊國的滅亡讓天下震動,楚王率領中原諸多小國組成聯軍,和魏相在衛國帝丘展開大戰。 魏相一舉擊敗了諸侯聯軍,殺死了當時在位的楚共王,一舉掃滅中原二十五個諸侯國。 第二年,魏相正式逼迫姬據禪位,魏國取代晉國。 再過一年,基本平定了中原局勢的魏相再度南下,直接滅掉了周天子,然后滅掉鄭國。 至此,天下除了魏國之外只剩下了楚國、吳國和越國。 再休養生息一年之后,魏相舉傾國之兵進攻楚國,在房邑大破楚軍,隨后攻克郢都,正式滅掉了楚國。 滅掉楚國之后魏相立刻轉兵東向,滅掉吳國和越國。 至此,整個華夏徹底一統于魏國。 魏相遷都洛邑,正式稱帝,建立了魏王朝。 再接下來,魏相又調兵遣將,征服了嶺南和西南地區,在北方打敗了東胡和匈奴,在東方將朝鮮半島納入了版圖之中。 完成這一切之后,魏相又繼續西進,先占領了青海地區和河西走廊,并以此為出發點一步步占領了青藏高原和西域。 魏氏兵馬繼續西進,進入了中亞,在北邊則一路打到了大興安嶺和庫頁島,徹底的達成了歷史上清王朝時的極盛版圖。 于此同時,魏國的遠洋艦隊也在不停探索,先是發現了東南亞,隨后又發現了美洲大陸,并建立了新的殖民地。 當魏國兩路大軍分別進入東歐平原和印度南亞次大陸時,已經八十九歲高齡的魏相壽終正寢。 全書終。po18k. (woo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