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零五 黑歷史
殺意維持短短的一瞬間后,便消弭在了無形中,不過…真正讓伊戚在意的東西,是飛機頭少年散發出的щ 其實,伊戚一直有一個疑惑,不知道飛機頭少年是否真實存在。不管是在黑金市,還是剛才的見面,伊戚都未察覺到對方的存在。 這很不尋常,經過陰氣的不斷匯聚,事務所已經變成了類領域的存在,而身處事務所中的伊戚,其能力會被放大數倍。 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伊戚依舊感覺不到少年的存在,無論是善意也好,惡意也罷,亦或是情緒、靈魂波動,伊戚統統感覺不到。 直至少年爆發出沖天殺意,伊戚才察覺到一點點異樣,從而確定了兩件事——眼前少年確實存在,而且…實力恐怖絕倫。 可是,伊戚有種很怪異的感覺,感覺…飛機頭少年并非真的動怒,而是在順水推舟,展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而已。 不過,伊戚并不悚對方。 飛機頭少年實力即便再強,也沒有脫離人類的界限,而自己呢?可是被神照看的人??! 所以,伊戚是真的有底氣。 何況,兩人之間又沒有利益沖突,頂多是利用與被利用的關系…… …… 只是被這殺意一沖,伊戚的胃口全沒了,隨手將海碗撥到了一旁“說吧,找我有什么事?不過事先說好,沒酬勞的委托我不接?!?/br> “沒有酬勞,也沒有委托?!?/br> “那你來干嘛?” 伊戚不禁皺了皺眉,飛機頭少年卻是安坐在沙發中,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 “我這次來,主要是將它交給你?!?/br> 話語剛落,一份還未開封的檔案袋,便落到了桌面上,不過…最矚目的東西,不是檔案袋本身,而是封條上的‘絕密’兩字。 可惜,伊戚根本沒有任何動作,甚至…都沒看向檔案袋,因為在少年登門的那一刻,伊戚便有了麻煩上門的預感。 “主要?這么說,你還有其它目的?” 飛機頭少年沒有回答,而是反問道“你想知道融城的歷史嗎?那些…很多人都心知肚明,卻不會被記錄的歷史?” 伊戚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點點頭。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歷史…能夠做到讓人心照不宣,卻又不會被記錄在案,因為這種歷史…被稱為黑歷史。 …… “最初,聯邦沒有‘城’的概念,直至進入信仰之爭末期,一些有識之士預見了最終浩劫,所以才未雨綢繆地開啟了文明延續計劃?!?/br> “文明延續計劃?” 不怪伊戚會感到疑惑,他曾被混沌植入過很多知識,其中…不但包含聯邦歷史,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秘辛,可就是在這龐雜的知識中,卻沒有‘文明延續計劃’這個詞匯。 “你知道人類文明是什么嗎?”飛機頭少年沒有回答,而是提出了另一個問題。 伊戚首先冒出的念頭…是歷史,不過他很快就推翻了這個結論,歷史無法作為文明的載體,只能充當記錄文明進程的工具。 在思索了半晌后,伊戚得出了個…有些似是而非的結論。 “是…科技嗎?” “準確的說,是科學與技術?!鄙倌晔掌鸬鮾豪僧?,用嚴肅的口吻說“文明是對…讓人脫離野蠻狀態的社會行為和自然行為的統稱。 而在地球,唯一能代表人類文明的東西,正是科學技術。 這一點非常重要! 因為,科學技術不僅是人類獨有的體系,還是地球聯邦…不,是整個人類的立足之本?!?/br> 伊戚面露愕然,認為少年有些言過其實了,相較于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創世粒子才會給伊戚一種更重要的感覺。 然而,飛機頭少年僅用一眼,就看穿了伊戚的想法,平靜的闡述道“創世粒子確實非常神奇,但它并非人類獨有的東西。 創世粒子的存在,一直是個謎團。 直至聯邦開啟星際殖民后,才漸漸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只有誕生過文明的星球、位面,才有創世粒子的存在。 盡管聯邦一直未能找出其中關聯,但是通過數據的收集,外太空研究院已經可以確認,文明…是創世粒子存在的先決條件。 這就好比魚離不開水,植物離不開土壤一樣,創世粒子同樣離不開文明?!?/br> 伊戚點點頭,這與他腦海中的信息基本一致。 聯邦對創世粒子的研究,一直止步于應用階段,簡單的說…就是可以運用創世粒子的特性,卻研究不透創世粒子的本質。 但是,有關創世粒子的假說卻不少。 其中最受推崇的一種假說,認為創世粒子是生物死亡后,遺留下的靈性。 萬物皆有靈…這一點,早在信仰之爭初期,就已經被證實存在了。 因為在概念中,靈魂被劃分成了兩個部分,‘靈’就是其中之一。 只不過,‘靈’僅占據了一小部分,而剩下的靈魂,都被概念劃分成了‘魂’。 ‘魂’連接著生物的思想、意志與記憶,只是…這三者需要承載,因此在生物死亡后,魂要么會慢慢消散,要么就是被執念左右。 簡而言之,思想、意志、記憶是靈魂的負擔,如果不能讓靈魂得到升華,那么…思想、意志和記憶,將會一點點碾碎‘魂’。 至于…‘靈’,則連接著生物的精神,當然…更確切的說法是情緒,同時‘靈’也是靈魂中,能夠與創世粒子共鳴的部分。 至于…所謂的概念,其實是指歸屬,就拿‘魂’為例,它歸屬于生物獨有的部分。 思想、意志和記憶三者,本就是生物獨立、自主的標志,是‘我’與‘他’的分界線,所以連接三者的魂,根本無法做到與他人共享。 只是,由于個體力量太過渺小了,同時…思想、意志、記憶又太過沉重,致使魂無法承受,并被一點點消磨。 相較于魂,靈就沒這種擔憂了。 靈是精神,是情緒,是連接生命…也能夠被共享的東西,所以只要生命還未滅絕,靈就會繼續積累、傳遞下去。 例如…喜怒哀樂,就是情緒的一種,是每個生靈都會感受到的東西,因此它們不會隨著某個生命體的消亡,而一同消失。 當然,靈性假說備受推崇的真正原因,是源于被證實了的靈性不滅論,以及…靈性能夠與創世粒子產生共鳴。 當然,只要一日找不出‘靈’與文明的關聯,靈性不滅論就摘不掉假說這頂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