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二九 歷史
2012年12月21日,第三次世界大戰毫無征兆的爆發了,還是最為致命的核戰爭,所以這一天被稱為失落日。 它就像在進行強制交配一般,在沒有任何前戲與征兆的情況下,近萬枚核彈頭升空了。 但這僅僅是個開始,因為在探明情況后,地球上的所有國家,也如雨后春筍一般,爭相發射出…儲備的所有核彈頭。 這大概是源于一種…我死了,你也別想好過的想法吧! 幼稚,卻不可笑。 至于戰爭的起因,已經不可考證了,因為知曉真相的家伙與他所在的城市,皆在復數的核打擊中被徹底抹除了。 即便有人從核打擊中…僥幸逃生,他們也盡在數天之內,死于各種各樣的意外。 如果應要歸結于什么原因的話,大概可以將它看作是一種詛咒,一種源于無數人心中的怨艾,被匯聚而成的詛咒…… …… 然而,諷刺意味十足的狀況是,原本因私欲…而無法達成的統一,竟在核戰爭爆發后,簡簡單單的達成了。 究其原因,只有簡單的兩個字——生存。 死于核戰爭的人,其具體數字已經不可查了,人類至少銳減了99以上。 當然,真正死于核打擊的人,僅有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人…則是死于核戰爭引發的劇變中。 過量的核打擊,導致地殼運動的急劇增加,島嶼沉沒、陸地板塊上升就像家常便飯一樣,而地震、颶風、海嘯和火山爆發,則如過家家一般簡單。 然后,是核冬天的到來。 大量煙塵涌入大氣層…并迅速擴散,致使整個世界陷入了黑暗之中,與之相伴的是驟降的氣溫和漸漸滅絕的植被。 但是,更加讓人感到絕望的情況,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后,地球竟然停止了自轉,繼而脫離了原有軌道,并向太陽系外緩緩飄去。 這一刻,幸存者都已知曉了一件事——世界就要毀滅了,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然而,就在這看不到希望的困境中,人類因過于旺盛的求生欲,而爆發出了無與倫比的韌性,并最終扛過了這最為黑暗,也是最為致命的十個月, 史稱無光十月。 當陽光再一次灑落大地,當大氣層中的核塵埃消散后,當通信能力得到恢復后,地球聯邦就那么自然而然成立了。 盡管這時的地球,已然處于了永久性的兩極分化中——半球永晝,半球永夜,但是陽光的再次出現,還是給予了人們希望。 在這生死存亡的邊緣,種族、仇恨、偏見,都已變成了無足輕重的小事,僅有生存兩字…才是一切的主題。 在人口數量驟減、環境持續惡化的狀況下,每一個幸存者都是彌足珍貴的財富,每一秒鐘都是不容浪費的珍寶 所以,在毀滅這柄達摩克利斯之劍的鞭策下,人類爆發出了無與倫比,且難以想象的巨大潛力。 在無光十月過去后,人類僅僅花費了一個月,就完成了對世界的統合,然后成立了地球聯邦,聯邦的主題也只有一個——生存。 盡管源于各自的理念不同,進而在選擇上發生了分歧,但每個人都在為生存兩字,拼盡全力努力著,甚至…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至于聯邦的最終選擇,或者說…被大多人認同的理念,就是——建造最后的方舟,逃離必將毀滅的地球。 所以建造方舟,就成了聯邦的主旋律。 隨后,是一場與命運的斗爭,每名聯邦民眾都為此放棄了很多東西,比如說…自私、怠惰、愛情,甚至是各自的情感。 聯邦也是如此,除了必要的生存物資生產外,休閑、娛樂、享受、服務之類的設施,已經被徹底的摒棄與杜絕了。 幾乎90以上的人力與物力,都被用在了方舟的研發與建造上。 就在這堅持不懈的奮戰中,聯邦終于在2037年,奇跡般的建造出了第一艘方舟了。 然而,由于技術上的原因,這艘寄存了所有人心血與希望的方舟,僅能搭乘8000人,對于擁有三千萬人口的聯邦而言,這完全是杯水車薪。 所以,當曙光剛剛展露出它的一角時,人們反而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先不說方舟是否能夠適應太空的環境,也不是說傾盡全力花費二十四年時間,才打造出的一艘方舟,單單說地球上的資源儲備,又能打造出幾艘方舟呢? 因此,當方舟建成的那一刻,人們的想法反而變成了——或許…到我死的那天,也未必能建造出供我乘坐的方舟吧! 現實,而又殘酷。 所以,在方舟建成的這一天,地球聯邦…這個因生存,而被凝聚為一體的聯合體,又因生存而分離崩析了。 這一天,許多人都因為希望的破滅,而選擇了自我了結生命,剩下的人…大多也如行尸走rou一般,等待著毀滅的到來。 這不難理解,為之奮斗了20多年的目標,甚至…已經成為了信仰的東西,突然變為一個天大的笑話,任誰也承受不住這種打擊。 好在,還有一小部分人沒有放棄希望,仍在與命運抗爭著…… …… 之前就說過,聯邦曾因理念的不同,而在選擇上發生了分歧,只是由于大多數人的認同,選擇了建造方舟這條路。 但是這些理念不同的人,并未因此而選擇放棄,仍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默默前行。 只是,進行的道路上荊棘密布,他們又無法獲得任何援助,或者說…做出一個選擇,就已經讓聯邦筋疲力盡了。 這些人傻嗎? 不!他們要比大多數人聰明得多,在聯邦做出選擇的那一刻,他們就已經預見了結果,所以…他們才會堅持自己的選擇。 只不過,這些人的選擇…要比建造方舟,顯得更加荒謬與匪夷所思,也是因為如此,他們才無法獲得民眾的認可。 其中,就有這樣一個研究小組,他們選擇的方向并非逃離,而是想要進行改造——將地球修復成可供人類居住的星球。 可問題是,他們的選擇…或者說他們想要進行的改造,并非基于科學的基礎,而是構建于神秘學的假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