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救治
“不,我要說,再不說就沒有機會了?!贬M用銖娦α诵?,嘴角滲出一絲鮮血,她猶然不覺,“送父親回中山國后,我又返回了魏國,不料聽說你啟程去了齊國,就一路尾隨。后來被一名死士發現了行蹤,只得出手殺了他……” 沈南奇道:“為何張郡大戰死士時,你不出手相助?趁機將死士殺個凈光,可保周兄平安?!?/br> “我只想保護周公子安全,因我險些誤殺他的性命,過意不去,才不理會山匪和死士誰死誰活?!?/br> “你……”沈南覺得幔陀像是傻子,“殺光了死士,周兄不就安全了?你怎么就不多想一些?” “只要死士沒有要取周公子性命,我就不會出手殺人。身為俠客,俠義第一,殺人第二?!?/br> “好,好,你說什么都對?!鄙蚰险J輸了,知道怎么也不會說服幔陀,幔陀就是認死理。 “原本我只是想一路安全護送周公子到齊國,也算了結了一樁心事,不想周公子在客棧房間中一番復國的慷慨之語,讓我豁然開朗,所謂俠客,殺一惡人是為義,殺十惡人是為俠,卻終究殺不盡天下惡人。而周公子心系天下蒼生,只為百姓復國,才是真正的俠之大者,是仁義君子。我就決定留在公子左右,助公子成就大業?!?/br> “咳咳……”一陣猛然的咳嗽讓幔陀喘不過氣來,她“哇”的一口吐出了一灘血水,血水紅中帶黑,隱有怪味撲鼻,“只可惜,我技不如人,身中巨毒,怕是不久于人世了。公子,我死之后,請公子埋我于中山國,愿魂歸故土。還請公子轉告父親,讓他不要以我為念,也不要與公子為難,也請公子不要怪罪父親……” 想中山國無數王公大臣,就連母后和周西在內,竟是不如一名女子的俠肝義膽,周東熱淚長流:“幔陀姑娘,你且放心,中山國復國之后,我定會愛惜百姓勵精圖治,也會厚待幔越先生……” “多謝公子?!贬M拥氖譂u漸松開,無力地垂了下去,“幔陀只怕再也不能保護公子了,請公子原諒幔陀未能守諾……” “拿劍來!”周東的目光落在幔陀吐出了黑血上,見幔陀雖然再次昏迷卻黑氣少了一分的臉色上,猛然想起了什么。 “你要殺她?”沈南一愣,卻還是遞上了寶劍,“她都已經快要死了,你還殺她,太殘忍了?!?/br> “你和王兄扶住幔陀?!敝軚|瞪了沈南一眼,嚇得沈南一縮脖子忙扶住了幔陀的胳膊,“子良,你拿木盆隨時準備接著?!?/br> “是?!弊恿济ζ鹉九?,卻一臉迷茫,“接什么?” 周東也不答話,抽出寶劍,一劍就斬在了幔陀的后背之上。 “??!”眾人皆大吃一驚,一劍斬下,幔陀即便不被斬為兩截,至少也要血rou橫飛。不過劍落下之后,卻是“砰”的一聲,原來是劍身拍在了幔陀后背之上,眾人才知道是虛驚一場。 幔陀受了一擊,身子軟綿綿一挺,隨即又垂了下來。周東不甘,接連出劍,連續用劍身敲打幔陀的后背,幾下過后,連沈南都不忍心了,叫道:“你干什么?再拍下去,沒病的人都被你拍死了?!?/br> 周東不管,又連拍三下,終于在他近乎絕望之時,幔陀身子猛然一挺,圓睜雙眼,張口吐出了一口鮮血。 鮮血中有許多黑色的血塊。 正吐在子良的木盆之中。 吐血之后,幔陀的神色更加萎靡了幾分,臉上的黑氣卻是又減弱不少。周東大喜,他的推測沒錯,幔陀所中之毒可以通過吐血化解一部分,吐血之后雖然身體虛弱,總好過毒性郁積在體內早晚奪人性命。 “多喂她一些補血益氣的補品?!敝軚|還了沈南寶劍,見幔陀沉沉睡去,呼吸均勻,心中稍安,“但愿她吉人天相,能度過此關?!?/br> “若幔陀真能得以活命,周兄,她以后早晚會打還回來,哈哈?!鄙蚰媳恢軚|剛才的兇猛著實嚇得不輕。 三日后,幔陀悠悠醒來,氣色好了許多,臉上的黑氣雖然還有,已經弱不可見了,毒性解了大半。周東心下歡喜,想要再故計重施,再敲擊幔陀幾劍,幔陀雖未反對,沈南、王左和子良堅決不許。 就連呂唐和公主聽了也是連連搖頭,周東只好打消了念頭。 子與及時趕回來了。 子與追上了慕容莊和姜遠的車隊,在見到他的第一眼,慕容莊和姜遠難以抑止喜悅之色,以為子與如此奔襲而來是為了報喪——元者出手,周東若再是不死,天理難容。 不料在得知周東不但安然無恙而元者卻身中數十箭而死的消息后,慕容莊和姜遠面如死灰,感覺猶如天塌下來一般。二人最后一絲希望破滅,有了無生趣之感。 周東竟然沒死?周東怎能沒死?他怎么就如此命大,怎么都殺不死他?他是人還是鬼? 其時慕容莊已然得知慕容家被姜家和沈家聯合狙擊,家產損失超過八成,他從一名富家子弟即將負債累累,從此永無寧日,他連死的心都有了。和他同樣有想死心思的是姜遠,姜遠早在離開齊國之時,想在齊國的錢莊兌付金子時被告知,他已經不再是姜家的少東家,姜公已經傳令各地,姜家沒有姜遠這個逆子,姜遠無法再動用姜家的任何人脈資源和產業。 晴天霹靂! 姜遠感覺如同一頭栽下了懸崖,從天下直接墜落了無底的深淵。 姜遠和慕容莊同病相憐,二人早早離開齊國,想提前一步回到魏國,并讓元者無論如何也要殺死周東,也是心存了最后一絲希望,周東一死,或許一切還有轉機。雖說周東不在魏國,但魏國發生的一切,都和周東密不可分。 都是周東暗中所為!二人對周東恨得咬牙切齒,周東如此歹毒,表面不再計較他們殺他之事,暗中卻斷了他們的后路,真是小人!二人只盼元者可以手刃周東,為天下人除害。 周東沒死的消息如一記重錘擊中了二人本來已經十分脆弱的胸膛,二人幾乎絕望到了想要一死了之的地步,對子與所問元者解藥之事,哪里還有心思應付,推說沒有打發了子與。 子與走后,二人爭論半天。姜遠想要逃往燕國,從此隱姓埋名,在凄慘中度過一生。慕容莊卻不同意,他不甘心失敗,也覺得事情還沒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應該再回魏國,暗中行事,或許還有轉機。 更何況,還有太子可以倚仗,太子也不會見死不救,只要太子肯出手相助,即便是東山再起,也不過是數年之功。 最終慕容莊說服了姜遠,二人決定再回魏國,要和周東周旋到底。不過二人改了策略,讓車隊回去,告知家人二人在半路不知所蹤,然后二人棄車騎馬而行,要暗中不為人所知地潛回魏國。 與狼狽而背水一戰的慕容莊和姜遠相比,司馬運的左右為難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 司馬運接到了由王松送來的周東的書信。知道王松本是中山國大將的他,讓王松留在身邊為他所用。他很清楚王松的才能,遠比王之、公孫由強了百倍。 就連樂城也是遠不能與相比。 周東信中的三件事情,讓他既大為震驚又無比驚喜。 第一件事情,齊國發兵二十萬,號稱三十萬,十萬暗中陳兵齊韓、齊魏邊境,剩余十萬以三十萬名義直撲陽翟。韓王派使者前往齊國求救,齊王決定施加援手。 第二件事情,太子魏作已經和他撕破臉皮,密令慕容莊和姜遠殺他。二人殺他不成,回魏國后,魏作必會頭疼此事,魏作深陷瑣事不能自拔,無暇顧及軍國大事,正是時機。 第三件事情,勸司馬運即刻向魏王請求增援,再派十五萬大軍,否則齊軍和韓軍里應外合,魏軍必然大敗。到時齊韓聯軍反撲,非但司馬大軍有全軍覆沒之憂,魏國也有滅國之患。 最后周東莫名其妙多了一句:“若欲平外,必先安內?!?/br> 司馬運看完周東的信,扔到了火爐之中,看著慢慢化成灰燼的信,心領神會地笑了。 接下來如何應對形勢大變,司馬運和父親商議。司馬史的想法是一面向魏王請求支援,一面南下進攻陽翟,萬一樂城兵敗,也可以接應樂城,不至于讓人覺得他們父子有意置樂城于不顧。 司馬運并無異議,只是對魏王增援的大軍到來之后如何應對,他和司馬史并不一致。司馬史老成持重,想等齊軍到來之后,靜觀其變,以推測齊軍是真心要助韓國解圍,還是只是前來趁火打劫,也想分一杯羹。若是前者,當集中全部力量和齊韓兩軍決一死戰,若是后者,可和齊軍談判,等韓國覆滅之后,劃幾座城池給齊軍,以換取齊軍袖手旁觀。 司馬運卻不贊同父親的消極之策,在他看來,不管齊軍增援的真正用意是什么,都無關緊要,要緊的是,魏王增援的十五萬大軍一到,和他們手中的十五萬大軍合并成為三十萬大軍,揮師北上,取代魏氏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