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問計
“周東,你又有何高見?”魏王又看向了周東。 周東微一沉吟:“王相國所言極是,韓國雖比中山國強大,但和魏國接壤,且又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魏軍可以長驅直入,躍馬直達都城陽翟。司馬將軍以為如何?” “正是,正是?!彼抉R史忙順著王黃和周東的話向下說,“中山國夾在燕趙之間,山多地少,又有滹沱河天險,自然易守難攻。韓國則不同,全是平原之地,城池也不高深,且韓國產糧地域多在魏韓邊境,魏軍只要推進韓國境內三百里以上,韓國就會盡失糧源,即便不動一兵一卒,困守半年,韓兵必敗?!?/br> “如此說來,倒是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了?!蔽和跤指吲d了,指著池中的假山說道,“魏軍可以將韓國都城團團圍住,就如池中假山一樣,叫他上天無路入地無門?!?/br> “只是……”周東微一遲疑,見魏王眼中閃過不快之色,片刻之后還是說道,“只是韓國可以堅守半年,魏國卻未必可以堅持半年?!?/br> 魏王回頭看了周東一眼:“此話怎講?” “魏國糧草不足以支撐半年戰爭之需?!敝軚|微微躬身,“不瞞大王,在魏國和中山國一戰中,糧草損耗過大,若要補足不足部分,需要從齊國和燕國調來糧草?!?/br> 魏王不信周東所說:“司馬將軍,此話當真?” “大王,周東周公子所言,確系實情?!彼抉R史雖不是十分清楚周東到底是什么用意,卻也清楚周東不會害他,就順勢說道,“第一批糧草,也是周公子幫忙調運而來,第二批糧草,正緊急從齊國運來,以備不時之需?!?/br> 姜姝向前一步,及時進言:“大王,自從周公子接手姜家的糧草生意以來,處處為魏國大計著想,先后幫魏軍調集糧草數十萬石。姜家之前的生意一向遠離朝堂,周公子卻說,朝堂之事,牽一發而動全身,國富則民強,正是因周公子之故,姜家才有了家國情懷,不再只是一個只知經商的商人?!?/br> 魏王點了點頭,目露贊許之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br> 周東肅然正容:“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王圣明?!?/br> 魏王擺了擺手:“周東,依你之見,魏國如何才能打敗韓國?憑你和姜家之力,確保魏軍糧草無虞,應該不在話下吧?” “以姜家實力,從齊國、燕國和趙國購買糧草,保魏軍軍需所用,并非難事,難就難在如何才能源源不斷地從齊國、燕國和趙國送來。齊國自不用說,公主嫁去之后,便是聯姻之好,又有呂唐太子周旋,齊國必不會為難姜家車隊。只是趙國和燕國就不好說了,兩國多半不想魏國吞并韓國逐步坐大,是以在糧草一事上,必會想方設法阻攔。雖不會過于明顯,也會明里暗里阻礙拖延,甚至不許姜家在當地購買糧草,到時若真是如此,大王可有良策?” 司馬史微有幾分焦慮,周東是有意打擊大王一統天下的雄心不成?眼下剛剛對韓國用兵,以后還要兵發齊國、燕國等國,現在若是大王退卻,以后如何成就大計?情急之下,他忙朝周東暗使眼色。 周東將司馬史的眼色盡收眼底,回應了他一個淡然的笑意。王黃看似微瞇雙眼,卻也將二人的互動看得清清楚楚。 魏王沉吟半晌,回身望向了王黃:“相國有何高見?” 王黃笑了一笑:“齊國連年豐收,糧草充足,還好說一些。燕國地處偏僻,本身就缺糧少草,趙國和魏國唇齒相依,若是平常買上幾萬石糧草,趙王不會有疑。只是趙王和韓王也十分交好,若是韓王向趙王求情,趙王必會下令不許姜家收糧?!?/br> “齊國糧草充足,不想賣與魏國也可以不賣,燕國也缺糧,可以賣給燕國或是秦國?!眳翁评洳环啦辶艘痪?,哈哈一笑,“不怕大王生氣,也就是周兄和姜家出面,齊國才肯賣糧,換了別人,哼,出三倍價錢也不賣。不過若是魏國買齊糧是為了滅韓國,齊國也不會坐視不理?!?/br> 魏王有意讓呂唐在一旁聽得清楚,也是想從側面了知齊王心思。各諸侯國之間,互為倚仗又互為牽制,魏國想要吞并韓國,至少也要有齊國、趙國的默許才行。 對于說服趙國,魏王有七成把握,但對齊國卻心中沒底。魏國和齊國交往不多,正是因此,他才想出了聯姻之計。 呂唐如此一說,魏王臉色一曬,又搖頭一笑:“賢侄何出此言?魏國滅韓,對齊國來說,也并非壞事。韓國和齊國交界,對齊國來說,韓國也是威脅。魏齊如今已經聯姻,若是齊國肯幫魏國滅韓,魏國愿與齊國共享韓國?!?/br> 周東一愣,下意識看向了王黃,正好迎上王黃疑惑的目光,他心中微微一跳,魏王在試探他之后,又在測試呂唐了。 呂唐大搖其頭:“大王,齊國并無稱霸天下之心,也不想吞并韓國,只想偏安東海,對共享韓國并無興致?!?/br> “這么說,齊國是兩不相幫了?”魏王微微一笑,“如此也好,寡人可以沒有后顧之憂地對韓國用兵了?!?/br> “魏國對韓國用兵,與我無關,我來魏國只為迎娶公主?!眳翁坪槊}脈地看了魏任一眼,“若是大王允許我帶周東一起回齊國,我回齊之后,愿多籌備糧草,以備魏國之需?!?/br> 司馬史立刻看向了魏王,唯恐魏王答應呂唐。周東若是離開魏國,魏韓大戰將失去最大的支撐,勝負就未知了。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不等魏王答話,王黃卻搶先說道:“太子殿下想多了,周公子已是魏人,非但要在魏國為官,還要在魏國成家,怎會再去齊國?” 呂唐嘆息一聲:“周東,你真的鐵了心要留在魏國了?魏國哪里有齊國好?真想不通你到底要做什么?!?/br> 周東淡然一笑:“如今中山和魏國已是一家,我留在魏國就是留在中山。再者上有大王賞識,中有相國和司馬將軍抬愛,下有姝妹愿與我相守,魏國于我而言,已是家國?!?/br> “好一個家國?!蔽和醮筚?,沖周東點了點頭,“你有如此想法,寡人心中甚喜。若是你能助魏國打敗韓國,寡人封為你韓君又有何不可?” 司馬史臉色微微一變,攻占韓國,即便魏王不封他為韓君,至少也要給他封地。不料魏王卻當著眾人之面許諾封周東為君,周東雖對他和司馬運幫助不少,卻遠不比他和司馬運親力親為征戰沙場之功,魏王重賞周東而不賞他,莫非就是因為周東曾為中山國太子之故?是為了寬慰周東并讓中山百姓安心? 王黃卻是瞬間猜到了魏王有意分化離間司馬史和周東的用意,如今樂羊大勢已去,魏作尚未回來,司馬史父子若與周東聯手,在朝中勢必會勢頭大漲,魏王是擔心尾大不吊,故有意抬周東而壓司馬史。想到此節,他眼神迅速掃過司馬史和周東。 司馬史臉色微變,周東不動聲色,王黃暗暗一笑,司馬史是關心則亂,周東卻是清楚魏王并無真正封賞之意,是以并不動心。 當然,更主要的是周東并不想過快地被魏王重用,他的復國大計是徐徐圖之之策,若是cao之過急,很容易馬失前蹄。 在力量沒有建立之前就時刻在魏王的眼皮底下,很容易被盯死,周東很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當然他也知道魏王是借封賞他之名行打壓司馬史之實,他當即惶恐后退一步:“大王,萬萬不可。小民若能幫魏國打敗韓國,是小民理所應當的分內之事,不值得封賞。倒是司馬將軍,為魏國盡心盡力,才應大大封賞?!?/br> “不敢,不敢,老臣為大王分憂為是身為臣子的應盡之事,怎敢邀功?樂將軍以一人力滅掉了中山國,毫不居功自傲,老臣何德何能?”司馬史心中稍定,此時也想到了魏王用心,暗暗為剛才的一時情急而懊惱,朝周東投去了感激的一瞥。 魏王見周東推辭不受,又抬出了司馬史,心中微有不喜,還想再說什么,呂唐卻及時進言說道:“大王,封賞周東之事稍后再議不遲,倒是我和公主的婚事,該盡快著落才好。父王也盼望我早日回去團聚?!?/br> 魏王回身看了魏任一眼:“任兒,你意下如何?” 魏任波瀾不驚,卻漫不經心地看了周東一眼:“如今正值魏韓兩國交戰,女兒想多留幾日,以寬慰父王?!?/br> 魏王擺了擺手:“也不必如此,三日后,你便隨呂唐太子啟程前往齊國完婚?!?/br> “是?!蔽喝芜t疑片刻,還是應下了。 “大王,大王!” 洛古遠遠地一路小跑趕來,一臉的喜形于色:“大王,好事,好事,太子三日后返回安邑!” 這么快?周東看向了司馬史,司馬史和他一樣,一臉驚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