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5章
對于法國各界的意見領袖,有志中年,揚名立萬才是他們所追求的,在不可靠的法國總理蓬皮杜默許下,他們決定擴大自己的勝利。 之前跑到盧森堡的薩特回來了,被邀請到索邦大學和學生們一起座談,薩特和波伏娃一齊被邀,這無疑是學生們注意的焦點。 消息一傳開,人們蜂擁而至,只能容納四千人的階梯教室里擠入了七千多人,而教室外的走廊上更是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看到聽眾們處于一種激動、亢奮的情緒中,紊亂的場面潛藏著鬧事的危險,當教室里響起薩特的聲音時,鬧哄哄的人群立刻安靜了下來。 薩特首先毫無保留地贊成學生的行動,隨后他提出自己的希望:學生們應堅守“你們創造的這種將打破一切既定制度的激烈的民主”。 接著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向薩特提問題,薩特一直回答了一個多小時。最后,薩特以激勵人心的話語作結:“一種新社會的觀念正在形成,這一社會將建立在充分的民主以及社會主義與自由的結合之上?!比藗儼l自內心地使勁鼓掌,掌聲持久不衰。 這一次集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這其中不乏贊同之聲,也有一片指責聲。 幾家報刊開始抨擊之前還在盧森堡的所謂意見領袖,而一些胸前掛滿了勛章的戴高樂分子竟怒氣沖沖地來到薩特常去的“弗洛”和“塔布”咖啡館,里里外外找了個遍后,揚言一定要把薩特痛打一頓。 稍溫和一些的右翼知識分子則提出挑戰:要把這種討論會繼續下去,他們將出來應戰。 整個法國都處在尖銳的對立當中,這一幕自然被一直注意著法國的英國報紙所注意到。 泰晤士報隨后三天的標題是,“法國出現了教科書一般的革命,就如同歷史重演?!?/br> 隔了一天,標題則換成了“將軍已經決定辭職!”但馬上在白廳的干涉下,又澄清這是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 “法國政府已經失去效力!”“罷工已經具有政治和暴動性質!”諸如此類的標題充斥著英國媒體的頭版頭條。 表面上英國輿論關心的是法國政局,但世界上趁著這段時間,法國金融市場才是真正的決勝地點。美國召集了英國一起,在斯德哥爾摩進行了一場不公開會議,談論法國的局勢,這是一場特別而緊急的會議,但比起政局更加側重于金融。 法國的亂局會持續多久,什么時候拋售法郎資產更加合適,這是美國非常關心的問題,同樣英國也關心美國怕對方暗中坑害自己,這又不是沒有前科。 第1356章 華沙機場 兩國唯一的共識,就是怎么對付法國,這也是團結的基礎,法國這幾年擠兌黃金,確實把英美兩國整的很難受,比起英國,美國因為超發美元過多,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英鎊不是美元的對手這沒關系,只要別像是美元超發這么多就行了。 “美國人透露了一個消息,這個世界的黃金太少,不足以支撐經濟上漲帶來的貨幣需求?!痹谒沟赂鐮柲Φ拇碛娜?,是艾倫威爾遜長期的私人秘書威克,他透漏了這個消息。 “美國人現在就在尋找,代替黃金的東西了?”艾倫威爾遜聽了之后暗自吃驚,他當然知道美國最終把視線放在了石油美元上面,導致石油美元橫空出世,不過他也提前做了準備。 這個準備就是往沙特的屁股底下塞了一顆炸彈,讓也門完整的獨立,故意忽視了廣泛遍布在阿拉伯國家的自由軍官組織威脅,哪怕知道這個組織存在,也當做沒看見讓其完整的接收了也門,然后看著蘇聯把這個炸彈拿在了手里。 沙特本人的武力是不值一提的,這個年代的沙特還不如二十一世紀的沙特,自從沙特的創始人伊本沙特把王位更迭變成兄終弟及之后,保持王國穩定在自己的家族控制下確實是成功了,可是兄終弟及也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同輩的王子這么多,總有不服氣的。 這就導致了沙特很長時間不敢把軍隊擴大,軍隊的存在目的在于維穩,并不是沙特因為有錢所以不重視軍隊和國民福利,沙特也是在石油危機之后才變成了土豪,在這個年代石油帶給沙特的利潤,還不如一讓沙特和傳統阿拉伯強國抗衡。 總之沙特屁股下面的統一也門,已經在蘇聯的武裝下變成了阿拉伯世界的列強之一,也門自己的問題也很大,但架不住蘇聯能惠。 更何況也門自己也有金礦做背書,也敘利亞一起,成了阿拉伯世界中蘇聯的兩個打手之一。 石油美元的抓手是沙特,一旦搞定了沙特,讓美元成為石油國家石油出口的唯一計價與結算貨幣,就是說,讓美元錨定這個世界離不開,而且用量巨大的商品,如此,需要大量進口石油的歐洲各國將不得不把美元繼續當成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 第二,如果石油價格不斷上漲,以致世界所需美元不斷增多,美國就可以不斷增大美元供給,保住美元“鑄幣”收益;第三,確保石油國家所獲美元通過購買美國債券、股票、基金等金融商品重回美國。 不過艾倫威爾遜記得,這是以美國對沙特做出安全承諾為目的的,如果美國做不到這一點,石油美元就不成立。 當前英國還保留著索科特拉島,作為對也門的離岸平衡基地,捂著這個炸彈讓其沒工夫威脅沙特,只要英軍不撤也門就是把英國當成假想敵,沙特就應該對英國禮遇有加,美國想要打石油美元的主意也沒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