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0章
至于西歐,西歐的農業條件可以,但為了德法邊界的煤鐵歸屬兩國狗腦子都快打出來了,英國國內只有品質不怎么樣的煤鐵都壓制西歐,就知道西歐和印度在自然資源山比肩絕非是浪得虛名。 “你知道這一點,為什么還要這么做?”約翰很是吃驚,歐洲也缺少石油,當然英國不缺,英國有北海石油,但北海石油是填補不了歐洲的石油缺口的,今天讓中東國家對印度這么干,萬一阿拉伯國家嘗到甜頭了,以后會不會用在歐洲上面。 “其實對于我們來說,傷害并不大,非洲幾內亞灣的開發之后,石油禁運對歐洲的傷害是可控的。但印度可我們沒有的條件。再者出這種事,給歐洲國家提個醒,認識到石油安全也是好事?!卑瑐愅栠d告訴好友要這么干的理由,無非就是拿印度做一個歐洲的試金石。 艾倫威爾遜可是鐵打的親歐派內閣秘書長,現在格局也比以前大了不少, 至少從印度人的血流干之前英國決不投降,變成了歐洲決不投降。 “再者說英國可沒有退出波斯灣,可以借此讓歐洲國家支持英國常駐波斯灣,至少是諒解?!卑瑐愅栠d繼續循循善誘道,“讓他們知道歐洲能源不能自給,能源安全問題很嚴重。這樣的話,他們對英國在波斯灣的存在,至少是暗中支持的?!?/br> 打牌的時候,出牌的時機不同,會帶來不同的結果,石油危機本來是第四次中東戰爭時期,因為西方支持以色列的結果。那一次連同美國都遭受了重創,歐洲就更加不用說了。那個時候英國的軍事存在早已經從波斯灣撤離,自然是無法施加影響。 殖民地這種東西,撤了很容易,再回去就難上加難,如果在英國還在的時候爆發一個石油危機,并且慘狀被歐洲國家知曉。不但歐洲對英國在波斯灣的存在在無異議,英國本土也能認識到這種風險,不在天真的所謂去殖民化。 英國只要賴在波斯灣不走,自然就有因對很多中東問題的辦法,美國想要做什么事,必須要有英國的配合。只要英國不配合,那就做不成。 約翰沉默良久,點了點頭道,“內閣會同意么?” “內閣敢拿自己的支持率開玩笑么?他們不敢!”艾倫威爾遜一副你別開玩笑的口吻道,“阿拉伯國家的自發行動,和英國無關。既然和英國沒有關系,內閣是否同意那重要么?” 反正艾倫威爾遜覺得,在英國在波斯灣還有軍事存在的當下,爆發一次定向的石油危機是有利的。借由印度的困境,來為英國服務。 還能展現一下和平教之間的團結,又能夠讓歐洲認識到能源問題,一舉多得的事情可不多,完全是多贏的結局。 現在美國正忙著揮師北上,對印巴之間的戰爭不太可能干預,此時英國不主動肩負英美特殊關系的重任更待何時? 波斯灣的重要性提上來了,英國的龐大遠洋船隊是不是有保留的必要,保留是不是還要維持造船業,這對皇家海軍也是利好。 這里必須要著重說明,美國從來就不是一個造船強國,美國的造船蓬勃發展和世界大戰有著極大的關系,一旦戰爭結束美國的造船就會打回原形。當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船隊,仍然歸英國所有,連日本的船隊都比美國大不少。 美國的造船業只服務于軍事領域,也并不是二十一世紀才出現的毛病,只不過現在還有一些聊勝于無的民用造船,不像是后世這點都無了。 哪怕往返于北美和歐洲之間的商船隊,大部分也是英國的,美國商船隊少之又少。 當然還是比后世強很多,二十一世紀在全球四萬多艘艘遠洋商船中,在美國注冊的商船數量還不到二百艘。盡管每年進出美國的貿易額超過一萬億美元,而其中絕大多數也都是通過海上船舶運輸的,但在美國注冊船舶只占了大約百分之一的份額。 強大的美國海軍,正在保護某大國到美國的航線,防止這條對美國極為重要的生命線,受到某大國的威脅。 在剛剛過去的一九六四年,美國民用造船一年只有二十萬噸上下浮動,只有現在英國造船業的一個零頭。隨著艾倫威爾遜把矛頭對準日本,英日兩國的民用造船比拼,對美國本就聊勝于無的造船業,只會起到負面影響。 當然只是在阿拉伯國家出招,總是有些不太穩妥,艾倫威爾遜冥思苦想,還是考慮到了幾百年來的忠誠盟友葡萄牙的利益。決定在情報合作領域進行一番交流,希望薩拉查政府能夠發揮影響力,在印巴這一次沖突當中起到正面作用。 葡萄牙雖然在果阿周邊布雷,對新德里出爾反爾,不在對果阿問題進行談判,但客觀上果阿還是在葡萄牙手中,薩拉查政府不能否認這個事實,應該為地區和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萬一印巴戰爭爆發,影響到南亞穩定了呢,葡萄牙的利益一樣受損,這對大家都是壞事,英國也不愿意見到這種情況出現。 殖民地專員會議就在勝利當中閉幕了,盈利就可以讓英國又動力繼續維持殖民地的存在,殖民地的各大專員還是識大體的,明白這意味著什么。 從美國本土漂洋過海的第一批海軍陸戰隊,一共三千五百人在南越登陸,此時時間已經來到了三月份,在過去的一段時間,美國平均每月出動飛機三千六百架次,對北越進行地毯式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