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3章
“對對,元帥說得對?!卑瑐愅栠d不以為然,心說你五百萬家產都敢做這么多事,他妻子掏一千萬英鎊建造費怎么了? 兩人的爭論早就勝負已定,因為帕梅拉蒙巴頓站在丈夫一邊,蒙巴頓元帥從實力地位出發之后,就把這件事當做一個插曲。 專心準備參加老朋友尼赫魯的葬禮,故人漸漸調令,好似風中落葉,他明年也要退休了。 抬著尼赫魯遺體的送葬行列,緩步穿過新德里大街,一百五十萬市民站在街道兩旁向他們敬愛的領袖表示哀悼。在送葬行列中,尼赫魯的遺體半蓋著印度國旗,周圍擁簇著鮮花,他穿著高領白色外衣,鈕扣眼里有紅玫瑰商標。送葬行列經過象征著過去英國統治的建筑物,包括英國總督府。 “一個時代結束了!”看著一眼望不到頭的送葬隊伍,艾倫威爾遜不禁感慨,不管怎么說,尼赫魯時代真是印度最有民族自豪感的時代。 第1280章 美國出重拳 不結盟運動領袖,第三世界盟主都是實打實的,這是以后印度再也沒有達到過的地位。日內瓦會議的時候,印度還作為調停法越戰爭的其中一方出現,現在誰還能想起來印度呢。 “親愛的,你在想什么?”帕梅拉蒙巴頓臉上閃過一抹壞笑,她覺得出神的丈夫, 肯定在回憶殖民者的光榮歲月。 這一次她還真的猜錯了,艾倫威爾遜沒有這么想,“我只是在想,要是選擇戰爭千萬要做好一切戰爭準備。不然的話就是印度的下場?!?/br> 當印度人勇敢的挺起胸膛,敵人就會后退?這是現代人能想出來的戰略?尼赫魯郁郁寡歡也就不出意外了。 戰爭對于任何國家而言都會產生影響,只不過因為國力差距,有的國家能夠做到硬抗下來。 就拿英國來說, 英國至少硬扛下來了布爾戰爭加上兩次世界大戰,現在是真的打不動了。至少不能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打。 在艾倫威爾遜意境深遠的同時,緬懷尼赫魯的儀式還在繼續,對于這位事實上的印度奠基人,印度人還是很有感情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艾倫威爾遜譏笑過的甘地,也是印度的英雄。雖然甘地的理念確實是想要吧印度變成一個大農村。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想法,甘地鬧獨立的時代,不能用后世的想法去評價。 甘地是什么時候主張獨立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那個時候甘地別說是喊非暴力不合作,他喊兩句口號都會被印度人自己出賣給英屬印度殖民政府。 當時的英國是貨真價實的日不落帝國,在一戰從印度征兵的時候,印度人都是踴躍參軍要維護日不落帝國榮耀的,熱情一點不比英國本土低。在當時的印度人眼中,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和英國對抗。什么德國,三個月就會投降! 在一片為了日不落帝國赴湯蹈火的社會,甘地敢喊要獨立, 當然對得起尼赫魯對甘地的贊譽。至于后來印度發現英國其實并不比其他列強強大多少,思想開始轉變,那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作為英屬印度最后一任總督,蒙巴頓具有象征性的意義,一直從頭到尾出現,直到站在要火化尼赫魯的柴火堆旁邊。 這種場合艾倫威爾遜就敬謝不敏了,還順便把帕梅拉蒙巴頓拉走,不想見證火化儀式。 反正外交大臣和蒙巴頓都在,美國國務卿臘斯克的表演欲也非常旺盛,在一眾國大黨高層面前,稱呼尼赫魯為我們這個年代最偉大的人物。 但實際上,臘斯克現在最想和英國人溝通的是,印度的未來局勢會怎么發展,尤其是印度會不會和印尼一樣投入蘇聯的懷抱。如果有這個可能,美國希望英國發揮自己的影響力進行干預。 “國大黨雖然傾向于社會公平,但和蘇聯人的理念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卑瑐愅栠d心說,美國人真是瞧得起英國,印度這種體量的國家是隨隨便便就能被干預的么?“一些倉促的考量而且付之于行動,可能會激化南亞的局勢。我們的看法是靜觀其變?!?/br> 拉博·巴特勒也深表同意,考慮的自然和艾倫威爾遜差不多,美國高看了英國的影響力, 殖民一旦退出了, 就再也回不去了。還希望能夠影響印度的政局?真是想多了。 “我們只是認為英國應該在印度事務當中發揮重要作用?!迸D斯克心平氣和的道,“美國一直尊重英國在南亞的利益?!?/br> “感謝美國的尊重!”艾倫威爾遜笑呵呵的回應道,“我們希望南亞局勢平穩,盡力維持當前的局勢穩定?!?/br> 可不能因為美國灌迷魂湯就飄飄然,印度既然已經獨立,英國就不可能再回來了。 真相信美國的話,英國才是缺心眼,面對兩難的難題,大概就相當于,某大國一邊發布航母宣傳片證明我能造,一邊試射反艦彈道導彈,證明武庫艦我也行,然后問美國人怎么跟。 這種影響深遠的決策可不能一拍腦袋,美國之所以會碰到海軍難題,不就是因為蘇聯解體之后覺得自己天下無敵了,然后弄出來朱姆沃爾特級、瀕海戰斗艦那種糟爛貨,擠壓了正常的更新計劃么?等到回過神來,幾十艘主力艦排著隊到達服役年限,導致不斷砸錢艦隊卻越來越小。 可見決策失誤是多么可怕,不管美國人說什么,英國都要保持冷靜,艾倫威爾遜還不忘記趁機開口,“希望和美國新一屆政府一起解決這個問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