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7章
可以說埃及在古文明當中是獨一檔的存在,只有埃及質疑其他文明的份,沒有任何文明能夠質疑埃及。有這種底蘊,才應該把質疑的矛頭對準古埃及,因為古埃及是扛得起質疑的。 和古埃及相比,兩河流域和東地中海的古希臘城邦都顯得單薄。至于其他文明,就真的可以被歸為其他當中。 換一個領域的新聞就是,中美俄和其他兩國共同宣布不打核戰爭。 古埃及文明、蘇美爾文明和后來的希臘城邦的位置,直線距離其實很近,在面積上差不多就是黃河以南、長江以北這么大的面積。這里也是世界上考古發現最多的地方,氣候干燥適合保存。 印度和前三者的距離都算是偏遠山區了,用來拉仇恨最為合適。辛格先生,也就是艾倫威爾遜在英屬印度時期的筆名,同時質疑三者是否存在,果然有聲有色的大國。 這邊他在感受文明起始之地的人文歷史,當然是和赫本一起感受。 另外一邊,關于英國艾登政府以增加軍事預算表達對造船業的支持,在下議院也引起了工黨的質疑。 首相艾登在下議院以三個理由來闡述自己的國防預算增加撥款,第一條是美國期待英國增加軍事預算保護歐洲國家免遭戰爭威脅,美國已經呼吁了不是一年兩年,他并非指責工黨政府一直充耳不聞,但現在英國的經濟規模,一直保持十五六億英鎊的預算,顯然并不合適。 要知道美國的經濟總量是英國的三倍多,軍事開支卻是英國的十倍,美國也對英國只顧著賺錢卻不承擔軍事責任感到厭煩。 第二點,阿爾及利亞戰爭仍未停止,地中海一線的航運安全必須重視起來。 要知道和亞洲市場的航路,是路過地中海海域的,英國必須遏制住戰爭對英國生命線的威脅。 最后一點就是拯救造船業,艾登在下議院呆了好幾個小時接受質詢,總算是涉險過關。 軍費增加,代表著戰后英國軍方一直節衣縮食的日子正式結束。 英軍的三軍專職統帥蒙巴頓可以松一口氣了,他也知道考驗才剛剛開始,既然軍費增加了,未來一段時間,他最大的問題是要面對各軍種的伸手。 “美國的主張,對英國還是不利的。我要向內閣如實將美國的主張轉述?!绷綍劕F場,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道,“英國對親密盟友的敷衍態度相當失望?!?/br> 六方會談召開了,艾倫威爾遜預料成為現實,美國的態度不會因為政府換屆改變。 在六方會談的檔口,迪安·臘斯克以美國國務卿的身份,高調對英國發出了訪問。至于目的,那是顯而易見的。 在做國務卿之前,他是洛克菲勒基金會主席,自然要代表現在美國的態度,讓英國適可而止,美國對六方會談這個框架本就不滿,肯尼迪政府也是如此。 艾登本來對迪安·臘斯克的到來十分歡迎,但在見面之后知道美國的態度沒有改變,瞬間反應冷淡,“這對英國不公平,美國現在最重要的問題,是對蘇聯的咄咄逼人強硬應對,最重要的是回應蘇聯的航天技術威脅,我想肯尼迪總統應該明白,誰才是真正可以對美國地位做出挑戰的國家?!?/br> 迪安·臘斯克苦口婆心,他本是一個溫和的人,對外交工作愿意付之于行動,不辭勞苦的來回奔波,但既然坐上了國務卿的位置,就要盡力把金主和美國政府的期待變成現實。 洛克菲基金會的弗吉尼亞會議上,迪安·臘斯克第一次在洛克菲勒基金會理事的口中,知道肯尼迪政府讓自己做國務卿。 這次會面沒多久,肯尼迪正式任命他為國務卿。這項任命讓許多人感到意外。 這樣的履歷在艾登面前是沒有說服力的,他二戰時期就是外交大臣,現在也主導外交事務,迪安·臘斯克這一次的倫敦之行自然是無功而返。 同樣在巴士拉,送別老朋友史密斯,迎來了新朋友的艾倫威爾遜,仍然不卑不亢的磨時間,美國的態度沒變化沒錯,英國的態度也沒變化。整個會場的氣氛枯燥乏味,令人昏昏欲睡,開會之前就知道會議不會有結果,各國代表自然是等著散會。 對他來說,能夠拖延一天就是勝利,自然無所謂是不是有什么突破性進展。 華盛頓,迪安·臘斯克訪問歸來,向肯尼迪政府匯報英國的態度,“沒有進展,艾登就好像丘吉爾一樣,不講道理,好像活在上一個時代?!?/br> “嗯!”肯尼迪發出長長的鼻音,隨后道,“迪安,你也辛苦了,這不是你的錯?!?/br> 等到迪安·臘斯克離開,肯尼迪拿起來電話,“讓中央情報局局長來白宮一趟?!?/br> 外交領域上,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司法部長,中央情報局長艾倫·杜勒斯和軍事官員更大的權限,迪安·臘斯克更多是一個象征性的人物,形象良好。 “我們關于艾登有一個機密消息,說不定可以利用上?!卑瑐悺ざ爬账沟弥磻涞?,“說不定可以讓艾登手忙腳亂?!?/br> 正當艾倫威爾遜回倫敦進行常規報告的時候,艾登的丑聞一下子被揭發,關于首相是一個癮君子的報道,被各大報紙所轉載,馬上美國各大報紙也加入了報道當中,整個世界輿論一下子被引爆。 艾登做了一次常規的膽結石手術,卻沒想到成為了他一生的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