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傳統?尼諾貝特朗臉色一變,英國對歐洲的傳統,可以說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法國。久病成良醫,法國對英國的外交理念是認識最透徹的國家。 “原來是歐洲派!”尼諾貝特朗的口氣要多敷衍有多敷衍,只是因為法國口音,沒有被艾倫威爾遜聽出來,“不知道艾倫對團結的歐洲有什么想法?!?/br> “最大的團結紐帶就是殖民地!”艾倫威爾遜看著荷蘭和葡萄牙代表離得比較遠,壓低聲音道,“其實可以以西班牙為突破點,組建一支聯合的外籍軍團,歐洲外籍軍團?!?/br> “這是倫敦的想法?!蹦嶂Z貝特朗心中一動,趕忙追問道,“不知道倫敦支持者多么?” “哦,我的朋友,這是法國人的想法?!卑瑐愅栠d不著痕跡的推卸責任道,“英國人當中怎么會有這么異想天開的想法。如果有人提出來了,會被嘲笑的。不過要是法國人提出這個建議,那就要認真對待,因為這是外交問題,必須鄭重對待?!?/br> 尼諾貝特朗站在云愛的片刻,細細的品味著艾倫威爾遜的話,最終笑道,“其實法國一直都有類似的想法,一直都想要在這一次的會議上提出來?!?/br> “哦,是嘛?看來大英帝國必須要慎重考慮這個問題了?!卑瑐愅栠d面帶驚訝,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脖頸道,“去和比利時人談談吧,估計比西班牙好對付的多?!?/br> 第156章 英法指導 比屬剛果位于非洲中心,也是比利時唯一的重要殖民地。北面是法屬非洲,東面是英屬東非,可以用這么一句話來形容比屬剛果,“法蘭西的陸軍,英吉利的海軍,兩大強國伺候我比利時一塊殖民地,這福分還小嘛?” 短時間內,似乎比利時的殖民地是非常安全的,實際上十年內也確實足夠安全。比利時似乎沒有理由多出力,它又不是現在西班牙的孤立環境。 不過自然是一次彰顯團結的歐洲會議,而且會議舉辦地點定在比利時首都,比利時想要白的好處不付出,那就無疑是做夢。 大英帝國現在不嫌幫忙的少,就怕幫忙的不夠。不管本身怎么樣,哪怕站出來充個數也好,多一個國家多一份力量,比利時同樣必須做出應該有的貢獻。 “比利時和荷蘭是鄰國,就算是出于善意也應該有所行動,哪怕是派出來一個營?!卑瑐愅栠d不咸不淡的開口道,“只要比利時的國旗,在荷屬東印度群島上空出現,就是對荷蘭很大的幫助了,這個時候應該放下私心,盡可能的幫助穩固住屬于歐洲的利益,殖民地沒有什么我的他的,那都是大家的?!?/br> 換一個場合,艾倫威爾遜都要被自己感動的熱淚盈眶,簡直就是國際主義精神。什么德法團結歐洲也就圖一樂,真要團結歐洲,還得我大英帝國。 比利時最終也在英法的感召之下,認為比利時應該在歐洲團結的問題上出一份力,但同時反問道,“比利時以什么名義出動合適的兵力,去為荷蘭站場?” “比利時作為同盟國的重要一員,幫助荷蘭接收被日軍占領的荷屬東印度群島,那不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么?”艾倫威爾遜理直氣壯的道,“難道軸心國只有德國和意大利?日本也是其中的重要成員,比利時肩負國際責任非常正常?!?/br> “我認為艾倫說的對,這也是法國的想法?!蹦嶂Z貝特朗同樣開口,為維護珍貴的英法友誼高唱贊歌。 既然英法兩國已經為比利時找好了借口,那么原則上比利時對自己的角色已經沒有異議了,比屬剛果處在英法殖民地的包圍當中,如果倫敦和巴黎做出什么動作,還是很夠比利時難受一陣的。 在比利時表示團結的歐洲才是好歐洲之后,艾倫威爾遜終于松了一口氣,布魯塞爾會議六國,終于在殖民地問題上采取了一致立場。 一時間艾倫威爾遜百感交集,哪怕歐盟的前身就是一個架子,只要出現的夠早,也是有很大作用的,一九四五年的英法兩國國勢,肯定比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后的英法響亮。 只要英國在這個聯盟當中站住位子,德國就算是日后加入進來,壓制起來也容易的多。 百感交集之下,艾倫威爾遜甚至暢想著歐共體的未來,英國和法國一旦在這個框架內展開爭斗,可以拉攏那些國家支持自己。 從法國人的角度考慮,無非就是拉丁語國家可能是法國的支持者。倒不是艾倫威爾遜目光狹隘,自由和平等固然是偉大,但喊口號可以,爭斗的時候就有些不直觀了。 國與國之間的親緣關系,是一個無可否認的、活生生的事實,這個事實與德國人所說的種族理念沒有任何關系。 首先是一種與語言、文明和一般意義上的精神,或者像是人們有時所說的那樣和風土人情有關的親密關系。 這樣一種親緣關系在拉丁民族——主要包括法蘭西、意大利和西班牙——之間無疑是存在的。首先,它們都有非常引人矚目的天主教色彩。 這種影響程度之深往往會讓來自國外的觀察者感到不可思議。并且,語言方面密切的親緣關系使得拉丁各國之間在相互交流的時候非常方便。 對于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這三個國家來說,各種拉丁文明之間本身就有一種密切的加盟關系。 將拉丁諸民族統一起來的這樣一種靈魂和精神方面的親緣關系,應該可以在拉丁國家內部諸民族的相互關系上,確保一種自由、平等和友愛的性格,而如果沒有這種性格,就不會有真正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