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雖然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一場婚禮可以堪稱簡陋,比如男主人公還穿著英軍的軍裝,而德國姑娘也沒有穿婚紗,而是穿著平常的衣服。 艾倫威爾遜從顏值上面進行樂評判,德國姑娘可以說顏值上處在德國女性中中等偏上的位置,至于英國士兵嘛?就十分的泯然眾人了,一般貨色。 比起男女主人公的簡單,波恩大教堂則十分的熱鬧,教堂里面座無虛席,甚至教堂之外的街道上,也滿是趕來祝賀的男女。 這種熱鬧的場面,被興致勃勃而來準備搞一個大新聞的英國媒體記者全部記錄了下來,這些英占區的記者收了錢,自然就會在隨后的報道當中歌頌一下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當然報道當中還可能夾帶一些私貨,比如說戰爭同樣為作為發起國的德國帶來了深重的苦難,造成了德國男女比例失調的事實,很多年齡合適,膚白貌美的德國姑娘找不到人生伴侶的事實。 這種痛心疾首的事實,一旦被英國男性得知,艾倫威爾遜不知道是什么后果。說不定一拍腦袋就來德國扶貧了,男人嘛,為了褲襠里面那點事什么事干不出來? 婚禮上艾倫威爾遜還塞進去了幾個人發表講話,無非就是希望這一場婚姻,會成為英德兩國和解的起點。對這一場英軍士兵維護愛情的決心,應該大家歌頌。 同時也直白的表明,確實存在不少占領軍士兵和當地女性相處的事實,呼吁更多的士兵考慮清楚,是不是要勇于承擔責任。 雖然這一切,只是吸引了婚禮上德國女人的注意,并沒有進入享受免費香煙的德國男人耳朵當中,可說和不說就是兩件事。 英占區第一場公開出現的跨國婚禮,至少在場面上是絕對壯觀的,大教堂例外都水泄不通,似乎都是過來為這對新人送上祝福的。 跨國婚禮成了波恩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隨后以竟然的速度在英占區傳播,最后傳回了英國本土。 第143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 而在波恩,艾倫威爾遜則接待本國的媒體記者,進行在報道上的溝通,其實倒不是什么特別重要的事情,就是讓報道更加的貼近事實。 軟文有軟文的好處,但是如果加上數據的話不是更加的直觀一些么。 分屬于不同報紙的記者面前,都擺著一份統計數據,上面介紹了軍事委員會對英占區男女比例統計數據,數字絕對稱得上是觸目驚心。 目前英占區全年齡階段,德國男女比例是百分之四十六和百分之五十四。一百個人當中,女性比男性多出八人,實際上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只是直面感覺似乎問題不大。 隨后艾倫威爾遜又拿出來了另外一份數據統計,分發給了記者們,這一份數據是目前英占區二十到二十九歲的男女比例數據統計,而在這一份統計上,英占區二十到二十九歲男女百人比例是百分之三十七和百分之六十三。 也就是說這個年齡階段的德國男人,平均要對應十六個德國女人。這還是建立在英占區的戰俘幾乎已經全部釋放的前提下,美占區還存在萊英大營呢,相信美占區的人口比例失衡程度,只會比英占區更加的嚴重。 “尊敬的記者們,這是目前德國的普遍現象,所以對于占領軍士兵的苛責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士兵也是普通人,面對這種情況用軍令禁止無濟于事?!卑瑐愅栠d在記者看統計數據的同時,帶著無奈之色道,“萬物在于一個平衡,一旦男人過少就算是女人也會鬧事的,對了,聽說最近國內出現了離婚潮?” 艾倫威爾遜的詢問,讓不少記者非常尷尬,因為目前國內出現的離婚潮十分洶涌,離婚率比戰前暴漲了五倍,不少戰后歸國的士兵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離婚,民政部門成了倫敦現在最繁忙的部門。 剛開始公務員還對離婚進行調解,后來隨著等待離婚的人群蜂擁而入,完全超出了調解的能力,光是英國遠征軍士兵回國到現在,已經有上萬士兵選擇了離婚。 歸根究底,二戰英國是作為跳板反攻歐洲大陸的,就這樣美國派了一百萬的部隊,駐扎到了英國的本土。從宏觀的戰局來看,這對英國的好處非常明顯,他們可以不再擔心本土被入侵,派出去的英軍可以安心地在外作戰。 可外出作戰的英國士兵,導致英國國內男性人口不足,就和目前的英占區一樣,美軍長時間駐扎在英國,很多美國士兵都和英國的女性同居了。 這些女人,很多都是英國前線士兵的妻子,因為丈夫在前線生死未卜,再加上美國士兵在國內守護英國,時間一長雙方有了感情。 再加上英國國內的男性人口數量非常少,所以不少英國女性都選擇了和美國士兵同居。 現在出國作戰的英國士兵回來了,面對這樣的結果當然是干脆選擇了離婚。 不過波恩這一場婚禮,艾倫威爾遜已經了解過了,和德國姑娘結合的士兵是未婚狀態。 這也不是沒有道理,本身沒有家庭,做起來事情才沒有顧忌,寧可申請退伍也要和心愛的女人在一起,說不定真的是一個很純真的愛情故事。 “相信各位記者都是具有同情心的紳士,把德國現在面對的困境應該如實的讓本國的公民知道,信息的準確性從來都是非常重要的?!卑瑐愅栠d看著bbc的記者道,“作為公民最為重視的報紙,bbc應該起到一個帶頭作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