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直到福爾采娃恢復,艾倫威爾遜都在不斷重復著列寧一戰后突破外交困境的歷史事實,他知道福爾采娃一旦回去,斯大林肯定會詢問的。 就在制定完清單,讓蘇聯來人接收的同時,已經贏得首相大選的艾德禮空降兵柏林,準備接替丘吉爾參加波茨坦會議,這比歷史早了十天。 第100章 政客和公務員 歷史的細微差別是正常的,就如同歷史上鐵托的反對派被清洗干凈,現在卻活的好好地一樣,目前的誤差屬于正常范圍之內。 在艾倫威爾遜回到波茨坦之前,代表大英帝國參加波茨坦會議的英國首相已經換人了。 丘吉爾被新首相艾德禮所取代,丘吉爾被隨即任命為顧問,取得了繼續留在波茨坦會議旁聽的權利。 同樣和新首相艾德禮前來的,還有新任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新任外交大臣是工會領袖出身,曾經組織和領導了一九二六年全國大罷工。 和這個年代很多工人支持的黨派一樣,歐內斯特·貝文在希特勒崛起的時候,主張英國應該先下手為強,對抗德國和意大利威脅。 很長一段時間內,和工人密切的黨派,按照后世的劃分都是一水的戰爭黨派。 比如肯尼迪之前的美國民主黨,純粹一個白人黨派。 澳大利亞工黨,首先實行白澳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歐洲各國社會黨,堅定不移的支持開戰。 和工人關系密切的黨派,往往是加入戰爭的決定性力量,這在后世白左彌漫的歐洲,是無法想象的事情。 新首相艾德禮和新任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到達波茨坦之后,讓杜魯門有些不開心起來,相反斯大林的心情倒是非常不錯。 因為不論是新首相還是新任外交大臣,在不少人眼中都是在明顯不過的親蘇份子。在英國參加干涉蘇俄革命時,歐內斯特·貝文曾鼓動倫敦碼頭工人帶頭行動,宣稱如不把“傻喬治”號輪船上運往波蘭的軍用品搬走,就拒絕為該船裝貨,對政府造成很大壓力。 英國新政府的一號和二號人物,帶著這么明顯的親蘇成分來到波茨坦,杜魯門是什么心情可想而知。這就是艾倫威爾遜回到波茨坦的時候,塞琪琳霍夫宮的情況。 首先是對外交部秘書和內閣秘書匯報工作,對著愛德華·布里奇斯問道,“愛德華爵士,我的工作是不是要首相有所隱瞞?” 愛德華·布里奇斯沉吟了一下,緩緩搖頭道,“不行,這不是在國內,國際會議還在進行當中,我們私下和蘇聯人的交易,不能對新首相隱瞞。因為會議還沒有結束,同時暗箱cao作還要繼續,在這種時候要對新首相表達誠實?!?/br> “可是前任首相還在?!卑瑐愅栠d有些撓頭,有些不知道這樣做的后果。 “公務員對政黨交替采取友善中立態度?!币慌缘膩啔v山大卡多根插言道,“至于丘吉爾先生和首相的交接,那是他們的事情?!?/br> “很好!”愛德華·布里奇斯口中吐出一個單詞,意思已經在明顯不過。 啊……丘吉爾先生!艾倫威爾遜心中了然,現在還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就是愚蠢了,隨后請示道,“不知道首相和外交大臣,對這一次的會議是什么態度?!?/br> “實話實說呢,比丘吉爾先生對蘇聯的態度要緩和得多。我們的外交大臣和莫洛托夫關系非常好,彼此之間的敵意消減了許多?!睈鄣氯A·布里奇斯話鋒一轉道,“其實我們和蘇聯越完全沒有沖突,只是某些政治人物對蘇聯有著莫名其妙的敵意?!?/br> “對,沒有沖突?!眮啔v山大卡多根也連忙撇清關系,“我們只是執行丘吉爾先生的政策,不代表我們就同意他們的主張?!?/br> 這就他們了?艾倫威爾遜心里雖然這么想,卻也表現出來向組織靠攏的樣子,“其實,如果要是首相大人參與談判,而不是丘吉爾先生在這,說不定已經談完了?!?/br> “很有這種可能?!眮啔v山大卡多根開口表示贊同,絲毫不顧及我反對我自己的尷尬。 艾倫威爾遜準備去匯報關于和蘇聯私下交易事情的時候,亞歷山大卡多根跟了出來,叫住了艾倫威爾遜。 “常務次長,什么事情?”艾倫威爾遜迷惑不解,回想了一下剛剛的過程,沒什么不對的地方。 “愛德華爵士,對首相的某些認識并不贊同。你有英屬印度的公務員經歷,如果首相和外交大臣詢問英屬印度的情況,你要告訴我們?!眮啔v山大卡多根怕艾倫威爾遜聽不明白,壓低聲音道,“蘇聯的事情歸根究底和我們無關,可英屬印度關系到了十萬公務員和他們家庭的生活,你明白吧?” “明白了!”艾倫威爾遜臉色一肅,看來是內閣秘書和新首相在英屬印度的問題上,出現了分歧。作為內閣秘書的愛德華·布里奇斯,蘇聯問題在他這個公務員首領的眼中,遠不如英屬印度的問題來的重要。 公務員首領關心的無非就是規模和預算,英屬印度的十萬公務員是大英帝國公務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規模接近本土公務員的一半。要是新首相不準備在英屬印度耗下去了,這些公務員怎么辦? 問題是已經知道了,可艾倫威爾遜也沒想到辦法,只能祈禱自己一個小人物,首相和外交大臣不會想起來問自己這么一個無足輕重角色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