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我們服從指示聽從安排就行了?!卑瑐愅栠d謙虛的搖搖頭,他明天還有事呢,要聯絡印度總督府,派出艦隊前往遠東。 在亞洲的英國艦隊足夠了,目前英國皇家海軍,如果算是護航航母那種湊數的,一共有九十五艘航母,諾曼底登陸之后,大西洋一線的制海權已經奪回,一部分力量便派往了亞洲。 其實軍盲眼中二戰美國的上百艘航母,其中將近一百艘也是護航航母。 又不是諾曼底登陸的大行動,還需要籌備,目前在亞洲的英國皇家海軍力量完全夠用,加上蘇聯自己的準備,運送個十幾萬蘇軍輕而易舉。 至于時間上來不來得及就不好預測了,不過艾倫威爾遜也不悲觀,因為東南亞英軍總司令是蒙巴頓,蒙巴頓可是英國軍艦航速保持者。 二戰剛開始蒙巴頓擔任了皇家海軍地中海艦隊“凱利”號驅逐艦的艦長,頭一次上艦,蒙巴頓就親自開著凱利號出海,還把戰艦開到三十八點五節,技驚四座。 有這樣一個英國皇家海軍速度保持者的總司令,相信在東南亞的英國艦隊會受到一些感染的,事實上他待會就準備發電報,時間緊任務重嘛。這是考驗一個公務員的關鍵時刻! 七月的第一天,英美蘇三國在波茨坦會議的第一個共識被確定下來,就是對日作戰問題。雖然美中不足的是蘇聯將自己那一份,刪除了無條件投降的條款,但無損于波茨坦會議一個好的開始。 很快對日作戰,敦促日本投降的報道,就登上了各大報紙的版面。美國代表團的成員都非常高興,從這些談判代表的臉上,艾倫威爾遜估計現任總統杜魯門心里也是高興的。 既然已經見報,幾乎就可以認定為事實,只是不知道核彈成功爆炸之后,到時候杜魯門會不會后悔,自己急切請求蘇聯對日作戰的舉動。 考慮到杜魯門作為一個世界強國的總統,想要明目張膽的出爾反爾的食言,在大英帝國從旁邊的見證下,轉而對蘇聯撕毀共識,估計也要下一番政治決心才可以。 達成對日作戰共識,短短時間就傳遍了全世界,同樣也傳到了日本政府的耳朵當中。 三次擔任日本首相的近衛文麿,對日本天皇闡述了個人意見,“戰敗是既然結果,結束戰爭的阻礙來自于軍部,英美中目標是打垮日本軍部,軍部倒臺了,戰爭的性質也會為之轉變?!?/br> 曾任駐蘇大使的東鄉茂德面告天皇的判斷是:《波茨坦公告》只是《開羅宣言》翻版,雖然應當接受但為了等待請求蘇聯調解的結果,應采取漠然置之的態度。 “蘇聯的公告當中沒有無條件投降的注解,可見蘇聯對進攻日本本土仍然是有疑慮的,如果能讓蘇聯出面調停,進行有條件投降,這個目標是現在外務省應該為之努力的方向。哪怕放棄一部分千島群島也是可以的?!?/br> 印度總督府,巴倫爵士拿著剛剛送達的電報,里面除了艾倫威爾遜對英屬印度的想念之外,剩下就是對波茨坦會議對日作戰共識達成的態度,電報當中表示,英國能夠避免進攻日本本土帶來的損失,讓蘇聯承擔本身就是一個勝利。 亞洲的皇家海軍艦隊應該馬上趕赴遠東,幫助蘇軍進攻登陸,不能耽誤哪怕一天,造成既成事實,蘇聯到時候后悔也來不及了。 在英屬印度的收到歐洲電報的同時,早已經到達遠東的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同樣接到了莫斯科方面的電報。 第95章 我們的人 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已經到了遠東一年了,事實上蘇聯對對日作戰也不是完全沒有準備,早在白俄羅斯戰役結束之后,最高統帥部委托華西列夫斯基著手為蘇軍在黑龍江沿岸,濱海地區和外貝加爾地區集結進行初步計算,確定對日本帝國主義作戰所必需的物資。 柏林戰役之前,遠東作戰計劃已經得到了莫斯科的同意,德國正式投降之后,華西列夫斯基被任命為遠東蘇軍總司令,負責指揮外貝加爾方面軍、遠東第一方面軍、遠東第二方面軍以及太平洋艦隊。 不過比起蘇聯在陸地上的游刃有余,所依賴的海上力量只能說杯水車薪,雖然在柏林戰役前后,莫斯科方面驟然加大對遠東的支持,蘇聯所能組織起來的力量,也僅僅能夠支撐五萬到六萬人規模的登陸部隊。 當然同時到達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手中的電報,也表明了大本營不惜一切的決心。并且表示在東南亞的英國艦隊已經星夜趕來,會為登陸作戰提供支持。 為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改變了在千島群島的登陸計劃,將目光放在了日本第二大島北海道的身上,遠東司令部當中,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對著自己的部下們道,“如果情報真實的話,北海道的日軍數量,還真的不比千島群島的守軍多多少。太平洋一線的戰斗當中,美軍采取了一種叫跳島戰術的作戰方式,對于我們本身就捉襟見肘的海上力量而言,制定明確的進攻目標,不浪費軍力在無價值的目標上更為重要?!?/br> 跳島戰術是美軍在反攻日本時候采取的戰術,不逐一或依次攻克各個島嶼,而是隔開一個攻擊一個,從而既達成了對所攻擊島嶼的切實占領,又迫使別的島嶼不戰而屈兵。 所以沖繩戰役爆發了,詐騙島卻還在日本的統治下,因為詐騙島就是美軍跳島戰術跳過的據點,占領沖繩截斷日本本土和詐騙島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