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節
擺攤剪頭的都是老大爺,幾十年的老手藝重新撿起來的。 莊玉林現在正是青春期的少年,每天格外注重自己的形象,白襯衫,牛仔褲,板鞋,每天穿得干干凈凈的。 頭發也不是莊民國這個工人爸爸的板寸頭,是長幾公分的頭發,還剪了碎發的,上回去省城剪出來的新發型,他喜歡得很,現在長長了。 莊玉林有些抗拒:“攤子上只會剪板寸頭?!?/br> 莊民國說的:“你?上學的時候先剪個板寸頭沒事,等過兩個月放假了頭發就長好了,到時候你?跟你?mama去省城再剪個發型兒出來,太長了遮眼睛,以后是要帶眼睛的,走路都看不清?!?/br> 莊玉林想了好一會,等湯圓吃完了,才不情不愿的點頭:“好吧?!?/br> 莊玉春悄悄跟爸爸說的,“哥哥收到情書啦?!?/br> 莊民國問:“你?哥哥怎么說的?” 莊玉春模仿著哥哥的樣子,往前一遞:“哥哥還回去了,他說他不收?!?/br> “你?哥真這樣說?” “嗯嗯,大jiejie都哭了?!?/br> 當著好幾個人被拒絕,一點情面都沒留,能不哭嗎。 上初中的孩子都是十四五的了,正是對異性有著好奇和?朦朧好感?的時候,莊玉林在學校也是出了名的成績好,他還懂許多課外知識,“知識淵博”,許多女孩子都崇拜他。 結果他一點情面都不留。 “情書”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流行?出來的呢,其實最開始就是有些話不好意思說出來,就用寫信的方式暗地里傳,結果被有些同學大刺刺的喊出來,說誰誰喜歡誰誰,只要女同學多看了幾眼男同學,就說誰喜歡誰,這信就從他們嘴里變成了“情書”。 這些同學都是開玩笑的居多,結果這話就流傳出來了,學校里到處都是誰喜歡誰,誰喜歡誰的傳聞了。 有人在莊玉林面前說,誰喜歡他,莊玉林可不跟著起哄,他是直了點,但不喜歡這樣開玩笑,當面就說:“我最喜歡老師,我每堂課都盯著老師看?!?/br> 還真有人信了。 因為莊玉林請老師吃過食堂的飯菜??! 也不知道他到底喜歡哪個老師,初中大部分孩子祖輩都是農村出來的,現在住在鎮上,但家里的父輩,爺輩還大都是老思想,他們說話沒顧忌,孩子經常聽到,也早熟,還說這是“女大三抱金磚”。 莊民國摸了摸小兒子的頭,“行?了,爸爸知道了,你?跟哥哥該去上學了,好好讀書,不許學這些壞習慣?!?/br> 莊玉春保證:“爸爸放心,我不喜歡女孩子?!?/br> 真的,養媳婦真的太費錢了。 莊民國不想跟小兒子說話了,他們兄弟兩個長大,說話就開始氣人了。 小時候還軟軟的爬在爸爸的背上,奶聲奶氣的呢。 “快去讀書吧?!?/br> 莊玉春轉身就出了門,在門口把莊輝接上,幾個人騎著自行車就去學校了。 陳老板的廣告打了下去,好幾個星期都沒有動靜兒,陳老板自己都說了,“這七百塊是打水漂了?!?/br> 意思就是白花了。 莊民國只有打腫臉充胖子的:“沒事,做生意有贏有虧,七百塊咱們家虧得起?!?/br> 他一年的工資也才這么多呢。 轉機是在第三個星期,開始有人來村里了,打聽到了莊家作坊這里,等看過了貨,立馬就拍板定下了。 人家說的是:“你?們廣告打得也太簡單了,地方又這么偏僻,要不是我聽說城里的首飾是安鎮下邊進貨,你?們又是安鎮的,我都不敢過來?!?/br> 來進貨的人姓季,季老板不是一個人來的,他還喊了好幾個弟兄呢。 一語就道?破了他們為什么打了廣告沒效果。 沒打廣告打到點子上啊。 進了貨,季老板還夸:“我以為農村的房子都是破破爛爛的,沒想到你們鎮上還挺富裕,我看到不少二層小樓房?!?/br> 季老板來進了貨就走了,說要去趕車,莊家也沒好留,季老板拉貨拉得多,首飾是進得最多的,他這里進了,再給供銷社鋪點貨,庫存都要清空了。 夏天要到了,作坊里接下來要做首飾,福嫂子負責的小商品也要做冬季商品了。 小商品冬天賣得最好,要從夏天做到冬天,到年前才結束。 每年還得做一個新花樣出來,去年他們作坊做出來的毛絨鞋子賣得最火,今年也做毛絨鞋子,只是在款式上又變了,去年的款,還有今年出的三個新款,一個是中筒的,兩個低的,一個防水款的印花,一個是短筒帶毛,還弄了些帶顏色的流蘇,把?筒頭的毛繞一圈,洋氣又大方,最適合女孩子了。 成品是最先做出來的,做了好幾個款,最后定下了三個新的,就要開始大批量的趕工了。 做飾品和?小商品都要請人,莊藍現在就在家里上班了,她在哥哥嫂嫂的作坊里上班,一個月也能掙上三十來塊,跟在建筑隊煮飯差不多,在家里帶孩子還能上班掙錢,外加韓志杰在建筑隊一個月的工資,兩口子一年差不多就能掙上千塊。 還有外邊的菜地,除了糧食種了兩塊田,留了一塊自家吃的菜地,其他的全種上了菜,一年也有好幾百塊。 韓家老幺,之前人家說起他們,都覺得他們以后是要扒著上頭的兄弟過,成不了氣候的,結果現在過得最好的就是他們了。 莊藍在吃喝方面不省,經常跟韓媛媛他們姐弟兩個買吃買喝,每年陳老板這個當舅媽的還要送他們新品,又節省了一筆。 誰不知道,韓老三家現在靠著莊藍娘家,也發家了。 莊玉林他們兄弟也放暑假了,他們是學生,先讓他們寫暑假作業,等他們寫完才會叫他們來作坊幫忙,等要開學了就不讓他們做了,讓他們回去看書,溫習下。 每年都是這樣,兄弟兩個都熟悉這個流程了。 做完了作業,還玩了好幾天,莊玉春出去跟劉喜喜這些小同志玩,莊玉林教福家小子打基礎。 莊民國每天下班回家就去作坊幫忙,現在是夏天,屋里熱,他們院子有幾顆大樹,倒是能在樹下乘涼,還有后山的風吹過來,在院子里比家里涼快不少。 這回莊民國沒要莊秋指點了,他自己就看到了報紙角落的廣告位置。 錦繡作坊打的廣告。 還是打的錦繡作坊,附的地址,但這回陳老板學聰明了,她在錦繡作坊后邊又打了個括號,里邊寫了是省城縣里,供銷社的供貨商。 這幾個字金貴呢,打廣告是按字來的,幾個字就加了好幾十塊。 莊民國拿報紙找過去,陳老板還說的,“我打了兩期廣告!” 她要干,就要干回大的! 第96章 莊民國覺得可能是自己改變了陳老?板某一方面,才會讓上輩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用,說句不客氣?的,陳夏花上輩子是村里頭出了名兒的“鐵公?雞”。 就是再舍不得的人?,都會偶爾給自己買點?好吃的,買點?營養品補身子,尤其人?老?了以后,怕死啊,都想活得長一點?,沒有誰想早死的。 活得長,營養就要跟上。 沒錢的人?家都要省錢來給自己買點?,陳夏花有社保,兒子還是“大老?板”,從來在外人?面前的樣?子都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比人?家家里沒錢的還用得差,莊民國都聽?到外邊人?家怎么說她的,說她,“圖什?么呢,兒子都當老?板了還舍不得,想帶進棺材里啊?!?/br> 可不是帶到棺材里嗎。 但莊民國其實也有些理解,上輩子他們夫妻倆先是老?實了半輩子,被丈母娘,被親戚們壓著,后來開放了,又?每天起早貪黑的想多掙幾毛錢,別說像現在這樣?看報紙,聽?收音機了,還有新鞋子,上輩子他們好幾年才敢做一件新衣服。 就這樣?到老?頭老?太了,兒子發家了,但一輩子的習慣哪里是這樣?容易改過來的呢? 莊民國好一些,是因為他在外邊打工打了好多年,后頭有錢了,也看多了城里人?的花用,學著去花錢,陳夏花不啊,她一輩子都在農村,都守著那一畝三分地?,一輩子省吃儉用,早就改不過來了。 這輩子不一樣?了,他們從丈母娘家出來了,沒有在丈母娘手底下過日子,開“批評大會”,陳夏花跟著他育苗子地?,跟著他賣貨,做生意,去省城,給供銷社供貨,一步步的就從地?道的農村婦女走?出了田地?里,走?到城里,跟城里接軌了。 人?年輕,腦子活,改變的多了,自然就發生了變化。 陳老?板甚至已經走?到了莊民國前頭去了。 她一個人?都敢買房,登報紙了,要換了是莊民國,他是沒這個本事的。 他都不知道在報紙上還可以登廣告的。 陳老?板說的,“我也是看別人?登的,給供銷社供貨的那個電冰箱的廠家,他們家就在報紙上打了廣告,回頭送貨過來,說起他們廠子的牌子,人?家可洋氣?呢,說他們廠子的電冰箱可是上了報紙的?!?/br> 登報紙可是了不得的事,在他們普通人?心里,只有大事才能上報紙,送貨員驕傲,陳夏花也是羨慕人?家的,回頭她還當真在報紙一角看到了電冰箱廠家的電話和地?址。 陳夏花當時沒覺得,后來又?看到另外一家做外貿的公?司也登上了報紙,陳夏花就疑心了,電冰箱廠登報紙就算了,人?家可是國營廠子,外貿公?司可是私人?的。 陳夏花就找到了報社去了,跟人?打聽?過了,拿著錢上門,就在報紙上打了廣告。 莊民國說:“你膽子還大?!?/br> 陳夏花說:“我還不是跟別人?有樣?學樣?的?!?/br> 姜辰都說打廣告這個主意不錯,等?他們這兩期廣告過了,姜辰的建筑公?司就要打廣告了。 在報紙上招攬生意。 家里的錢都在陳老?板手上管著的,錢都花了,陳老?板現在的步子大呢,莊民國都跟不上了,也不會跟著再瞎出主意了。 打廣告打就打吧。 陳老?板厲害,以后可能還要在電視上去打廣告呢。 在電視上打廣告就不叫打廣告了,人?家還有個名詞兒,叫“電視購物”呢,莊民國倒是不喜歡看這些,但早些年有人?家只買得起黑白電視,電視又?不像幾十年后有幾十個臺,還有什?么視頻看,電視購物就興起了,每天輪流的打廣告,做宣傳,還有模特擺著姿勢做展示,有宣傳語,掀起了好幾年的電視購物狂潮。 到后邊網絡興起了,家家戶戶普及網絡了,都開始時興在網絡上購物了,電視上每天翻來覆去的電視購物已經吸引不了年輕人?的注意了。 還在電視購物上買東西的,也只有從那個年代來的老?頭老?太太了。 年輕人?更?喜歡網絡購物,“貨比三家”,在龐大的網絡中去挑選,比電視購物上更?時髦的去了,電視購物在年輕人?眼里那就是過時了。 這回的打廣告,效果十分明顯,從八月份開始,隔兩天就有人?來他們作坊進貨,來的時候都問?一句,“你們就是給省里供貨的?” 不是說省就是說縣。 陳夏花拿了幾個樣?式出來,讓他們看。 這些來拿貨的都是沖著報紙廣告上說的供銷社的供貨商,最開始來的季老?板都來拿了好幾回貨了,他是年輕人?,反而更?莊玉林他們學生有話說。 季老?板先問?他們在哪里讀書,學習成?績如何,聽?他們說了,不由得感?慨到自己身上來:“我當年讀書就是讀不進去,初中都沒畢業,好在現在我找到了另一條路子,不走?說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嗎,我讀書不行,會做生意就行?!?/br> 莊玉春把貨點?給他,“我哥哥會讀書還會做生意?!?/br> 現在他們已經是錦繡作坊的“門面”了,只接待上門的客人?,給他們介紹產品,登記數目,算賬,不用在“流水線”當小工了。 在自家的作坊打工也是要談工資的,給他們算的七毛錢一天,比做工的嬸子們少幾毛。 一年到頭就靠這兩個月掙點?私房錢,莊玉林兄弟都是鉚足了盡兒的,連工人?劉家的小同志劉喜喜來叫莊玉春去玩他都不去,“我已經玩了好幾天了,我現在要掙錢了,喜喜,我們是兄弟,所以你不能耽誤我掙錢?!?/br> 劉喜喜哭兮兮的:“小二,我要去讀書了?!?/br> 工人?劉家的骨頭再yingying不過上邊的明文規定,劉喜喜這樣?的工人?家庭的小同志必須去上學讀書,工人?同志劉大壯可是被廠里的宣傳干事找上門一一問?過了家里的情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