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9章
如今,他創造了這個需要,也就完成了為科學的催生。 眼前的魏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如果沒有他,魏翱只會成為一個煉丹的道士,不會成為真正的化學家。 當然,伽利略、牛頓本質上也是煉金術士,然后才是科學家。 “你們討論的結果是什么?” “臣等以為,凡物欲燃,不僅要有可燃之木,引燃之火,還要氣。這氣可能和人吐納時所納之生氣相類,而是人所吐之氣相反……” 魏翱侃侃而談,與討論火藥威力時的勉強無奈截然不同。 他詳細解釋了自己的發現。 經過試驗,他發現火藥爆炸后的殘氣與口中吐出來的氣,以及普通木材燃燒后生成的氣類似,都能讓澄清的石灰水變得渾濁。 因此,可以推論,在組成火藥的三種物質中,必然包含著能讓木炭燃燒的生氣。 考慮以木炭經過悶燒,就算有氣也被燒沒了,他猜測這種氣就在硫磺或者硝石之中。他打算對這兩種東西進行分別試驗,看看能有什么結果。 劉協很感慨。 這就是學者與工匠的區別。 工匠只問結果,不問原因。他們注重經驗的積累,卻不去探究背后的原理。學者則不然,比起具體的結果,他們更想了解背后的原理,也就是所謂的道。 魏翱作為一個既有實cao經驗,又有理論追求的煉丹術士,天生就是一個優秀的科學家,只是他追求的方向錯了而已。 煉丹是不會有結果的,煉火藥可以。 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自知之明 等魏翱說完試驗的計劃,劉協沒有對計劃本身說什么,反倒建議魏翱做好個人防護。 化學試驗與物理試驗不同,誰也不知道會弄出什么新東西,有沒有毒,而火藥的殺傷力又是顯而易見的。萬一出師未捷身先死,將這個堪比拉瓦錫的天才化學家直接炸死了,豈不太虧了。 因此,建議一套安全規范,確保實驗人員的安全刻不容緩。 劉協還建議,要加強計量的精準。 要想發現深層次的原理,就要對實驗精益求精,大而化之是不行的。 魏翱等人雖然不明白劉協這些建議的用意,但天子關心他們的個人安危,還是讓他們有些感動,一一應了。 談了半天,劉協又囑咐了虞翻幾句,這才起身告辭。 袁術在講武堂門外站了很久,看著眼前不起眼的牌匾,以及進進出出的人,有點郁悶。 講武堂的人不讓他進,哪怕他報出了自己的名號。 不僅不讓他進,還將他趕得遠遠的,一直警惕地盯著他,防止他突然暴起,強闖講武堂。袁術本來沒這心思,被他們這么一搞,還真起了意。 只是一看那兩名衛士手中的長矛,他還是放棄了。 雖說政歸三公,但天子一直抓著兵權不放,講武堂更像是眼珠子一樣,不由任何人惹指。真在這兒鬧出風波來,難保天子不會震怒,直接廢了他。 看到天子從里面走出來,袁術連忙打起精神,搶步上前行禮。 劉協瞅瞅袁術,也沒多說,示意他跟著,繼續和身邊的甄宓討論問題。 甄宓是后宮中對技術最感興趣的貴人,而且她一直有個心愿,要造一座橫跨黃河的大橋,摘取封侯的懸賞。 這個懸賞已經公布了好幾年,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但是還沒有人成功。 直到最近煉鋼工藝得到了改進,鋼材的性能有所提升,甄宓才找到了新的思路。她打算用鋼代替木材,建一座鋼橋。 劉協對這個方案很支持,經常帶著她出入講武堂,旁聽與力學有關的相關會議。 作為現代物理學的開山之作,伽利略的《關于兩門新科學的對話》中提及的兩門新科學指的就是新材料學代表的靜力學和以炮彈飛行為代表的動力學。前者正是甄宓現在需要的學問。 可惜的是甄宓精明卻不聰明,在學問上沒什么突出的地方。讓她自己研究是不可能的,只能將希望寄托在其他人身上。 回到御營,甄宓帶著收獲離開了,劉協這才正式召見袁術。 端茶倒水的是新入宮的貴人橋氏姊妹。 袁術恭恭敬敬的行完禮,抬頭看了一眼,頓時愣住了。他知道橋蕤的這一對孿生女兒好看,卻不知道她們這么好看。幾年不見,她們由含苞待放的少女長成了真正的國色,讓人不由得眼前一亮,恍然失神。 對袁術的失態,大橋還好一些,小橋卻有些不悅,哼了一聲,擰身走了。 袁術有些尷尬,臊得面紅耳赤。 “有時候朕難免懷疑,你那三個兒女是不是你的血脈?!眲f看在眼里,半開玩笑地說道:“這稟性可是一點也不像?!?/br> “他們都像他們的母親?!痹g順勢說道:“不過也繼承了臣的一些壞毛病。犬子耀繼承了臣的懶,小女衡繼承了臣的笨。只有長女權略微好一些?!?/br> “你倒有自知之明?!?/br> “臣年近半百,已過不惑之年,別無所長,只剩下自知之明了?!痹g說著,雙手奉上洛陽圖卷?!懊杀菹虏粭?,委以重任。兩年辛苦,今日功成,特來向陛下匯報?!?/br> 大橋將圖卷接了過來,轉身遞給劉協。 劉協展開,攤在案上,細細觀看。 不得不說,這洛陽圖卷繪制得還是很精美的,甚至比劉表主持的第一卷還要略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