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章
魏杰點頭贊同?!斑@倒也是,天子雖年然年少,卻天生老成。能在董卓、李傕等人手中脫身,并完成致命一擊,的確能忍?!?/br> “能忍董卓、李傕固然很難,卻有很多人可以做到。能對士大夫隱忍,這才是真正的天子胸懷?!?/br> 士孫瑞背著手,沿著城墻,緩緩向前走去?!耙迳胲姞I,教化將士,使虎狼之士心為朝廷爪牙。論講于太學,以邸報為無形之臺,使士自辯,理自明,這樣的手段,比起黨錮豈不高明百倍?” 魏杰跟了上去,聞聲嘆息。 士孫瑞說得有理,天子雖年輕,卻是一個高瞻遠矚又步步為營的英主。短短幾年之間,他已經將大漢的沉疴解決大半,徹底扭轉了頹勢,將大漢由夕陽西下改造成了東方欲曉。 幾年前,誰能想到他們今天會討論天子西征的事? 他不是反對天子西征,只是擔心天子太急。如果天子能緩緩圖之,他不僅不反對,反而堅決支持,甚至可以親自上陣。 開疆拓土,是每一個武人心中的夢想。 他只是不希望天子窮兵黷武,將這好不容易得來的太平又毀了而已。 君臣之間,本無根本分歧,他的擔心也只是杞人憂天而已。 天子比他更有城府,更有章法。 —— 拿下天險劍閣,益州腹地洞開。 士孫瑞卻沒有急于進軍,他一面送出捷報,一面召見廣漢太守,下令度田。 太守趙珪剛露出一絲猶豫,士孫瑞就沉下了臉,宣布就地罷免趙珪,由閻圃暫時接任,并主持度田。 閻圃是巴郡人,正當壯年,本在漢中太守張魯麾下為吏。士孫瑞進駐漢中,張魯派他與士孫瑞接洽相關事宜,士孫瑞看中了他的機智,便帶在身邊,參謀軍事。 這次選擇強攻劍閣,便是閻圃首倡。 閻圃說,劍閣的確易守難攻,但正因為如此,拿下劍閣,更能震懾益州人心。 劉璋覺得劍閣是天險,所以沒有安排名將鎮守,兵力也有限,面對北軍,看似有一戰之力,其實相去甚遠,已經到了天險都無法彌補的地步。 事實正如閻圃所料,北軍拿下了劍閣,而廣漢也因此望風而降。 為酬其功,士孫瑞讓閻圃代理廣漢太守。 以他目前的地位,這個代理基本等同于任命,也就意味著閻圃由一個漢中太守府的掾吏一躍而為二千石。 這樣的超擢震驚了所有人,就連閻圃本人都驚呆了,不敢接受。 士孫瑞安慰他說,我只是給你一個機會,能不能坐穩這個位置,就看你自己了。 閻圃感激不盡,也知道機會難得,無論如何都要拼命抓住。 他隨即召集郡中大戶,拿出從士孫瑞那兒借來的邸報,以關中為例,說明朝廷度田的用意、好處,以及將來的前景。你們現在會有一些損失,但這些擔失很快就能得到回報,而且是豐厚的回報。 總而言之,度田是必行。你們支持,那就一起發展。不支持,那就死路一條。 在閻圃的威逼利誘面前,廣漢的世家、豪族都接受了度田的條件。 兩萬北軍在一旁虎視耽耽,誰敢說個不字? 作為回報,士孫瑞從支持度田的士家中挑選了一些人進入幕府,參謀軍事。 其中就包括秦宓。 秦宓是廣漢綿竹人,博學善辯,口才極好。和士孫瑞一見面,就準備和士孫瑞探討一番度田的利弊。 士孫瑞卻沒這么個興趣。 他對秦宓說,度田是天子推行的,你要是真想搞明白度田,可以和天子當面探討,不必和我饒舌。文書來往,還浪費時間。 于是,秦宓起程趕往南陽。 —— 劉協幾乎同時收到了張濟和士孫瑞的報捷文書。 得知益州的東大門和北大門同時打開,劉協非常滿意。在仔細閱讀了他們的軍報,復盤了作戰經過之后,他更加滿意。 事實正如他所料,這兩場勝利不僅僅是戰場上的勝利,更是軍事改革初見成效的證明。 有恒產者有恒心。度田給軍心士氣帶來的影響不可小覷,而多年的教化也終于有了成效,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精銳之師的精神和戰斗力。 有朝一日,他們或許可以成為真正的子弟兵。 到了那一步,華夏文明的未來就穩了。 劉協請來了楊彪,和他商量接下來的戰事安排。 得知兩路大軍同時告捷,楊彪也松了一口氣。他思索了一陣后,問劉協打算如何安排張濟。 張濟是一個有點特殊的西涼將領。 本質上,他和李傕、郭汜一樣,都是董卓舊部。包括他那個驃騎將軍,都是在李傕亂政時所授。之所以能活到現在,而沒有像李傕、郭汜一樣,只是因為他被段煨攔住,沒有一條路走到黑。 如今天下大勢將定,也到了解決他的時候了。 解決他并不是說殺了他,而是解除他的兵權,消除隱患。 現在就是一個機會,以酬賞益州軍功為由晉爵,然后將他撤出戰場。 驃騎將軍之上就是大將軍,張濟上升的空間非常有限?,F在不撤出戰場,將來再立功,如何封賞是一個大問題。 劉協其實知道楊彪最擔心的是什么,但他也不能否認,封賞張濟是一個很棘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