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周忠微微一笑?!斑@不是廬江成績不好,而是冀州諸郡國的成績太亮眼。你還記得去年嗎?廬江可是僅次于河東和三輔?!?/br> 楊彪皺了皺眉,欲言又止。 周忠有些奇怪?!霸趺?,你不同意?” 楊彪搖搖頭,湊到周忠耳邊,輕聲說道:“今年河東的成績不太理想,可能會泯然眾人?!?/br> 周忠卻早有準備,嘴角輕挑?!斑@不是意料之中的事么?河東雖然富庶,比起冀州來,終究還是差了一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荀文若雖是千里之才,也不能讓河東反超冀州諸郡國?!?/br> 他抬抬下巴?!澳闳舨恍?,三年之后,調孔明去河東試試?!?/br> 楊彪笑笑,剛要說話,沮授湊了過來,拱拱手?!岸?,恕我冒昧,這不太合適?!?/br> 楊彪、周忠互相看好了一眼,啞然失笑。 楊彪故意沉了臉,輕聲喝道:“二公論政,你一個侍中也敢胡亂置喙?” 沮授嘿嘿笑了兩聲?!岸撜?,我不該置喙,但看著你們犯錯而不提醒,又豈能忍心?” “犯錯?我們犯了什么錯?” 沮授使了個眼色,示意楊彪、周忠看諸葛亮?!爸T葛亮雖是周公舉薦,卻是天子一手調教。他的仕途,天子自有安排,何須二公勞心?” 楊彪、周忠互相看了一眼,也覺得失言了。 誠如沮授所說,諸葛亮的前程自有天子安排,哪有他們說話的份。想調諸葛亮去河東,先問問天子答不答應。 第一千零四章 微言大義 劉協聽到了楊彪和周忠的私語,但他沒在意。 事情到了這一步,早就不以這些老臣的意志為轉移。相反,他們只能跟著形勢的變化改變態度。 主動改更好,被動改也行,堅決不改的就只能靠邊站。 適者生存。 聽到沮授的話,他多了幾分欣慰。 哪怕是中年人,也有清醒的。 劉協帶著淺笑,與圍觀的百姓說些家常話,問他們現在的生活,了解他們最迫切的希望。 對這些普通百姓來說,他們的愿望其實很簡單,溫飽而已。如果有可能,那就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再多點葷腥,添兩身新衣。 讀書、做官之類的,對他們來說,反而不在考慮之內,或者說,離他們太遠,還沒到考慮的時候。 了解了一圈后,劉協對楊俊、諸葛亮說道:“民以食為天。讓百姓吃飽飯是朝廷的天責。任何政策,脫離了這個前提,都是惡政?!?/br> 楊俊、諸葛亮等人吃驚地互相看看,一時竟不敢出言附和。 天子這句話并不復雜,甚至可以說簡明易懂,卻也他們所受的教育截然不同。 什么是德政,什么是惡政,有很多說法,但是以能不能讓百姓吃飽飯做為評價標準,卻是聞所未聞。 楊俊想了想,懇切地說道:“陛下關愛百姓,是為大仁。只是禽獸亦知飽食,若無教化,百姓縱能實腹,又如何能致王道?” 劉協反問道:“楊卿,我只是說,不能讓百姓吃飽飯的政策是惡政,可曾說讓百姓吃飽飯的政策就是王道?” 楊俊微怔,隨即啞然失笑,拱手請罪。 “臣愚鈍,死罪死罪?!?/br> 劉協微微頜首?!安粸閻赫?,是為官的基本準則。但有志于王道者,又豈能以基本準備則為滿足?讓百姓吃飽飯之后,還要教化他們,讓他們成為真正的士。若四民皆士,何愁王道不興?” 楊俊連連點頭?!氨菹滤陨跏?,臣等愿從陛下之教,盡綿薄之力?!?/br> 其他人紛紛附和,只有諸葛亮眼神閃爍,有些沉吟。 劉協看向諸葛亮,嘴角挑起一道淺弧?!翱酌?,你有何高見,不妨直言?!?/br> 諸葛亮拱手致意?!拔?。臣冒昧,斗膽直言。臣對楊府君適才所言,略有微詞?!?/br> 楊俊一愣,隨即笑了?!芭??還請孔明指教?!?/br> “指教不敢當?!敝T葛亮含笑再拜?!氨菹滤?,確是至理名言,卻不是陛下首創。先圣前賢多有論及,陛下不過是擇其善而從罷了。所以,我等致力于王道,并非從天子之教,而是從圣人之教?!?/br> 楊俊撫著胡須,沉吟片刻?!翱酌髡f得對,倒是我失于考慮了?!彼S即又說道:“但陛下所言之四民皆士,卻沒有哪一位先圣前賢說過,而是天子的發明。所以,我說的也不全錯?!?/br> 諸葛亮連連點頭?!案灾亓?,亮豈敢,豈敢?!?/br> 楊俊又對劉協說道:“陛下,臣還有一個疑問?!?/br> “你說?!?/br> “民以食為天之天,與天子之天,有何異同?” 劉協一愣,仔細想了想,笑道:“我覺得大同小異。但究竟有哪些是同,哪些是異,恐怕也不是一兩句話能解釋清楚的。楊卿若有高見,不妨暢所欲言?!?/br> 楊俊正要說話,楊彪咳嗽了一聲,插言道:“這等訓詁之事,還是交給太學的學者們去討論吧。陛下不妨擬個題目,讓他們辯個明白?!?/br> “也好?!眲f深深地看了楊彪一眼,點頭答應。 他之所沒有直接回答楊俊,是因為這個問題涉及到皇權的正當性。在他看來,皇權根本沒有正當性可言。與其說君權神授,天是具有人格意義的神,不如說天就是百姓。 但皇權雖然沒有正當性,卻有時代的合理性。在當今的生產力條件下,沒有統一的中央政府,只會使地方四分五裂,成為一盤散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