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他又不是騎兵將領,需要身先士卒。 劉備說,關于這個問題,他一開始也覺得不可思議。后來回營,收集潰兵,詳細了解情況,這才知道其中原委。 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陳登沒想到張郃會親率騎兵突襲,準備不足。二是上次進攻魏縣時損失太大,將士們還沒緩過來,戰斗力不足。 這兩個原因導致陳登列了陣,但心理上并沒有做好迎戰的準備,陳登本人為了督促步卒渡河,中軍位置過于靠前,已經到了河岸。 當張郃的騎兵來襲時,步卒驚慌失措,沒能及時用弓弩進行有效阻擊,使騎兵輕而易舉的沖進了陣中。 劉備一邊說,一邊根據他了解到的信息畫出示意圖,標出當時雙方的位置。 看完示意圖,劉協就搖了搖頭。 陳登太輕敵了,完全沒有做好應有的防范。 或者說,他雖然曾敗過一次,卻沒有吸取教訓,又一次敗給了騎兵突襲的戰術。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冀州與中原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這里更適合騎兵奔馳。誰能將騎兵的優勢發揮出來,誰就擁有更大的主動權。 三十里,對步卒來說是極限,對騎兵來說卻是有效殺傷距離。陳登以為他離張郃三十里很安全,對張郃來說,這卻最舒服的位置,不打簡直對不住自己。 劉協立刻想到了孫策。 缺少騎兵,對騎兵威脅認識不足的不僅是陳登,還可能有孫策。 第九百零二章 新戰法 “說一下你的意見?!眲f擺擺手,看向黃猗。 黃猗躬身致意。 “臣以為,此戰雖意外受挫,卻不影響整個戰局,相反倒是個提醒?!秉S猗不緊不慢地說道:“大軍圍城,兵力十倍于敵,諸軍都有輕敵之意,以為唾手可得,是以人人爭先。但我軍其實并沒有如此優勢,或者說,我這的優勢并不在于兵力懸殊?!?/br> 劉備疑惑地看著黃猗,就連法正都有些不解。 劉協卻聽懂了黃猗的言外之意,不禁露出一絲淺笑。 讀書人就是讀書人,腦子靈活,思路開闊,悟性也比一般人強。只要他們肯用心,收獲將遠遠超過普通人。 “我軍的兵力雖有十余萬眾,但近半是騎兵?!秉S猗解釋道:“攻城時,騎兵是起不到太多作用的,所以兵力優勢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大?!?/br> “度田的詔書公布之后,不少冀州大族入城,城中的兵力比之前預期的更多,估計總兵力當在三萬以上。僅以步卒而論,我軍的兵力優勢不超過兩倍。將來攻城時,若不能謹慎從事,受挫的可能性更大?!?/br> 劉備恍然,連連點頭。 法正笑道:“這么說,我軍此次受挫倒是因禍得福了?” 黃猗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說道:“若能吸引教訓,自然是因禍得福。若不能吸引教訓,反而以為得計,恐怕會有更大的挫折等著?!?/br> 法正臉色一僵,神情些尷尬。 劉備咳嗽一聲?!斑€請長史詳言?!?/br> 黃猗走到地圖架前,掛上一幅紙,提起筆,在上面勾勒出張飛當時的陣地示意圖,并標出了雙方的具體位置和距離。 “我軍渡河,如果能調動對手,當然是最好。如果不能,強渡在所難免。強渡時最大的困難在于先行渡河的步卒沒有足夠的掩護,不僅要面對對方的弓弩打擊,還要面對騎兵的沖擊。能否完成列陣,對步卒的要求更高。就目前來看,很難令人滿意,至少準備是不夠充分的?!?/br> 劉備眼珠轉了轉,又問道:“敢問長史,應該做哪些準備?” “首先是擬定相應的戰術,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讓將士們心里有數,不至于看到對方的騎兵突擊就心慌意亂。其次要加強弓弩手的訓練,讓他們能為步卒提供有效的掩護?!?/br> 黃猗說著,指了指地圖上表示對方騎兵的小黑點?!坝悟T突陣,數量不多,速度也不會以特別快。對這種低速移動的少數目標,集中一定數量的弓弩進行打擊,是可以取得不錯效果的……” 黃猗簡單的解說了一下他的對策,以及針對性訓練的技巧,劉備聽了,大覺過癮的同時,又有些擔心。 黃猗的戰術對士卒的要求很高,不是一般的士卒能夠承擔的。 比如以三人為一組,一人攜帶重斧大盾,一人手持長矛,一人持弩,前突形成干擾騎兵突擊的陣型。如果能執行得當,這三人就算全部陣亡,也能換取兩到三騎,當然是合算的。 可是對那些士卒來說,這種任務幾乎是九死一生,有幾個人能視死如歸,坦然面對? 黃猗說有效,可是他本人也沒有實戰過,所有的經驗都來自于訓練和演習。真上了戰場,誰說得準? 當然,如果真能做到,強渡也許就沒有想象的那么難了。 或許應該請天子下詔,安排黃猗到營里幫忙訓練? 劉備猶豫的時候,劉協卻心中激動不已。 他從黃猗提出的戰法中看出了創新的價值,也看到了講武堂的潛力。 這種戰法在涼州很常見。麹義在界橋時以這種戰法大破公孫瓚,一戰成名。講武堂中有不少涼州人,通曉這種戰法的很多,加以改進,也是很正常的事。 具體的改進,就是將密集布陣變成了疏散布陣,有點像三三制,對付數量不多的游騎最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