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這很難嗎?” “你試試就知道了?!避鲝闷鹨豁摷?,輕輕晃了晃?!澳憧吹降闹皇切?,看不到的是神。形易似,神難學。兄長,有些東西,不是你在河東看幾天就能看得懂的?!?/br> 荀諶瞅瞅荀彧,本想嘲諷幾句,可是見荀彧臉色嚴肅,不像是開玩笑,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兩人并肩走出了印坊,在廊下緩步而行。 “文若,你說,朝廷會如何處置冀州的事?” “兄長是擔心朝廷趁機進兵吧?” “嗯?!?/br> “那你大可不必。天子如果想用兵,去年就不會讓袁紹離開彭城。既然下了詔書,將重心由征討改為文治,就不僅會輕易改變。就算冀州不自量力,主動挑起事端,朝廷也沒什么興趣?!?/br> 荀諶有些驚訝?!疤熳佑羞@般定力?” 荀彧笑笑?!疤熳与m年少,城府卻極深。你若是有心,我建議你不必急著回去,去長安看看,正好聽聽太學論講。兄長,我敢說,這次論講的意義要比石渠閣、白虎觀的會議更重要。身逢其時,錯過未免太可惜了?!?/br> “真的?” “不瞞你說,我都在想著要不要以赴朝請的名義,去長安看一看呢?!?/br> 荀諶停住腳步,轉身看著荀彧?!澳闳羰侨?,我便陪你走一遭?!?/br> 第七百五十四章 釜底抽薪 荀彧含笑不語。 荀諶看得真切,有些惱怒,壓低了聲音說道:“你這是什么意思?” 荀彧咳嗽一聲?!靶珠L,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為什么來河東?難道只是為了看看我?你應該清楚,我決定不了朝廷的態度,也救不了袁譚。你若想完成任務,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長安,與天子面談?!?/br> “你也……決定不了?” “天子意志堅定,又有重兵在手,沒人可以左右他?!?/br> “那你還死心塌地的為他效力?” 荀彧轉頭,打量著荀諶?!澳鞘且驗槲覀兊哪繕艘恢?,分歧只在手段不同?!?/br> “僅此而已?”荀諶語帶不屑的追問道,想了想,又補了一句?!拔娜?,你倒是越來越謙遜了?!?/br> 荀彧嘴角輕挑,抬頭看向遠處。 兄弟之間,他豈能不知荀諶此刻的心情。說他謙遜是假,說他軟弱是真。荀諶覺得他步步后退,不復當年意氣,有失黨人風范。 這也許是事實。 在河東履職幾年,他的變化rou眼可見,毋須荀諶提醒。 但他不覺得這是軟弱,反倒覺得這是成熟。 他也許不再意氣風發,但他依然是胸懷大志的黨人,甚至更加堅定,也更加心懷希望。 “兄長,不見高山,不知己卑。不見大河,不知己狹。去長安吧,見一見高山大河,你也會謙遜起來的?!?/br> 荀諶眉心微蹙,欲語又遲。 —— 轉眼之間,許靖三人的文章就發了七八篇,討論的問題也越來越深入,甚至有漸漸學術化的傾向。 有些微言大義,連劉協都不怎么看得懂了。 這顯然不是劉協想要的結果。 就在他考慮如何調整討論方向的時候,梁相程昱上表,介紹了黃猗在梁國組織防汛,利用工地上的空閑時間教將士和百姓認字,并順勢推廣度田的事跡。 劉協看完,正中下懷,隨即讓人寫了一篇文章,送到印坊,要求排版發行。 題目很直白,甚至有些淺陋。 誰是民? 文章開宗明義的提出了問題:“不與民爭利”中的“民”究竟指的是誰?哪些人是民,又是哪些人與民爭利? 文章并不長,但是問題很犀利。 文章送到書坊后,負責審稿的許靖當時就犯了難。 這文章發不發?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書坊都是天子授意建的,天子讓他們暢所欲言,你們卻不讓天子說話,哪有這樣的道理。 那發了之后,會有什么影響? 這也不難猜。這本來也不是什么難解的問題,只不過之前絕大多數人不懂這些,沒有機會發聲,而真正懂這個問題,又愿意為他們發聲的人少而又少。 作為民的主體,庶民一直是沉默的大多數。就算朝廷有什么惠民的詔書,他們也看不懂,只能聽由官吏和豪民解釋。 可是現在情況不同了,別的地方不敢說,至少關中、河東一帶識字的百姓很多。不敢說人人識字,一里之中總能找出幾個識文斷字的。 如果家里有十歲上下的孩子,甚至自家就能解決閱讀的問題。 只要這個文章寫得淺白些,沒那么多生僻字,用太多的典故。 而為了降低成本,提高印行的速度,邸報發行的文章不能太深奧是基本要求,否則找不到對應的字模,根本印不出來。 而這篇文章寫得尤其淺白,幾乎都是大白話,但凡讀過一年書的人都能通讀下來。一旦發行,要比許靖三人的文章更容易傳播,影響自然更大。 這三人都是論戰的老手,自然清楚其中利害。 來敏惱羞成怒,直言這篇文章居心叵測,其心可誅,和當初張角用《太平經》蠱惑百姓如出一轍。這篇文章一發,說不定會引發民變。 所以,不能發。 這當然是氣話。 雖然文章沒署名,但誰不知道這是天子授意的。你不發,信不信天子明天就撤了我們三個,換上聽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