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我想我不用學易了,也能像你一樣卜算如神?!?/br> 虞翻一邊邁步急行,一邊說道:“易學只是表現道的一種方式,而且是最好的一種方式,卻不是唯一的方式。正如善易者不卜,知道者也不必學易?!?/br> “你如此急行,卻氣息不亂,還能侃侃而談,是有什么秘術嗎?” “吐納術而已?!庇莘Φ溃骸俺技覀魍录{術,但愿意下苦功練習的人極少。臣兒時承家學,練習至今,已經習以為常?!?/br> “既是家傳,那我就不問了?!?/br> “陛下若想修習,臣倒是可以獻與陛下,只怕陛下不能堅持練習,無法見效?!?/br> “當真?” “其實這個吐納術很簡單,歸結為一句話,就是老子所言之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只是開始不習慣,至少三年才能有成,隨心所欲而不用刻意?!?/br> “三年之后,就難像你一樣日行二百里?” “不僅如此,更能讓人增添智慧,舉一知十。文學武藝,一通百通?!?/br> “這么厲害?”馬云祿來了興趣。 “若貴人能夠堅持三年,時時練習,將來生下的皇子、皇女就算不是圣人,至少也是個賢達?!?/br> 馬云祿紅了臉,轉過頭去,卻偷偷瞥了劉協一眼。 劉協沒吭聲,卻若有所思。 雖然還不知道虞翻所說的吐納術究竟如何練習,但他猜應該不會太復雜。如虞翻所說,這個吐納術最難的是堅持。 呼吸是人的本能之一,要把這個本能調整過來,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本能,沒有強大的意志和耐心是做不到的。 其實做任何事都是如此,看似最簡單的辦法,加上不斷的堅持,就能創造出奇跡。 但人的本性卻喜歡走捷徑,在各種技巧中浪費時間。 劉協一時出神,虞翻也不再說話,不緊不慢地跟著劉協。 其他人跟在后面,看著虞翻步履如飛,越看越驚訝。 宮里也有些善走的,軍中更多,但能像虞翻這樣一直保持著速度,而且氣息不亂的卻非常罕見。 趙云立刻想到了一個問題,如果在軍中推行這種吐納術,讓將士們都擁有和虞翻一樣的能力,那步卒豈不是也能擁有騎兵一樣的行軍能力? 即使是對騎兵來說,日行二百里也是很難得的。如果步卒有了這樣速度,哪怕人數不多,也足以成為一支奇兵、精銳。 “陛下?!壁w云踢馬追上了劉協?!俺家詾榭稍诨①S、羽林推行此術?!?/br> 劉協回過神來,看了一眼趙云,有些不解。 “陛下欲用精兵,這就是一個很不錯的練兵之術?!币妱f還沒反應過來,趙云又提醒了一句?!氨热缥何渥??!?/br> 劉協恍然大悟。 虞翻的神行術看起來很神奇,其實并非沒有先例。 吳起訓練的魏武卒比虞翻還要強悍。 如果能用虞翻家傳的吐納術訓練出一支魏武卒一樣的精銳,用于遠征再合適不過,對后勤的要求大大降低。 劉協覺得可行?!坝萸?,有沒有興趣到講武堂做個教習?” 虞翻轉頭看著劉協?!爸v武堂還有比臣更高明的人嗎?” 劉協想了想,搖搖頭?!斑€真沒有?!?/br> “那臣為何不能勝任祭酒,只能做教習?” 劉協愕然,隨即大笑。他舉起手,向虞翻表示歉意?!坝萸溲灾欣?,是我疏忽了。我重說一遍”。 劉協收起笑容,很正式的說道:“你有沒有興趣到講武堂做祭酒?” “臣,當仁不讓?!?/br> 劉協撫掌而嘆?!坝杏萸渥黾谰?,賈侍中就輕松多了?!彼D頭看向周忠?!爸芄诵?,功莫大焉?!?/br> 周忠正想著待會兒怎么向劉協匯報廬江度田的事,沒關心劉協和虞翻說些什么,突然聽到劉協這么一句,一頭霧水,只有含糊的應了兩句。 孫策卻是心頭一沉,不禁悵然,心里空落落的。 被他倚為心腹的虞翻沒了,成了朝廷的人。 第七百零三章 君臣交易 大半個時辰后,劉協與虞翻繞建章宮一周,完成了測試。 虞翻的表現堪稱完美。 劉協請他上馬,與他并肩而行,走進了長安城,走進了未央宮,來到清涼殿,請為上賓。 趙云等人退下,孫策、周瑜也被安排在殿外等候,只有周忠、諸葛亮作陪。 看到這個場景,周忠心中的忐忑總算消散了些。 劉協與虞翻聊了很多,既有虞氏家傳的吐納術,也有虞氏家傳的易學,還有虞翻的同鄉王充所著的《論衡》。 王充離世已有百年,他的《論衡》流布卻不滿,知道的人寥寥無幾。劉協知道這部書,一方面是前世印象,一方面是蔡琰提過這部書。 蔡邕流落江湖時,曾到過會稽,見過《論衡》,深自佩服。但蔡邕有點讀書人的陋習,憑借書中提到的論點、方法獲得了不少虛名的同時,卻對這部書絕口不提,以至于很多人還沒聽說過這部書。 虞翻卻沒有藏珍的想法,見天子有興趣,立刻大談特談,甚至超過了他的家傳易學。 劉協當即決定,由少府出資,將這部書印三千部,頒行天下。 虞翻感激不盡。 會稽遠在東南,人文不如中原,甚至不如相鄰的吳郡,常常被人視為蠻夷。虞翻學識淵博,一心想為會稽正名,只是沒找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