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 不出劉協所料,兩天后,張喜的奏疏就以六百里加急送到了長安。 大部分內容都在劉協意料之中,無非是袁術不可靠,不能cao之過急,在廬江度田,將山東士大夫逼到袁紹一側之類。 要說意料之外,只有一點。 即使出現了袁術伏擊顏良這樣的事,袁紹還是接受了議和,以渤海太守的身份上書稱臣,請罪。 劉協本來以為袁紹會大發雷霆、死扛到底的。 這都能忍?劉協多少有些失望。 袁本初,你對得起李膺、范滂嗎?黨人的臉都被你丟光了啊。 在召開朝會之前,劉協先后找了楊彪、趙溫、劉巴等人談話,詢問他們的意見,還派人去河東,詢問荀彧的看法。 楊彪、趙溫的意見大致相同。他們贊成在廬江試行度田,卻反對袁術繼續留在揚州。 原因很簡單,袁術這個人成事是偶然,壞事是必然。就算他要求在廬江度田是好事,最后也一定會被他自己搞砸。 楊彪還做了進一步說明。 袁術這個做事憑心情,沒有原則。你別看他現在要度田,如果有人求到他的面前,表示要支持他做袁氏家主,反對袁紹,條件就是豁免度田,袁術十有八九會答應。 楊彪還說,這話不是我說的,是我的夫人,也就是袁術的親meimei說的。 所以,陛下如果真想在廬江試行度田,那就把袁術調離揚州。 趙溫的態度也是如此。 劉協仔細想了想,覺得他們說得有理,隨即又問,怎么安排袁術為宜? 楊彪、趙溫的態度是召袁術回京閑置,讓他不要惹事,做個富家翁算了。 但劉巴提出了另一個看起來有些胡鬧的建議,轉袁術為幽州牧。 劉巴說,劉虞死后,幽州刺史一直空缺,幽州的事務由幽燕都護荀攸代理。但這不是長久之計,不符合設立幽燕都護的初衷。如今袁紹接受議和,將退回冀州,天下漸安,應該盡快補上這個漏洞。 其次,袁術以和袁紹對抗為己任,將他調往幽州,他一定會不遺余力的和袁紹搗亂。如此一來,袁紹就無力南下,朝廷可以將他壓縮在大河對北,對中原進行有效治理。 最后,袁術曾說,他要救和被袁紹送去鮮卑、烏桓部落和親的袁氏女,這也算是給他機會。 那些被迫和親的袁氏女是支持袁紹,還是支持袁術?只要朝廷的措施得當,將鮮卑人、烏桓人從袁紹麾下剝離出來,是完全有可能的。 沒有了鮮卑、烏桓騎兵,袁紹的實力進一步削弱,接下來就是圍獵時間了。 過了兩天,荀彧的奏疏也到了。 他也提出了和劉巴相似的建議,甚至還更進一步,建議天子納袁術女袁衡入宮。 看完荀彧的奏疏,劉協就笑了。 荀彧這是多謹慎啊。生怕人說他荀氏的實力太強,擔心荀文倩擅寵,恨不得宮里的女人越多越好。 但他卻不想輕易的納袁衡入宮。 眼下的形勢最好。 袁術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但他的聲望遠不如袁紹,汝南袁氏的影響力實際上分裂了。如果他將袁衡納入宮中,袁術的聲望超過袁紹,那些觀望的人很快就會轉投袁術門下,汝南袁氏很快就會恢復元氣,成為朝廷的隱患。 過猶不及。 但劉協也沒有完全拒絕荀彧,他宣布了一道口諭:由蘭臺令史蔡琰教導袁衡讀書學禮;命女營主簿袁權為使者,趕往睢陽,宣講朝廷詔令,發動山東女子任事,為工為農為學。以河東為模板,建立紙坊、書坊。 為保證袁權的安全,劉協又命馬云祿率十名女騎,護送袁權東行。 在馬云祿出差期間,由呂小環代理女騎營日常事務。 第六百五十一章 兒女情長 袁權牽著袁衡的手,來到蘭臺之下。 兩個侍女跟著身后,一個手里捧著幾匹織錦,一個手里捧著一根荊竹。 蔡琰聞訊,匆匆迎了出來,快步來到袁權面前,看了一眼,忍不住笑道:“姊姊這是何意?你我之間,有必要搞得這么正式嗎?” 袁權微微欠身?!胺钤t行事,理當如此?!?/br> 蔡琰一聽,也不敢怠慢,連忙收起了笑容,躬身還了一禮。 蔡氏和袁氏關系極好,兩人又年歲相當,談得來,平時就是閨中密友。袁權有公務在身時,袁衡經常來蔡琰這里消磨時光,早就是蔡琰不記名的弟子。 蔡琰將袁氏姊妹迎了進去,按照拜師的禮節,先收了作為束脩的織錦,又取了荊竹,象征性的在袁衡的手心打了兩下,訓誡了幾句,完成了禮儀,這才請她們入座。 “姊姊這下子可以放心了吧?”蔡琰調侃道:“我還沒祝賀姊姊出使呢。此次東行,不僅可以夫妻團聚,以女子身份出使更是不多見。將來在山東做出一番事業,成就當不在尊夫之下?!?/br> 袁權淡淡笑道:“我只是為弘農王夫人做個前鋒,將來還是要由弘農王夫人做主的。至于成就,就算賺再多的錢,也比不上你一篇文章。阿衡的事就請你費心了。我倒不敢有什么想法,只希望她將來能自食其力,無須仰仗他人?!?/br> 蔡琰有些詫異?!澳悴幌胱尠⒑膺M宮了?” 在她看來,天子讓袁衡隨她學禮,就是要讓袁衡進宮的先聲,而這正是袁權西行的最大目標。吃了那么多辛苦,如今總算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可喜可賀。就算袁權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在她面前也沒必要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