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我是不是太糊涂了? 過了好一陣,楊彪才平靜下來?!白用雷罱粤瞬簧倏喟??” “苦的確是吃了一些苦,但都是值得的。要不然,這樣的機會怎么會落到他的手中?!痹瑱嘤挠牡貒@了一口氣?!坝癫蛔?,不成器,希望他這次能抓住機會,不負江夏黃氏之名?!?/br> 楊彪想了想,眼神卻漸漸亮了起來?!八茏叩竭@一步,已經無愧于江夏黃氏。也許天子是對的,世家子弟只讀書是不夠的,還應該到戰場上去歷練一番,才能成為真正的人才。公達、子美便是明證,當為士人楷模?!?/br> 袁權心中雖然歡喜,卻也不敢將黃猗與荀攸并列。本想謙虛幾句,卻見楊彪不像是說笑,一時也有些激動起來。 第四百七十一章 證道 汝南袁氏、弘農楊氏同為四世三公,又有婚姻關系,經常被人并舉。 但兩者的家風傳承卻大不相同。 在權勢上,袁氏更強。 在名望上,楊氏更為人敬重。即使是袁權這樣的袁氏子弟,將袁紹、袁術和楊彪進行對比,也會毫不猶豫的更敬佩楊彪。 楊彪對黃猗的稱贊,讓袁權第一次感受到了夫貴妻榮。 “子美若有成績,也是德祖以身作則,示范有成?!奔词购芨吲d,袁權還是表現得非常沉穩,不敢有一點點得意忘形。 說到楊修,楊彪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撫著胡須,微微頜首?!罢f起來,德祖才是受天子影響最深的那個人。只可惜,他沒有軍功,不如公達與子美?!?/br> “文治武功,各有所長。眼下大亂,當以武功為先。太平之后,卻以文治為重。德祖如今剛剛弱冠,便為一郡太守,將來位登三公幾乎是必然的事?!?/br> 楊彪想了想,笑道:“德祖有沒有對你說過,天子曾有一問,視為德祖之龍門?” 袁權心生好奇?!斑@是什么樣的問題?” 楊彪陷入回憶,將當初的形勢說了一遍?!疤熳訂柕伦?,秦失天下,山東六國后裔并起,為何最后卻是高皇帝得了天下。又說,如果所答不出《過秦論》,則不必作答?!?/br> 袁權沉思著,眼神閃爍?!澳堑伦嬗写鸢噶藛??” “他應該是有了答案,但這個答案是不是正確的,還需要實踐去驗證?!?/br> “需要驗證?”袁權更奇了。這究竟是什么樣的答案,居然還需要驗證?在她的概念里,從來都是坐而論道,最多訴諸文章,哪有實踐驗證的,又如何驗證? 莫不是如圣人所說,以實際的政績來證道? 袁權忽然意識到,楊修赴任幾個月,好像一直沒有消息傳來。 涼州廣闊,漢陽郡雖與武威郡接壤,但漢陽郡治冀縣卻離休屠澤兩千余時,溝通極其不便。自從黃猗趕回行在后,和楊修的聯絡就少了。 —— 漢陽,朱圉山。 楊修策馬而行,越過淺淺的小河。 馬蹄踢起雪白的浪花,驚得岸邊飲水的羊群“咩咩”的叫著,如云般散開,又漸漸聚攏來。 一頭體型極大的猛犬緊緊跟隨,忽前忽后,仿佛忠誠的衛士。 沖上山坡,楊修勒住坐騎,撥轉馬頭,回望河谷。 楊阜策馬追了過來,在楊修面前勒住坐騎?!懊鞲鲂?,本是好事,但放馬奔馳,萬一有什么意外,如何是好?阜冒昧,懇請明府持重?!?/br> 楊修用馬鞭一指遠處正在追趕的屬吏們?!傲x山,趁著他們未到,我有幾句話想對你說?!?/br> 楊阜微怔?!懊鞲泻沃附??” “你想遷到關中嗎?” 楊阜心中一緊,隨即說道:“聽說關中戶口漸多,因為土地分配的事,發生了不少糾紛?,F在去,怕是不合適吧?” “天子命司徒趙公趕到關中度田。以目前關中的戶口而行,你若想去,自然會有土地給你。只不過……”楊修環顧四周?!跋牒蜎鲋菀粯幼杂勺栽?,是不太可能的?!?/br> 楊阜嘴角輕顫,隨即又說道:“依明府之見,我當不當去?” 楊修淡淡地說道:“天子著意安定涼州,不管是大族還是單門,只要肯吃苦,總能有生存之道。到關中耕種,在涼州牧馬,又有什么不同?土地或有厚薄,朝廷愛民之心卻是無二,但能損有余,補不足,便能便百姓安居樂業。關中也好,涼州也罷,可共享太平?!?/br> 楊阜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他是涼州從事,涼州牧韋端的屬吏。韋端趕到武威去見天子,一去不返。朝廷既沒有罷免韋端,也沒有委任新的涼州牧,涼州牧府群龍無首,他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不得不與漢陽太守楊修共事。 楊修避開其他人,問他要不要去關中,自然不是隨口一說。 楊氏雖不是天水四姓那樣的大姓,卻也是舉足輕重的大族,與其他各家都有聯系。他又是涼州牧府中的重要掾吏,楊修對他說這樣的話,就是對整個漢陽的大族說話。 主旨只有兩句:朝廷很重視涼州,朝廷不希望涼州出現不受控制的大族。 你們要是配合,在涼州也行,去關中也行。如果不配合,那就只能將你們當作豪強,遷到關中去了。關中田地有限,肯定會分給你們土地,但不會多。 作為大族,其實是不希望遷徙的,除非到了關中就能擁有更多更好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