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張時是有多想拍韋端馬屁,竟干出這么離譜的事? 怪不得衛覬主動劃清界限,這種人誰惹誰倒霉。能在京兆太守任上做這么久,已經是很奇怪的事了。 劉協壓制著心中的怒火,將奏疏丟在案上,揮了揮手。 衛覬會意,退出了大帳。 劉協靠在案上,眼珠轉了轉,深吸兩口氣,讓自己平復下來。 這件事看起來簡單,但仔細一想,又絕對不簡單。 首先是楊彪就在這里,而且已經到了兩天。之前不提,現在突然提,肯定是收到了什么消息。能將消息直接傳到楊彪的面前,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其次,大司農張義就在關中。雖說主要事務是屯田,但其他事務也有管轄的權力。要彈劾,也應該由張義彈劾,不必楊彪親自動手。 最后,這個時機太巧合了。韋康是初平二年做郡主簿,現在才被免,從時間上看,應該是韓遂平定宋建之后的事。 劉協叫來當值的曹昂,讓他去查一查,今天有沒有誰來。 時間不長,曹昂回來了。 不僅有人來,而且是正主,韋端、韋康父子倆。他們先見了楊彪,然后就被楊彪關了禁閉。 劉協聽完,暗自苦笑。 楊彪此舉果然別有目的,要是倉促決斷,就出笑話了。 劉協讓曹昂去請楊彪來。請楊彪入座,劉協將他的奏疏推了過去,靜靜地看著楊彪。 “楊公是在考校我么?” “不敢?!睏畋朊嫔届o,眼中卻有一絲欣慰。 “那你說說,這件事該如何處理?” “罷免張時?!?/br> “僅此而已?” 楊彪沉默了片刻?!氨菹?,關中亂不得?!?/br> “關中會亂嗎?” “會?!睏畋胝f道:“張時在這個時候主動罷免韋康,就是感覺到了涼州人的壓力。關中初定,不少關中人回遷,這時候又有涼州人遷入,人口迅速增長的同時,沖突也在所難免。如果讓人覺得朝廷被涼州人挾持,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不僅對朝廷不利,對涼州同樣不利?!?/br> 劉協心里咯噔一下。他想到了這件事不簡單,卻沒想到處理不好會影響這么大。 “楊公是說,這是韓遂父子主動挑釁?” 楊彪搖搖頭?!俺疾挥X得這是他們有意為之,而是形勢如此,讓人很覺得可能如此?!?/br> 劉協皺起了眉頭。他知道了楊彪的意思。這未必是哪個人故意要去挑起關中人和涼州人的沖突,但雙方發生沖突的客觀條件已經具備,稍有見識的人都意識到了沖突的可能,甚至覺得不可避免,而且涼州人肯定會占上風。 而這一切,都來源于他對涼州的格外重視。 張時主動罷免韋康,韋端自覺危機,主動請罪,都是這種心理的反應。 這是他看到的,那他看不到的呢?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像韋康父子一樣,有機會到御前請罪。更多的人受了委屈卻無處伸冤,只能忍著,卻將怨氣積在了朝廷的身上,將他看作還是那個被西涼人挾持的傀儡。 以違規辟除大吏的理由,罷免張時一人,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影響。 郡主簿雖然可以由郡太守辟除,卻需要得到司徒府的認可。當時大權都在董卓手中,司徒王允也是聽命于董卓?,F在追責張時,等于追責董卓和王允,反正與他無關。 不得不說,楊彪這個方案看似糊稀泥,其實最穩妥。 但,這不是劉協想要的結果。 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道而馳 “韋端能代表關中百姓嗎?”劉協問道。 楊彪猶豫了片刻?!绊f氏是關中著姓,少為名士?!?/br> “既是名士,不知十五為郡主簿荒唐?” 楊彪沉默了。他聽出了天子的不悅,也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大錯,和天子的初衷背道而馳。 韋端能代表關中百姓嗎?或許是的,但這個百姓不是天子說的百姓,而是大姓豪族。 韋端身為涼州牧,不可能不知道張時辟韋康為郡主簿的用意所在,但他欣然接受,這和受賄有什么區別? 既然如此,那只處罰張時,不處罰韋端就不合適了。 “關中發生沖突的可能的確存在,不能掉以輕心。詔大司農張義度田,務必公平分配。關中百姓是大漢子民,涼州百姓也是大漢子民,不宜有所偏頗?!?/br> “唯?!睏畋腩~頭沁出一層冷汗。 天子要借此機會在關中度田,或許對關中百姓來說沒什么影響,卻那些趁著戰亂大肆侵吞土地的大族卻是迎頭一擊。如果他們敢反抗,或許不用天子下令,剛遷入的涼州百姓就會砍死他們。 “張時要處理,但不僅僅是違規辟除韋康。這件事,張時的確有錯,但司徒府同意了,就應該由司徒府擔主要責任。請趙公移鎮關中,清查張時在任時的政績?!?/br> “唯?!睏畋胗值溃骸氨菹麓蛩闳绾翁幹庙f端?” “等朕見過他再說?!眲f恢復了平靜?!盎蛟S韋康真是少年天才也說不定呢,對吧?如果是人才,朕自然要用他,不能因為他出身大族就貶抑。那樣的話,關中就真的要大亂了?!?/br> 楊彪神情尷尬,拱手欲退。 劉協叫住了他?!皸罟珌?,不會是專門為韋端說情吧?” 楊彪如夢初醒,連忙重新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