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比如徐晃那個建議。 劉協對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軍事卻不夠專業。他的印象中,關羽的青龍偃月刀只是演義中才有的名刀,真正的戰場上并沒有出現這樣的兵器。 現在的事實也是如此,關羽用的是長矛,并不是長刀。 但徐晃的建議有其合理的成份,讓關羽這種身高力大的猛人用長刀,也許更能發揮他的優勢。 只不過不是作為騎兵,而是步卒。 他想起了唐代的陌刀陣。 陌刀就是步卒用長刀,最初的起源可能是漢代斬馬劍。來到這個世界后,劉協了解過一些情況,卻發現漢代戰場上并沒有使用斬馬劍的習慣。 斬馬劍又稱斷馬劍,尚方所造,殿上郎官所佩,除了質量更好一些之外,與普通刀劍在尺寸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 劉協向趙云咨詢這個問題。趙云既熟悉步卒戰法,又熟悉騎兵戰法,是最合適的顧問。 趙云琢磨了一會后,說道:“臣以為,此種戰法,有兩個困難?!?/br> “說來聽聽?!?/br> “其一是人。以云長之雄偉,手持長刀,殺人斬馬,皆不在話下。但這樣的人萬里挑一,能否成軍,著實是一個問題。就算不如云長一般身高九尺,八尺以上總是需要的?!?/br> 劉協同意趙云的看法。 漢代人的身高有限,七尺是平均數字,按后世說法,也就是一米六出頭。這樣的身高肯定是玩不轉陌刀那樣的長兵的。史傳的斬馬劍也不是長兵,而是可以雙手握持的短兵。 或許唐朝才出現陌刀便與身高有關? “其二是刀與甲。百煉長刀的確可以斬甲,但是用百煉長刀裝備數千人,絕非易事。且長刀須雙手握持,不能持盾,只能披甲。甲太重,則體力消耗過大,不能久戰。甲太輕,則難以承受騎兵的近距離射擊,不等接戰就被射殺?!?/br> 劉協深以為然,連連點頭。 刀是攻,甲是守。攻須無堅不摧,守須萬無一失。否則精挑細選,花了無數人力、物力裝備起來的長刀兵還沒接戰,就被對方射殺,或者雖然接戰,卻沒有足夠的殺傷力,那就沒有意義了。 就目前的冶煉工藝而言,甲胄還做不到近距離射擊無感,而且重量合適的程度,刀也無法斬殺披甲騎兵。個別猛人或許可以做到,卻不具備推廣的意義。 陌刀隊是個人能力和金屬冶煉技術的雙重巔峰,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實現的。 “先讓云長試試吧?!眲f最后做了一個結論。 他遲早會需要陌刀隊這樣的殺器,值得提前做一些準備。 趙云對劉協的安排非常滿意,既不急于求成,又不輕易放棄,這才是天子應有的氣度。 —— 告辭出帳,趙云仰起頭,看了一眼夜空。 夜色已深,星光正明,靜謐而深沉。 但他心里清楚,天下并不太平,尤其是山東,風雨欲來。 劉備會接受天子的詔書嗎?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劉備沒有更好的選擇。 天子圣明,別說是劉備,就算是四世三公的袁紹,一樣沒有多少機會。 袁術、曹cao一個是袁紹的異母弟,一個是袁紹曾經的部下,都選擇了向朝廷稱臣,便是明證。 但愿劉備能夠認清這一點,不要一錯再錯。 趙云回到自己的帳中,坐了良久,決定給簡雍寫封信。 直接寫信給劉備未必有用,人在局中,難免自迷。簡雍是劉備身邊不多的謀士之一,又深得劉備信任,或許會清醒一點。由他從旁進諫,可能比直接勸劉備更有用。而且簡雍不僅能勸劉備,也能勸張飛。一旦簡雍、張飛都希望向朝廷稱臣,劉備就不得不考慮自己的選擇了。 他一個人是無法在徐州立足的。 關羽的離開應該能給他足夠的提醒。以劉備的性格,不會固執己見,直到成為孤家寡人。 第四百零五章 迎難而進 劉協坐在帳中,回味著與趙云交流的過程,看看其中有沒有疏漏之處。 就像下完棋后要復盤,打完仗后要研討一樣,他與大臣說完事之后,也喜歡回想一下。 嚴格來說,這也算是不見血的戰斗,朝堂斗爭的預演。 只不過他身邊這些人不是年輕,就是西涼武夫,頭腦比較簡單,勾心斗角還沒有那么激烈罷了。 除了賈詡。 想到賈詡,劉協的心情就很復雜。他既希望能向賈詡請教,考慮得更周全一些,又不太愿意向賈詡請教,生怕被賈詡看輕了。 有些事情,終究還是要他自己去面對,不能依賴任何人。 如果無法面對,只能說明他德不配位,擔當不起中興的重任。 回想完了趙云的談話,劉協又想到了荀文倩所言。 馬云祿會覺得我是唯一的選擇? 劉協雖然不怎么相信,卻還是有些小得意。男人嘛,誰還沒點虛榮心。 不過他暫時還不想收馬云祿入宮。相比之下,他更希望馬云祿能成為一個稱職的女將軍,開風氣之先。 考慮完畢,劉協看了一眼帳角的漏壺,這才發現已經是子時初刻。他站起身,讓一旁的裴俊收拾案上的文書,起身出了大帳。 “陛下,時辰不早了,該就寢了?!笔钒⒂松蟻?。 “嗯?!眲f應了一聲,轉身向荀文倩的帳篷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