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楊彪再次拱手?!氨菹律钪\遠慮,臣甚是欽佩。只是遠水難解近渴,陛下欲使河東行王道,當先減河東之重負。既然陛下有意巡狩美稷,臣敢請陛下移北軍于太原,為陛下殿?!?/br> 這一次,劉協聽懂了楊彪的意思。 命士孫瑞率北軍移鎮太原,既能減輕河東負擔,又能為他殿后,的確是個兩全齊美的辦法。 當然,對楊彪和士孫瑞來說,此計最重要的意義在于一旦北軍到了太原,將來就算回師,也必然會留下一部分人馬在太原,防備袁紹西進并州,或者將來東出冀州。 行軍作戰,用熟不用生,熟悉太原地理的士孫瑞或魏杰自然是最合適的將領。 士孫瑞立下大功,才有機會重提太尉掌兵。 就知道你們不死心。 “可!”劉協正中下懷,一口答應。 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料之外 天子愿意行王道,又踐行承諾放權,雖不是盡善盡美,總算向王道邁了一大步。 君臣各如所愿,這頓飯吃得很滿意,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總而言之,這是一場團結的大會,和諧的大會,成功的大會。 苦惱的只有荀彧。 要讓河東九萬戶百姓過上豐食足食、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還要供養朝廷及兩萬大軍,這個責任不是一般的重,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即使荀彧是王佐之才,也覺得棘手。 施政不是論道,動動嘴皮子就行。 他之前也沒有類似的實踐經驗,天子突然要將踐行王道的責任交給他,他壓力山大。 這頓飯吃了些啥,他根本沒印象。 晚宴結束,大臣們依次告退。不止一個人走過來,或是對著荀彧行禮,或者勉勵荀彧幾句,希望他能抓住這個機會,治理好河東,實現儒門幾百年來的夙愿。 但荀彧最希望看到的荀攸沒有出現。 宴會一結束,荀攸就回帳去了。 他是侍中,天子近臣,帳篷就在御營里,離天子的帳篷很近,以便隨時咨詢。 這也讓荀彧想見他變得極不方便。 荀彧想了很久后,還是決定回城,不見荀攸了。 —— 劉協站在御帳門口,看著荀彧走出了大營,向安邑城方向緩緩而去。 “他能行嗎?” 一旁的唐姬輕聲說道:“若他不行,臣妾也想不出誰能行?!彼肓讼?,又補充了一句?!盎蛟S王道終究只是理想,無法踐行?!?/br> 劉協轉頭看了唐姬一眼?!吧┥λ苡行判??!?/br> 唐姬笑了,低下頭?!白猿兼浭缕?,就覺得他是天下第一等聰明人,王佐之才名至實歸?!?/br> 劉協笑而不語。 他不知道荀彧是不是天下第一等聰明人,但他知道這個時代還有一個奇才,眼下正在南陽耕讀,只是太年輕了,可能還沒成親。 他們應該是同齡人,甚至有人猜想他們是同一個人,臥龍即真龍。 如果荀彧不能成功,他不介意再讓那頭臥龍來試一試,看看這王道究竟有沒有實踐的可能性。 你們吹的牛逼,自然要由你們負責實現。 “希望他的家人能早點來,身邊有人照顧,不至于這么辛苦?!?/br> 唐姬轉頭看了劉協一眼,嘴角輕挑?!氨菹抡娲蛩闫杆畠簽槊廊??” “有何不可?只要能讓他盡力,朕不介意多娶一個兩個?!眲f聳聳肩,又道:“虱多不癢,債多不愁,反正這后宮里也不會安靜,多一個聲音也無所謂?!?/br> 唐姬嘆了一口氣,拱手告辭。 至尊不易,欲為明君的至尊更不易,欲再興大漢的至尊簡直比登天還難。 天子小小年紀,就承擔了他不該承擔的責任。 —— 劉協回帳,伏壽已經準備好了洗漱用品,侍候著劉協洗漱。 “陛下那四句說得真好?!狈鼔廴滩蛔≌f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能成就其中之一,便是圣賢。能大成者,其唯圣王乎?” 劉協放下手里的布巾,瞅了伏壽一眼,笑而不語。 算你識貨。 如果不是吹牛逼的最高境界,又怎么會成為穿越者必備殺器。 你們不是一個個哭著喊著要王道么,老子就給你們吹個更大的,看你們有沒有膽量踐行。 吹牛逼誰不會,能把吹過的牛逼變成現實的,那才是真牛逼。 無知者還在口嗨,聰明人只怕已經在顫抖。 “再過幾天,朕就要遠征。后宮的事,皇后多費心?!?/br> “再過幾天?”伏壽吃了一驚。 再過幾天就是新年,新年后還有一系列的典禮要天子親自參加,這時候遠征,合適嗎? 劉協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沒有說錯。 但他沒有解釋。 有宋都的先鑒在前,相信伏壽會守口如瓶。 之所以決定過幾天就走,是因為他最近了解到匈奴人有一些新的習俗,比如喜歡像漢人一樣過新年。一到冬天,他們就會大批入塞,在水草豐茂的塞內過年,而不是在苦寒的草原上。 如果想重創匈奴人,這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用不了多久,匈奴人就會收到他進入河東的消息,提高警惕。再加上天氣回暖,不少人會離開塞內的牧場,回到塞北,想追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