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伏壽輕聲笑著,為劉協理順了衣褶?!俺兼拍?,不論是戰場還是朝堂,陛下都是無敵的?!?/br> “只是戰場和朝堂嗎?” 伏壽紅了臉,轉身躲進了帷后。 劉協嘿嘿一笑,舉步出帳,來到前面的大帳。 眾臣在太常王絳的指揮下起身,向劉協行禮。 劉協就坐,眾臣重新入座。 劉協轉頭看向一旁的蔡琰。蔡琰帶了兩個儒生,坐在一旁的席上,做好準備了記錄。 “蔡令史?!?/br> “臣在?!辈嚏鹕硇卸Y。 “今日大議,眾臣會暢所欲言,你們三人怕是來不及記錄,再叫兩個人來?!?/br> 蔡琰有些遲疑?!氨菹?,能用的就這兩個。其他人或能抄寫,記錄卻慢,怕是無濟于事?!?/br> 劉協皺了皺眉,剛要說話,后將軍楊定身后站起一人,攘袖而前,正是楊修。 “陛下,臣可助蔡令史一臂之力?!?/br> 裴潛也站了起來?!氨菹?,臣也可以?!?/br> 少府身后也站起一人,正是侍中劉艾?!氨菹?,臣也可助一臂之力?!?/br> 劉協看向蔡琰?!叭绾??” 蔡琰喜出望外,連忙命人準備坐席、書案,又送來筆墨。 趁著蔡琰準備的功夫,劉協說道:“蔡令史,此次朝會關系重大,務必記錄詳細,及時抄寫,及時請發言之人簽字。結束后,以最快的速度整理成文,抄送各府寺?!?/br> “唯?!辈嚏眍I命。 眾臣的臉色卻有些不安。 朝議時派人記錄,這是常有的事,但讓發言的人當場簽字,這卻是第一次。 聽天子這語氣,不僅是準備大吵一場,還要留下記錄,由后人評說啊。 沉默片刻后,周忠長身而起,躬身施禮?!氨菹?,臣愚昧,敢問這是何人所定制度?” 劉協面帶微笑?!半迍偠ǖ?,可乎?” “陛下為天下至尊,自然可以創立制度。只是臣不知事有何典,禮有何據?以臣所知,宮中有起居注之官,左史記言,右史記行,防人主之失,未聞有記大臣議事者。至于命進言之臣簽字,更是聞所未聞。陛下欲以言罪人乎,疑大臣言不由衷乎?” 不等劉協回答,周忠又看向蔡琰?!俺悸?,女子為官者古已有之,只是限于宮闈之內,何時可以見于朝堂之上,與大臣并列?” 眾人神色各異,無數雙眼睛看向了天子。 誰都知道周忠今天會發難,卻沒想到周忠這么猛,正題還沒開始,就和天子杠上了。 只有賈詡面色如常,一動不動,如老僧入定。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義在我 楊修遲疑了片刻,振衣欲起。 形勢復雜,有的避嫌自守,有人明哲保身,有人幸災樂禍,只有他出面為天子解圍。 天子再聰明,畢竟年幼,又常年掙扎在生死之間,經學的造詣有限。面對周忠這樣的老臣,一言不當,不僅不能解圍,反而會落人話柄。 想來想去,也只有他出面,打個圓場。 劉協擺擺手,示意楊修稍安勿躁。 楊修愣了片刻,看了天子一眼,確認天子的意思。 劉協嘴角輕挑,笑容不變?!皸钍汤?,光祿大夫是責備朕舉措不當,當由朕自答?!?/br> 楊修拱手施禮,恢復了坐姿。 劉協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打量著地圖。 周忠身材高大。他坐著,周忠站著,壓迫感很強。 身后傳來幾聲嘆息。 借著看地圖的機會,避開周忠的眼神,雖然巧妙,終究是示弱。 劉協聽得清楚,卻沒有做出回應。他抬起手,輕輕點了點地圖上的五原郡?!肮獾摯蠓騻漕檰?,朕有數事不解,想請光祿大夫解惑?!?/br> 周忠拱手致意?!罢埍菹掳l問?!?/br> “五原郡何時入我大漢版圖?” “五原本秦之九原,孝武時所改?!?/br> “典籍中有嗎?” 周忠張口欲言,想了想,卻又閉上了嘴巴。 《尚書》有《禹貢》一篇,分天下為九州,為地理之書。但《禹貢》中并無并州,如今之并州之地屬冀州,而且只包括一部分,絕不會包括五原等地。 劉協轉身,歪著頭,打量著周忠。 “沒有?” 周忠咬咬牙?!皼]有?!?/br> “那是否應該將五原拋棄,任由胡人牧馬?” 周忠閉口不言。 劉協轉身,背著雙手,來回踱了幾步,又道:“光祿大夫曾任太尉,敢問太尉之官從何時起?出于何典?光祿大夫,又出自何典,禮有何據?” 周忠的臉色紅了又白,白了又紅,額頭沁出一層細汗。 劉協淡淡地說道:“光祿大夫還有疑問嗎?若是沒有,請歸座?!?/br> 周忠拱手施禮,一聲不吭的坐下。 眾人如釋重負。 劉協的目光掃過眾人,將他們的神色盡收眼底。 周忠的問題并不是什么高深問題,需要博學鴻儒才能回答,否則他也答不上來。 說到底,學術只是幌子,態度才是重點。 有人不想成為眾矢之的,有人想借周忠發聲,有人想看看他這個天子的態度。 既然如此,那就讓你們看看朕的態度。 劉協轉向蔡琰等人?!半捱€有幾句話,你們記好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