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劉協帶著郭武等人趕到陣前,找到正在指揮迎戰的楊奉。 “將軍,想先發制人嗎?” 楊奉詫異地看著劉協,心中有些不安。 天子這是要臨陣奪權? 一看楊奉那眼神,劉協就知道他在擔心什么。 他以指劃地,將自己的計劃解說了一遍。 劉協還沒說完,楊奉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一時猶豫。 他征戰多年,或許在謀略上沒什么成就,在臨陣把握戰機這種事上卻有些天賦。 天子所言,的確是個機會,但風險也的確不小。 他們現在面對的可是李傕的主力,李維也是經驗豐富的將領,不是李式那種愣頭青。一旦不能及時啃下這塊骨頭,很可能會崩了牙。 最后,劉協說道:“將軍以為可行否?” 楊奉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所言,確是好計,只是機會一瞬即逝,非高手不能為。臣若離開,萬一有變,恐怕無人能指揮這些將士?!?/br> 劉協早有準備?!皩④姴豢奢p離,先由郭武率虎賁侍郎去試探一下,若是有機可趁,將軍再決定是否出擊。若是不行,退回來也不難?!?/br> 楊奉笑了?!熬鸵辣菹?,臣這就召集人馬?!?/br> —— 李維立馬陣前,手搭涼棚,向遠處的陣地瞭望。 一名都尉站在他的馬旁,神情不安。 他奉命進攻楊奉的陣地,陣地已經準備好了,卻發現楊奉的陣地上掛著一面戰旗。 一面應該屬于張繡的戰旗。 他搞不清狀況,立刻向李維匯報。 李維看了半天,不是太確定。離得太遠了,又逆著光,他分不清戰旗上的徽識。 “將軍,要進攻嗎?”都尉問道。 李維琢磨了一會兒,點頭說道:“當然要進攻,一面戰旗能說明什么?張繡真要是和小皇帝暗里勾結,他們就不會將他的戰旗掛出來了?!?/br> 都尉覺得有理,下令進攻。 步卒、弓弩手依次上前,逐步向楊奉的大營逼近。 楊奉的大營里很安靜,戰鼓一聲接著一聲,不緊不慢,在壕溝后立陣的將士也很安靜,連動都沒動一下,靜靜地等待著西涼軍的到來。 隨著一聲長嘯,西涼軍的弓弩手開始射擊。 壕溝后的白波軍將士舉起盾牌,連還擊的意思都沒有。 看到這一切,李維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預感。 眼前的白波軍不像是他之前了解的白波軍,他們太冷靜了,冷靜得讓人害怕。 或許張繡不是與小皇帝勾結,而是被楊奉擊退了。以眼前這些白波軍表現出來的能力,擊敗張繡也并非不可能。 西涼軍步卒在弓弩手的掩護下,一步步地向白波軍的陣地逼近。 他們手里不僅有長刀、矛戟,還有裝滿了土的袋子。 要想進攻順利,他們必須在壕溝中填出幾條通道。 李維看了一下上,估計真正的戰斗至少要下午才能展開,便吩咐陣前指揮的都尉小心,自己趕回中軍去了。他派人向李傕匯報,要求李傕與張繡聯絡,弄清那面戰旗的由來。 那面戰旗就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里,讓他心神不寧。 傳令兵剛剛離開,李維還在思考張繡可能的位置,前面忽然傳來驚天動地的戰鼓聲。沒等李維反應過來,前方又響起急促的報警戰鼓聲。 騎兵來襲。 第一百零七章 先發制人 李維大吃一驚,在馬背上直起身,瞇著眼睛,向前眺望。 刺目的陽光下,煙塵大起,正向中軍延伸而來。 李維征戰多年,自然熟悉這種煙塵,這是少量騎兵奔馳時的煙塵特征。 楊奉麾下騎兵數量有限,最多也就是百騎。 這些騎兵可能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數量在三十到五十之間。 對李維來說,擊敗這些騎兵沒什么難度,他有近兩百親衛騎,都是騎術精良,武藝出眾的勇士,有十成的把握擊敗楊奉。 如果是楊奉親自出擊,那就更好了。 聽胡封說,楊奉的親衛騎訓練有素,上次曾與他交手,實力不弱。 楊奉很可能是看到他沒有騎兵掩護,想和上次迎戰胡封一樣,再憑他個人的勇力決勝。 如果真是這么想,那可就太好了。 李維一邊想,一邊招呼親衛騎出陣迎戰,同時下令其他各部守好陣地,不要亂了方寸。 親衛騎翻身上馬,跟著李維沖出了中軍方陣,迎向來敵。 轉眼之間,兩軍對壘。 李維瞇起眼睛,看向對面的騎兵,尋找楊奉的身影。 他沒找到楊奉,卻看到了一個身穿精甲的身影。 沒等他認出是誰,他身邊的親衛將突然大叫?!皩④娦⌒?,那是楊定義子?!?/br> 李維愣了一下,突然反應過來。 是那個以一敵五,殺死三名飛熊軍游騎,還奪走了飛熊軍戰旗的勇士。 一陣冷汗透體而出。 倉促之間,李維就算想轉向也來不及了。對方沖著他而來,如果他避開正面,任由對方殺入陣中,這一戰還沒真正開始就敗了,李傕一定饒不了他。 李維怒吼一聲,握緊手中長矛,硬著頭皮沖了過去。 雙方錯馬而過,兩桿長矛一觸即分,李維落馬,隨即被紛亂的馬蹄踩中,當場氣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