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劉協頜首致意?!皸罹杳髡堃?,不知有何指教?!?/br> “臣不才,忝為大臣子,粗通文墨,愿為陛下走馬,侍筆墨,傳消息,盡綿薄之力?!?/br> 劉協詫異地看著楊修,王越也一臉驚愕。 以楊修的出身和脾氣,能說出這么謙遜的話,實在不容易。 這是被太尉收拾過了? 不像啊,臉上一點紅腫都沒有。 常言道,舉手不打笑臉人。劉協盡管看不上楊修,卻不能不給楊彪留點面子。退一步說,楊修這么誠懇,他如果直接拒絕了,以后也沒人敢毛遂自薦了。 “楊公之子,豈能為走馬,依例為黃門郎吧?!?/br> 楊修的嘴角抽了抽,臉皮發燒,幾乎惱羞成怒。 毫無疑問,這是天子對他的懲罰,甚至可以說,天子還是不想接受他,故意用這么一個近乎羞辱的職位變相地拒絕。 黃門郎是黃門侍郎的屬員,中平元年新設立的官職。 中平六年九月,袁紹、袁術入宮誅殺宦者,宮中諸署為之一空,朝廷曾下詔,賜公卿以下至黃門侍郎子弟一人為郎,補充諸署。 說白了,就是大獲全勝的外朝官員論功行賞,分享權力。 當時楊彪任司空,自然是有資格蔭補子弟入仕的,即使他當時還未弱冠。 但他不為所動,并沒有借此機會入仕。 現在天子說依例為黃門郎,等于說他來遲了,補上這個機會。 換作之前,他肯定會拂袖而去,從此不再見駕。 可是經過昨天晚上與父親楊彪一席談后,他知道自己沒有其他的選擇,除非真的歸隱田園,否則只能忍耐,期待有朝一日能獲得天子的認可和信任。 “唯!”楊修躬身施禮,淚水在眼中打轉。 劉協不經意間瞥見,大感意外。 到底是讀書種子、文學家,很感性啊,這就激動了? 第十七章 我真不是故意的 天地良心,劉協真沒有羞辱楊修的意思。 在他的兩世記憶中,漢代官員子弟入仕的第一步都是為郎,區別只在于是什么郎,以及任職時間長短。 家世好、人脈廣的,在郎官這個職位上走個過場,很快就會調任他職。 家世普通,沒什么人脈的,或許會在郎這個職位上熬十幾年,直到你自己覺得無趣,主動辭職。 王越做了十幾年的虎賁郎。 賈詡也曾舉孝廉為郎,在宮中呆了幾年也沒升職,最后因病離職。 相比之下,與賈詡同傳的荀彧也是舉孝廉為郎,沒幾天就拜為守宮令了。 在他看來,任命楊修為黃門郎是再正常不過的決定,沒有任何歧視的成份。做了決定后,他就繼續練武,讓楊修自己去辦入職手續。 以楊彪在朝中的地位,少府田芬看到楊修也會客客氣氣的,不可能為難他。 楊修下了塬,四處看了看,見黃門侍郎鐘繇站在一旁,本不想搭理他,可是一想從現在開始就算是同僚了,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不能不打個招呼。 “鐘君?!?/br> 鐘繇很意外,連忙拱手還禮?!肮佑泻沃附??” 楊修很勉強地笑了兩聲?!懊商熳硬粭?,征為黃門郎,即日起便與鐘君共事,還望鐘君多多指教?!?/br> 鐘繇大感意外,不禁多看了楊修兩眼。 楊修郁悶無比。 —— 在楊彪和士孫瑞的奔走協調下,劉協做了一些人事調整。 首先是將執金吾所領的執戟和緹騎并入衛尉,由士孫瑞統一指揮。 中平六年以來,軍政大權長期被董卓及其黨羽把持,禁軍缺員嚴重,訓練也嚴重不足,戰斗力無從談起。伏完本人是書生,不通兵事,將麾下步騎交給士孫瑞指揮、訓練,是個不錯的選擇。 作為對伏完的補償,劉協轉伏完為少傅,日常陪他讀書。 擺脫了繁瑣的日常事務,可以安心讀書,又升了官,伏完開開心心的接受了。 緊接著,劉協又接受了楊彪的推薦,拜宋果為虎賁中郎將。 宋果字仲乙,扶風平陵人,不僅和士孫瑞是同鄉,還是宋貴人的同族。 考慮到這兩項調整的受益者都是扶風人,而受損的卻是關東人伏完,伏完的女兒伏壽又是皇后,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后宮爭寵,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些爭議。 好在舉薦人是太尉楊彪,伏完本人又沒有表示任何不滿,其他人有意見也只能藏在心里,沒有形成明面上的沖突。 趁熱打鐵,劉協召見了北軍五校尉。 北軍五校是禁軍主力,有兩千多人,比光祿勛、衛尉、執金吾的兵力加起來還要多。 五校尉中,步兵校尉魏杰資歷最老,作戰經驗最豐富,當年與士孫瑞一起在蓋勛麾下任都尉,率部平定羌亂,能力和經驗并具。 士孫瑞向劉協推薦了魏杰,又建議暫時不宜變動魏杰的職務,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非議。 魏杰是扶風杜陽人,與士孫瑞同郡。朝中關東、關西對立情緒嚴重,突然提拔太多扶風人,容易引起關東籍大臣的敏感神經。 劉協深以為然。 對大臣——尤其是文臣——與生俱來的內斗屬性,他的體會可能比士孫瑞還要深。 這樣的故事在歷史上一再重演,每每令人痛心。 為保持關東、關西勢力的平衡,士孫瑞向劉協推薦了另外一個人:射聲校尉沮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