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唯一的美中不足是,士孫瑞的方案有守無攻。 劉協耐著性子聽完士孫瑞的方案,又思索了片刻,這才說道:“兵法云,攻守兼備,卿此計有守無攻,又是為何?” 士孫瑞雙手奉還短刀,苦笑道:“陛下,當前形勢守有余,攻則不足。與其冒險出擊,不如守拙,待敵自退。然后全兵東進,迫張濟俯首,陛下可安然渡河,進駐河東。將來練兵有成,儲備資糧,再與李傕、郭汜一戰,未為遲也?!?/br> 劉協眉心微蹙,沉吟片刻,又道:“若引白波軍為援呢?” 引白波軍為援一直是他的方案重點,只是考慮到大臣對白波軍的偏見,他沒有主動提及。 “白波軍?”士孫瑞吃了一驚,隨即搖頭道:“陛下,臣以為不可?!?/br> “為何?” “三將之中,楊奉最為勇悍,常有驕意。引白波軍為援,楊奉勢大難制,將來更不知如何跋扈?!?/br> 劉協看著士孫瑞,不置可否。 士孫瑞懇切地說道:“陛下,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陛下進駐河東,自然不能不與白波軍接觸,但此時此刻,引白波軍為援,利小而弊大?!?/br> “何以見得?” “恕臣直言。朝廷先是受制于董卓,再受制于李傕、郭汜,威嚴掃地。若引白波軍為援,縱使擊敗李傕、郭汜,白波軍必引為已功。將來陛下至河東,亦是仰人鼻息,不能自主。不若以現有兵力,擊退李傕、郭汜,以示朝廷尚有一戰之力?!?/br> 士孫瑞說完,目光炯炯地看著劉協,眼神殷切。 劉協稍一思索,便明白了士孫瑞的意思,不禁赧然。 姜還是老的辣。士孫瑞不愧是老臣,心思縝密。真要按自己的計劃,引白波軍為援,就算戰勝了李傕、郭汜也不是好事,反倒可能埋下禍根。 “卿所言甚是?!眲f心中苦澀,露出一絲自嘲的笑容。 “陛下……以為可行?”士孫瑞小心翼翼的問道。 劉協明白士孫瑞的意思,微微一笑?!柏M止是可行,簡直是非此不可?!?/br> 士孫瑞如釋重負,撫須而笑。 第十四章 斷其后路 《楊修別傳》:興平二年,帝幸華陰,與語竟日,嘆曰:吾之子房。 —— 楊修在塬下等了半晌,才看到士孫瑞從塬上下來。 士孫瑞昂首挺胸,足下生風。 楊修愣了一下,忍不住笑道:“士孫君意氣風發,是加官晉爵了么?” 士孫瑞走到楊修面前,抬手拍拍楊修的肩膀。 “小子,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努力!” 說完,不等楊修說話,士孫瑞快步離去,大袖飄飄,意氣風發。 楊修愣了半晌,不知道士孫瑞這是發什么少年狂。鐘繇上前,告訴楊修,天子在塬上等他。楊修暫時拋開一頭霧水,整理了一下情緒,快步上塬。 劉協站在塬上,看著士孫瑞下了塬,暗自松了一口氣。 從士孫瑞的態度來看,自己的目的應該是達到了。 當然,士孫瑞的目的也應該達到了。 士孫瑞根本不是來關心什么執金吾的兵力夠不夠救火的,而是來看他有什么變化的。 俗話說得好,相由心生。 他的五官沒有改變,但內在氣質的改變不可避免地會被人感覺到。這些官場老油條最擅長察顏觀色,又互相通氣,想永遠瞞住他們是不可能的。 好在他有一個現成的便利條件:前幾天的天象異變。 也不需要他刻意解釋,只要展露一些神秘感,那些人自然而然地會往天意上聯想。 天要他裝逼,他不能拒絕,只好勉為其難、順水推舟地裝一下了。 送走了士孫瑞,迎來了楊修。 得知楊修求見,劉協一開始是有些疑惑的。 不過他很快就明白了其中原委。 應該是楊彪過意不去,又或者對他多了幾分信心,決定追加投資。 弘農楊氏四世三公,楊彪的父親楊賜還是先帝的帝師,受朝廷恩惠比士孫瑞更厚,感情也相對更深,當然也更希望大漢之火不滅。 可是看到停在路邊,掉好了頭,隨時準備離開的馬車,他同樣明白,楊修只是來走個過場,并沒有入仕的計劃。 他對楊修同樣沒什么好感,并無多少招攬的欲望。 他覺得楊修就像那個著名的典故:雞肋。 什么一合酥、絕妙好辭,這種腦筋急轉彎式的小聰明其實沒什么意思,也成不了大事。拋卻文學色彩,就歷史而言,他在曹丕、曹植之間橫跳的cao作也絕不明智。 這種雞肋……要他何用? 看著楊修走上來,劉協收回目光,觀看王越等人cao練。 楊修上了塬,停了片刻。 他本以為天子會轉過頭來,看他一眼,露出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笑容。 但天子一動不動,根本沒有察覺到他的出現。 他不得不主動走到天子身邊,躬身施禮?!昂朕r楊修,見過陛下?!?/br> 劉協瞥了楊修一眼,沉默片刻,緩緩說道:“足下來見,不知有何指教?” 楊修愣了一下,白皙的面皮忽然充血,仿佛受到了不可承受的污辱。 他咬了咬牙,忍下胸中勃然怒氣。 眼前這個少年不是普通人,而是當今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