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頁
崖會泉認為勘察組長的發現或許是有價值的,但前面這一長串話沒半點價值,他吝嗇又冷淡地問:“然后?” “我們在封閉內區的藤壺依附墻上發現了一種特殊物質,它只存在于石墻表層,元素分布與石壁內層非常不同,被懷疑具備人為后天添加的可能?!?/br> “它對生態習性已在遺跡內發生變化,偏離原始物種的節肢生物們有著極大吸引力?!?/br> “我們將物質采集送驗,同時還檢測了外區旋轉長廊內的石壁,發現,這種后天出現的物質還存在于長廊所有壁畫上,它們的分布也似乎存在某種規律,我們正在懷疑,它是被人為的涂至墻壁,好讓節肢生物們能成群且有序的覆蓋指定區域?!?/br> 第126章 秘密 “三十分鐘可不夠我再想個新劇本…… 旋轉長廊蜿蜒向下, 半球形的能量罩撐起人造的穹頂,天空之上是海,而地底埋藏著一個寂靜族群的秘密。 小荒星的居民們曾把他們的一生鐫刻在石壁上, 在最后的聚居地里留下種族遷徙的證據,仿佛還懷有期盼,認為千百年后總有人會發現這顆被吞沒的星球,會下到已成空殼的海底建筑群, 去探索他們存在的痕跡。 但同時,他們在盼望被發現,盼望這顆星星再度被人看見之余,似乎也還擁有深切的憂慮,有想要記錄又不愿后人輕易察覺的東西。 出于對重要線索的敏銳,勘察組匯報過最新發現之后, 崖會泉和沃修當即對整個下潛作業小組下了聯合指令, 命令所有參與人員三緘其口, 后續勘察作業及分析研究均轉為保密進行, 任務等級由B上升至A,信息管理等級由B 跨級上升至S。 旋轉長廊里的壁畫被重新掃描采集,這次著重勘測了石壁上的特殊物質, 按新參數高效重制模型,在運用立體投影技術, 嘗試將石壁上的依附物分別進行全部消除、局部消除及按物質留存時間順序消除后, 研究分析小組很快取得新進展。 這回,有了更加驚人的發現。 如果只看最原版的壁畫,撇除一切海藻藤壺之類的附加物,清理干凈其上積攢的水垢軟泥,它確實同目前公開的版本一樣, 是講述了一個小荒星曾經歷環境劇變,居民們不得不一步步后退,先從地面退去地下,再從地下轉移至海底的故事。 壁畫古老而抽象,上面的涂料色彩早已隨時間褪色,但通過還殘留著的部分顏料能看出來,壁畫鑿刻者曾精心繪制了居民們在遷徙轉移時還帶著家當,用舊式載具運送打包好的一個個物資箱的情景。 那是壁畫起初被重點上色的部分。 這些箱子貫穿壁畫始終,它們似乎是隨小荒星居民們一同造訪這顆星球的,在壁畫第一張,小荒星居民還集體身處在橢圓形的飛行器上,遙遙觀望環形視窗外的小小星球時,物資箱們便堆疊在居民腳邊。 它們是原住民從外帶來的寶貝,從在壁畫中占據的篇幅及出現位置可見居民們的珍視。 然而,這些物資箱后來卻又成了被重點涂抹的“重災區”。 研究員提出了一個很接近崖會泉和沃修當初假設的預想,即是在環境巨變的情況下,不斷后退的居民們一直攜帶著這批“寶貝”被迫撤離,小荒星原住民們可能將“寶貝”視為能抵御災難的利器,認為它能幫助種族度過困境,讓族群順利延續,但漸漸,整個族群還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敗,躲去海里也于事無補,人們重新審視他們攜帶的物品,并最終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他們一路帶著的珍寶,似乎才是禍端根源,曾陪伴他們定居落腳的箱子,里面裝著會把整個種族拖向深淵的□□。 “經檢測,特殊物質的出現時間與小荒星最后一位遺留者離開海底,返回岸上的推測時段大體接近,它極有可能就是由那位遺留者親手涂至墻上,對方看‘寶箱’逐漸被成群的節肢動物覆蓋,整組壁畫里昔日最色澤鮮艷的東西被悉數遮擋,才轉身離去?!?/br> 最后的遺民把族群覆沒的最大秘密留在了海底。 他也許是不想后日的來訪者得知,他們一族的消失竟還摻著“咎由自取”,也有可能只是單純覺得這應該被涂抹,它讓整個族群的努力變得像低劣喜劇一樣充滿諷刺。 而那個人那時究竟怎么想,真相只有他自己知道,后人不得而知。 后人們對著重新梳理的資料,看著全新修整的模型,還在試圖從壁畫里解讀出更多信息,想要弄清物資箱里裝著的“寶貝”是什么東西。 都不用崖會泉和沃修特意去點,研究小組里已有人提出了“實驗”的構想方向。 并且沒多久,通過第三次復查壁畫,研究組找到了更多線索證據。 藤壺不僅爬滿了物資箱,在每一幅有具體人物出現,展現族群遷徙的壁畫里,它們還星星點點依附著壁畫中的人群,而這像是一種預兆,整個壁畫長廊由上至下,小荒星原住民們的族群越來越小,被藤壺攀附的人卻越來越多。 “我們完全有理由推測,藤壺被特意引至‘人’與‘物資箱’上,也是小荒星原住民最后留給我們的提示,兩者間存在著某種關聯?!毖芯拷M組長條理清晰地說,“而再結合人、衰敗、種族寄托了延續希望的寶物等因素,同時考慮到進入星歷以前,航海紀元期間,那正是宇宙內物種整體更新速度極快,原始物種或進化或消亡,新物種誕生的時代——小荒星的原住民們應當是發生過基因更改的人,他們由于異變方向相似,聚集在一起,隨身攜帶的寶物極有可能是實驗原始數據、居民動態體征變化等重要資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