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節
她頓時感動的不知道要怎么辦了。 更不知道要如何和阿姨解釋,他們策劃這件事的目的。 姜曉菱雖然并沒有準備在廢品站一直干下去,可是她也沒想過要利用這次機會離開。 比起她,她覺得謝強才更應該得到這樣的機會。 看方翠華氣成這樣,完全一副要為兒女披甲上陣的老mama模樣,姜曉菱又感動又擔心。 她現在甚至有點害怕方阿姨會去找秦叔叔說這件事,弄到最后再把進機械廠的指標從強子哥變成了她…… 那,這一大圈的努力,可就白費了。 不是姜曉菱自吹,如果她真的想去機械廠,之前的招工她就參加了。 憑她的文憑和能力,進廠是絕對沒問題的。 可……不是還有兒子他們嗎? 洋洋的報紙還沒找全呢! 她是真的覺得廢品站的工作還不錯,一點都不比機械廠差。 想到這兒,她咬了咬牙,對著方翠華開口說道:“方阿姨,你別生氣,我得跟你坦白一件事?!?/br> 然后她將他們兩口商量著怎么幫助謝強和王廠長的事兒,挑揀著能說的都跟方翠華說了。 當然,依然咬死了這個山洞是他們三個人一起發現的。 講完之后,她說:“方阿姨,我都知道你是為了我們好??晌液蛷┏啥歼€年輕,而且說句實在話,我們無論是從家庭條件還是個人條件來說,在寧林,都比大多數人強。 出頭的椽子先爛,槍打出頭鳥。 以我們倆現在的條件,如果再在這件事里搶什么功,落什么好。 其實對我們來說,不見得是什么好事。 萬一被什么人給惦記上了,琢磨點事兒,那也挺討人嫌的,對不對?” 說到這里,她伸手攬住了方翠華的胳膊,用腦袋在她的手臂上蹭了蹭,這才繼續說道:“當然了,有你們兩位做靠山,我們肯定誰也不怕。 可彥成是個做學問的人,我也年紀小,能不出頭就不出頭了吧,好不好? 不然天天亂七八糟的事情一多,就不能安安靜靜過日子了。 方姨,那樣也挺煩的對不對?” 方翠華沒有想到姜曉菱居然會說出這么一番話,一時間被她說的,有點不知道要怎么回答。 雖然,以她這么多年的閱歷來說,她并不是很贊成姜曉菱的一些觀點。 幾十年的經驗教訓告訴她,在如今的社會里,機會實在是太少了,稍縱即逝。一次不抓住,以后再想回頭,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兒。 年輕人想事情想的簡單,不懂得機會的可貴,她是絕對不能讓他們錯失的。 可與此同時,她又不由得又一次對姜曉菱高看了一眼。 以前她只是覺得這孩子善良,懂事,待人真誠,是一個品性好的姑娘。 可現在,她又在她的身上看到了那種如今很少見的大度,從容。 這讓方翠華更加認真的開始思考,下一步究竟要為他們謀求什么樣的東西才更合適。 75. 第 75 章 二章合一 這天晚上, 邵彥成他們沒有回來。 秦叔叔也沒有派人來接方阿姨回去,所以她干脆留在了姜家一起吃年夜飯。 大年三十兒要吃餃子,這是約定俗成, 姜家自然也不例外。 不同的是, 他們家除了餃子,今天晚上還包了湯圓。 糯米面這個年代是緊俏貨, 即便倉庫里有,姜曉菱也不敢拿出來。所以姜家用的是黃米面包的。 餡料說起來也簡單, 就是花生芝麻白糖的, 可這樣的湯圓盛出來, 也讓方翠華看得眼睛有點冒光。 雖然方翠華和秦槐林都是北方人, 可總是在云省待了那么多年了。生活習慣早已經同化。 云省的人普通以稻米作為主食。 就算現在生活過得緊巴,可但凡有一點能力, 還是會想方設法的弄一口米飯,米粉,年糕, 糍粑,湯圓這樣的食物來吃。 所以在大年夜姜家吃上幾個湯圓, 也不是說不過去的事兒。 可卻是方翠華想也想不到的。 對她來說, 是一個大大的驚喜。畢竟, 這樣的甜食有誰會不愛呢! 方翠華他們一家子, 從離開云省就再也沒有吃過湯圓了。 其實就算是在部隊的時候, 一年也不見得能吃上那么一次兩次。 所以, 在湯圓端上來的那一刻, 她都顧不得燙嘴了,立刻舀起來一個,咬了一口。 那湯圓特有的甜香味頓時充斥于她整個口腔, 讓方翠華忍不住瞇起了眼睛,滿足的“唔”了一聲。 …… 這頓飯讓方翠華對姜家人的印象又好了不少。 倒不是說她沒有吃過什么好東西。 再怎么樣,現在秦槐林也是正局級干部了,平時家里并不缺吃少喝。 而是她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了姜家的人對她實心實意的款待。 這頓飯,人家應該是拿出了家里所有的好東西了吧? 畢竟無論是花生,芝麻,糖,還是rou都是定量供應的。 方翠華很懷疑,人家這一頓飯,把全家人一個春節的供應都給用了。 這讓她又感動又有點愧疚。 吃完飯,又聊了會兒天,看秦槐林還沒有來找人的意思,方翠華只得讓姜曉菱和姜立南一起把她送回了招待所。 他們本來都以為,這些人可能只是回來晚一點,卻沒有想到,他們居然整夜未歸。 邵彥成和謝強都是大年初一快中午的時候才回來的。 兩個人的眼睛都困得岣嶁了進去。 邵彥成回到家,飯都沒顧上吃一口,隨便洗了洗就上床睡覺了。 這一覺足足睡了大半天,一直睡到天都黑了,他才起來。 雖然因為天氣冷,兩家的蓋房大業還沒有進行。但是之前后院相隔的那道墻已經被他們給推倒了。 所以現在邵彥成兩口子回姜家,基本上就是從廚房抬抬腳就能過去了,連從門棟里走一遭都不用,方便得很。 邵彥成睡醒后,發現屋子里黑燈瞎火的,只有他一個人。 立刻就知道這是一家子都在那邊呢。 他不疾不徐的穿好衣服,從廚房的臺階走出去,還沒有到那邊的窗口,就先聽到里面幾個孩子的歡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