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節
說完了母親的事情之后,姜曉菱又跟兒子說了自己去廢品站的事兒。然后跟他說:“那半幅殘畫我也給你寄去吧。放在我這兒,我看著就焦心,只恨不得立刻就去把另外半張找出來??晌艺娴陌褟U品站都快翻遍了也沒找到。 過段時間我會帶你外婆再來省城檢查身體,到時候我還會再去一趟。如果老大爺把另外半邊兒找到了,我再給你寄去,你找人看看能不能修補? 要是實在找不到了,你就看著辦吧,扔也好,怎么也好,反正就別再讓我看見就行?!?/br> 寫完之后,她將信還有今天找到的報紙,字畫一起給兒子寄了過去。 - 收到姜曉菱來信的時候,邵國慶一家子都在。 因為邵洋再有兩天就要走了,這一走差不多就是一年。小孩子平時在家里再蹦跶,可出國留學還是第一回。 即便家里人什么也不會說,可心里多少都有點舍不得。 所以,姜河才會那么大老遠的特意來送送這個小外孫,而邵蔓也會時不時的跑回家來待一晚上。 因為邵蔓在,邵國慶看了信后干脆將回信的任務交給了女兒。再怎么說,他用電腦的水平和兒女比起來,那也是完全不夠看的。 他們不在,他只能自己上。 他們在,邵國慶肯定是讓他們去寫回信。 邵蔓老老實實的給奶奶回信,先說了家里現在的一些情況,又回答了奶奶提出來的問題。 而邵家父子則拿著那兩幅字畫開始細觀。 “爸,我怎么看著這幅字像是從什么上面揭下來的,這不會不是真的吧?”邵洋將那副字拿起來仔細的看了看,然后指著背面那有點毛毛的地方問道。 邵國慶搖了搖頭:“我不懂,你拿給你舅爺看看?!?/br> 姜河把那張字拿過去,戴上老花鏡看了個仔仔細細。 他之前已經聽外甥說過jiejie寄來的那些東西了,也知道了他們的那些奇遇。 甚至這幾天,自己老伴被外甥媳婦天天拉著去逛設計公司,選工隊,忙著給他們的新家裝修,這都是姜河親眼看著的。 可真見jiejie往這邊寄古董字畫,他還是頭一次。 姜河不稀罕這些。 他職務高,即便是退休,工資待遇依然比普通人要高上很多。 家里一對兒女全都走了仕途,如今一個個也都出息,沒有哪家生活條件差,需要他貼補的。 所以,他不缺錢,對于物質方面的東西也看得極淡。 但這是jiejie寄過來的東西。 單單想到這一點,姜河就充滿了好奇之心。 他盯著看了半天,無奈這么多年的從戎經歷,讓他對于這種文化圈的東西,完全鬧不明白。 他就算是想充長輩兒,發表些獨特見解,都說不出來個什么。 好一會兒,才憋出來一句:“用不用我找個人幫你們裝裱一下?這方面我倒是還認識一個人?!?/br> 姜河之所以認識那個人是因為之前他們部隊曾經搞過一次書畫大賽,。 搞得規模還挺高,很有幾個大領導,老首長興致來了,當初潑墨揮毫。 領導們的字畫,自然是要好好裝裱后展示出來的,然后就有人把那個裝裱的師傅介紹給了他。 當時的姜河還負責后勤保障這一塊兒,為此,他們保障處的處長專門邀請他一起去那個人的門面考察。 那兩天姜河難得沒什么事兒,權當散心就跟著一起去了。 去了之后他才知道,那人看上去普普通通,可生意做得是相當的有規模。 在他們駐地的書畫一條街有一個很大的鋪面不說,據說在全國很大城市都有連鎖分店。 他當時還專門留意了一下,發現寧林也有。 “要是需要的話,我給那個人打個電話,讓他幫忙找一個好一點的師傅。以前我也不懂,我們保障處處長那天跟我好一頓科普,說這里面的水深得很。要是沒有一個靠譜的人鎮著,胡亂找的話,很有可能送過去的東西,和你拿回來的東西都已經不是一回事了??赏庑械娜烁究床怀鰜??!?/br> “送過去的東西和拿回來的不一樣,這是怎么做到的?”邵洋頓時來了精神。 他一屁股坐到了姜河的旁邊,湊過去眼睛睜得大大的,一臉的好奇:“舅爺你跟我說說,怎么會不一樣?難道他們還敢給造個假?那,送去裝裱的人還能發現不了?” 這個姜河倒是真知道,當初他也專門問過來著。 于是他對邵洋說道:“造假倒不至于,這樣太容易被人察覺。有些心術不正,但手藝高超的裝裱師會選擇用分紙的方法來占便宜。 這畫師畫畫用的畫紙種類有很多,那天那個師傅講了好多,我也沒記住?!?/br> 姜河有點慚愧的解釋了一句,又繼續說:“反正我聽著就是說,那紙有的是可以從中間分開的,分開后一幅畫就變成了兩幅。 這東西吧,懂行的人自然一眼就能看出來,可外行人是看不出來的。雖然分紙之后,分出來的兩幅畫價值都比之前要低,但不知不覺中就偷了人家一幅畫,畫行老板肯定還是賺的。 特別是一些名家名作,很值得他們鋌而走險一次?!?/br> 他說著,指了指外甥拿在手里的那副字:“洋洋說那紙看著毛烘烘的,像是裝裱過,之后撕下來的。我看著也有點像??墒且矀洳蛔∈潜皇裁慈私o分了。 我的建議是,先別決定是賣是留,找個懂行的人給鑒定一下,裝裱不裝裱吧,至少這字是個什么情況,出自什么人,什么來歷,能自己心里有個數?!?/br> 聽了姜河的話,邵國慶和邵洋都覺得非常有道理。 恰好現在時間還早,兩個人干脆直接求著姜河立刻和他認識的那個人聯系,約定上門的時間。 姜河把電話打過去,說起來也巧,他認識的那個裝裱師此刻正在寧林,說是來幫一個老客戶鑒定一副書畫作品。 聽到姜河也提出有東西要讓他看,那人高興的很,立刻就和他們約定第二天上午十點鐘,在店里面見。 第二天一早,邵家的幾個人就開始分頭行動了。 邵蔓開車帶著mama和舅奶一起去了新買的房子。 今天他們約好了設計師去丈量屋內面積,并且溝通設計方案。 而邵洋則開車帶著爸爸和舅爺去了位于書畫街的一德裝裱店。 這個裝裱店位于書畫街比較靠里邊的位置,看上去門面不大,內里卻另有乾坤。 那店鋪分為前院后院,前院掛滿了名家字畫,也有專門的店員負責講解,售賣。 而后院則需要從柜臺里進入。 推開一扇隱形門,幾個人進到了一德裝裱店的內院。 這院子一看就很有些年頭了,雖然不大,可處處透著古韻。一石一木看上去都極有講究。 也不知道究竟是店面確實有點來歷,還是從哪里買回來了這些古跡用來支撐門面。 可不管是哪一樣,至少都能說明這個店鋪的實力不容小覷。 姜河認識的那個人叫宋函煦,這店就是他家開的。 用他的話說,他們家幾輩子人吃的都是裝裱這碗飯,在業界也算是有點小名堂的。 所以,手藝方面,讓他們大可放心。 邵洋將那副字拿了出來,請他鑒定。 那人先是拿出放大鏡細細的看了一遍,然后抬頭問他們:“這幅畫你們是要賣,還是要裱?” 三個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時間都沒法確定。 他們其實壓根都還沒來得及討論這個問題。 還是姜河最先開了口:“小宋,還是要麻煩你先給我們說說這是什么人畫的,大概的價值是多少?也不瞞你,這是我們家老一輩兒留下來的,我們根本就不懂?!?/br> 聽他這么說,宋函煦連忙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