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他們都帶著紅袖箍,有些人手里還拿著《語錄》,又是揮拳,又是喊口號的,群情激奮。 而與他們對話的郵局工作人員,則一臉的無奈。 兩個人對視了一眼,同時放緩了腳步,慢慢的走了過去。 都沒有走到跟前,單聽雙方對話,很快倆人就鬧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頓時只覺得一陣無語。 聽他們說的,應該是這群紅-小兵在去抄自己老師家的時候,發現頭一天老師曾經來郵局寄了一個包裹。 他們非說老師把藏起來的違-禁-品寄出去了,讓郵局交出來。 而郵局說昨天的包裹已經寄走了,這里沒有。而且所有寄出的包裹他們都有檢查,不可能有不允許寄的東西。 可那群小孩兒不干。不知道誰提出了要去郵局的倉庫里檢查,要自己去找他們找到東西。 這樣的要求郵局怎么可能答應? 于是雙方就產生了爭執。 能夠看得出,郵局的人是不愿意和這些小孩兒計較的。都是些初中生,小學生,和他們鬧起來,輕不得重不得。 輕了吧,小孩兒們不通世事,拿著雞毛當令箭,覺得自己不得了了,完全不跟人講道理。 重了吧,寧林市就這么大。沒準兒拐著彎誰和誰就是親戚,朋友。這里面要真有個誰家的孩子,鬧起來了最后大人間再產生意見。 于是本來挺小的事兒,就變得很麻煩。 “怎么辦,咱們現在還過去嗎?”張美芳有點緊張的問道。 姜曉菱搖了搖頭。 郵局門口圍滿了人,顯然已經沒法營業。 這種情況下,去湊那個熱鬧干啥? “咱在附近先轉轉吧,等他們走了再去?!?/br> “那他們什么時候能走???”張美芳一臉的發愁。 “應該很快?!苯獣粤庑α诵?。 剛才她都已經看到有郵局的人往外面走了。不用想也知道,那肯定是已經知道這群小孩兒是誰家的了。 別看他們在這兒兇得很,等大人來了,還不是得紛紛認慫? 不管怎么樣,郵局也不是能夠隨便鬧騰的地方。 張美芳知道姜曉菱剛剛到寧林,什么地方都不大熟,所以一直覺得自己責任重大。 她原本并不是個能拿主意的人,平時出門一向也是聽別人的。 而現在,自己總不能讓人生地不熟的同伴說去什么地方吧? 她的腦子飛速的運轉著,想了好一會兒,臉忽然紅了。 她拉了拉姜曉菱的衣袖,踮起腳尖,趴在她的耳朵邊輕聲的說:“要不,我帶你去換火花的地方看看吧?” 姜曉菱聽得眼睛一亮。 她從來不知道寧林居然有這樣的地方! “好啊,我們現在就去!”她激動的說。 可是說完,姜曉菱又有點為難:“可是,我之前也沒有,拿什么出來交換???” 聽她這么說,張美芳笑著拍了拍自己身上背著的軍用書包。 “沒事,我帶著呢。我有好多重復的,你喜歡哪個先用我的換,回頭你有了合適的還我就行了?!?/br> 姜曉菱想了想,沒有拒絕。 其實,只要能找到地方,看清楚是怎么回事,今天換不換的也沒那么重要。大不了回頭自己再來一趟。 像張美芳這樣軟糯性格的人都敢去的地方,應該也不會有什么危險。自己悄沒聲的來,換了就走,反倒不那么明顯。 兩個人離開了郵局,張美芳帶路,三轉兩轉,穿過了一條巷子。 看到面前出現的寧林市第一小學的校門,姜曉菱有點發愣。 她驚訝的轉頭看向了張美芳,一臉的不敢相信。 ——知道她是個兔子膽兒,可,也不能膽小到要跟小孩兒玩??? 被姜曉菱這么盯著,張美芳一下子就明白了她的想法,小臉又一次紅了。 “也不是都是小孩兒,就,也有和咱們年齡差不多的。而且,還有熟人……”她解釋的聲音越來越小。 以至于,即便是站在她身邊,姜曉菱也沒有聽到她最后一句。 但,來都來了,那就去唄。 反正,以張美芳那兔子膽兒,能找到的地方,安全是絕對有保障的。 兩個人穿過馬路一起走了過去。 此時學校早已經放了寒假,校門落了鎖,門口沒有一個人。 姜曉菱跟在張美芳的后面,一起沿著校門口的小路走到了學校的后面,然后跟著她熟門熟路的進了一個小胡同,看著她敲響了胡同口一戶人家的房門。 門很快打開了,里面露出了一個大概五六歲小男孩的腦袋。他先是看了張美芳一眼,然后目光落在了姜曉菱的臉上。 “我好朋友?!睆埫婪冀忉尩?。 小男孩慢慢的打開門,放她們兩個進去。 屋子里很暗,只有靠近大門方向的最頂上有一個天窗,里面有光線照射進來。 除此之外,并沒有任何光源。 以至于剛剛從外面進來的姜曉菱,有一個瞬間,什么也看不清楚。 她站在原地,停了大概半分鐘,才終于能夠看清楚屋子里的景象,這一看,將她嚇了一大跳! 就在這不過十個平方左右的屋子里,坐著的,站著的,蹲著的小孩兒,得有一二十個! 他們的年齡相差很大,從六七歲一直到十五六,各個年齡段的都有。 唯一相同之處,就是這會兒每個人的手里,幾乎都抱著一本小人書。 是的,小人書。 除了他們手里抱著的,在屋子的周圍,擠擠滿滿的放了好多一看就是用舊木頭拼湊的書架,上面全都放滿了各種連環畫。 有《鑄鐘》,《生死碑》,《鐵道游擊隊》…… 反正,現在小孩兒們喜歡看的,這里都有。 姜曉菱上輩子在寧林待了十幾年,都不知道在這個地方居然有這么一個偷偷租小人書的地方! “你怎么把她帶過來了?” 就在姜曉菱倍受刺激,還沒有從震驚中反應過來的時候,就聽到旁邊有人對張美芳埋怨的說道。 她循聲望去,不由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