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大蒲村
林驚寒追著前面隊伍的步伐,一直到了三里店。手機端 三里店,顧名思義,正處在常寧鎮東邊的三里處,只是山里人所說的三里地,卻因為要繞山轉圈,足足卻有五里多地了。 這是一個很小的山村,在村口,兩支隊伍分了開來,劉世清帶著他的人進了村子,但是阿明帶著他的人繼續沿著山路向東北方向進發。 這條羊腸小路并不好走,兩邊長滿了荊棘,越過了九龍崗、大竹筍山,這條把著火把的長龍終于來到了山間的一片平原地帶,前面是蒲村了。 林驚寒知道,蒲村也是常寧鎮東邊最大的一個村莊,正處在鎮江寶堰鎮與金壇縣直溪鎮的間,是茅山東麓的一處水運碼頭,一條通濟河聯通著南面的金壇,以及東邊的丹陽縣,但是這個村子卻屬于鎮江縣寶堰鎮,因為這個村子較大,所以當地的人都通稱為大蒲村。 此時,天色已然漸漸地亮了起來,東邊的天際出現了魚肚白,最多再過一個小時,太陽會升起來。 也許是終于到達了目的地,阿明的隊伍越發走得快了起來,不久便進入了大蒲村。 林驚寒也跟到了村子里,他對這村子還是較熟悉的,前些時曾與燕飛和一枝梅帶著人,在這里為獨立營買過兩次糧,還認識這個村的村長。但是,與他較熟、也較要好的一個人卻是一個佃農,叫作凌四海,還在他家里吃過一頓飯。 那一次是因為他來買糧的時候,村長百般刁難,一會兒說沒糧,一會兒說被東洋人搶光了,若不是遇到了凌海洋,揭穿了村長的謊言,他們可能真得會白跑一趟。 村長也姓凌,叫作凌天慶,是這一帶有名的鄉紳,也是一個大地主。 在林驚寒第二次到大蒲村買糧的時候,正見到凌天慶把凌四海吊在村口的大樟樹毒打,詢問之下,才知道凌四海欠了凌天慶十塊錢一年,一直還不,利滾利后已經變成了一百多塊錢。 林驚寒當即制止了凌天慶的惡行,把凌四海救了下來。在對凌天慶批評教育之后,林驚寒替凌四海還了二十塊錢,不許他再按高利貸收回,并且撕毀了當初的借條。 看著這些帶著槍的新四軍官兵,凌天慶哪敢不允,只得唯唯諾諾,算是了結了這樁欠債。 凌四海一家都對林驚寒感激涕零,特意請林驚寒和燕飛到家里吃了一頓飯。林驚寒推脫不過,只得答應。 在那一次的飯桌,凌四海曾十分坦誠地對林驚寒道,要不是他如今拖著家帶著口,有老婆和兩個孩子要養,他一定也會加入新四軍,跟他們一起去抗日打鬼子。 林驚寒走進了村子里,看著阿明的隊伍,往村子間的村長家而去,想來也是曾到過這里的,認識凌天慶。 他猶豫了一下,還是沿著依稀的記憶,很快找到了位于村東靠著通濟河河邊的凌四海的家。 這是兩間低矮破敗的土坯房,房頂蓋的是蘆席和茅草,沒有片瓦,也便說明這一家人還是十分貧窮的。 實際在蘇南的很多地方,這種土坯茅草屋,還是十分常見的,便是在蒲村,凌四海的家也并不是最差的,還有一半的房子不如他家。 林驚寒輕輕地敲著門,里面傳來了一個男子厚實的問訊聲“誰呀?” “是我!”林驚寒低低地回答著“林驚寒!” 屋子里馬傳出來了穿衣服的悉悉索索的聲音來,不一會兒,門打開來,一個三十多歲的漢子探出頭,看到了林驚寒,連忙打開門,把他讓進了屋子里,然后又探頭向門外望了望,確信并沒有人看見,這才把門關了。 此時天才剛剛亮起來,村子里靜悄悄的,大部分的人還沒有從睡夢醒過來。 “林長官,怎么是你?”凌四海問道。 “有事到蒲村來,所以只能在你這里暫時落腳!” 凌四海點著頭,同時告訴著他“東洋鬼子前天晚住在我們村子里,昨天天一亮走了,他們可是去打你們新四軍去了!” “我知道!”林驚寒道。 “你到我這里來對了!”凌四海道“要是村子里其他的人看到了你,肯定會報告凌天慶的,他一定會把你抓起來送給東洋人的!” 林驚寒一聲冷笑,道“鬼子終究不可能在這里長呆下去,如果他真得敢這么辦,那么,他的日子也長不了的!” “是!是!”凌四海連連點著頭,同時叫著里屋的老婆趕快起來燒水。 林驚寒連忙道“你們先別忙,我不會呆太久,只是有一件事要請你幫我的忙!” “什么事?您盡管說,我一定會辦到!”凌四海一口應允。 “剛才,我是跟著忠義救國軍的人到蒲村來的!” “忠義救國軍?”凌四海十分詫異“他們不是在延陵鎮嗎?” 延陵鎮,離著大蒲村也不遠,位于東邊二十里之外。 林驚寒點著頭,又道“他們的那個頭目叫作孫曉明,應該帶著人,往你們村長的家去了,等天亮了之后,你幫我把他叫出來,到河邊的大柳樹下,說有個他的老熟人想要見見他!” 河邊的大柳樹,在凌四海家的后門外,這棵大柳樹,也是村里沿河河堤最粗大的一棵柳樹。 “好,我一定辦到!”凌四海一口答應著。 林驚寒沒有再說什么,在凌四海的安排之下,往屋后的柴房里暫作小憩。 本來,凌四海想要讓他到里屋的床睡一會兒,但是被林驚寒拒絕了。凌四海的兩個孩子還沒有睡醒,他不想把這兩個小子吵醒,更怕被這兩個小子走漏了消息。 經過這一夜的奔波,林驚寒也疲憊不堪,臥在柴草垛,他的腦海還在想著阿明的事情,往日的點點滴滴如泉涌一般,忽然出現在腦際,仿佛那些都是昨日的情景。 他到現在還有些不能相信,這么好的兄弟怎么叛變了呢?他為什么要去當漢jian?如果知道他變得這么壞,當初在淞滬戰場,還真得不如不救他,讓他死在抗日的戰場,也許還能全了名節! 思忖之,竟然這么不知不覺得睡了過去。 htlbook515120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