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5章
言歸正傳,距離2000還有9年的石油業空窗期,理論上來說這時候投資石油不是什么明智決定。 但實際cao作中,那些超級大公司都是在經濟下行的低谷期開始瘋狂擴張,最后走到巔峰的。 比如洛克菲勒! 當初老洛克菲勒受到公司雇傭,調查賓州的石油產業,調查結果顯示欣欣向榮,大量熱錢風光涌進來,老洛克菲勒就覺得這有點太瘋狂了,轉頭就去經營農產品。 高潮之后就是賢者時間,石油產業一落千丈,滿地雞毛,這時候老洛克菲勒卻毅然決然賣掉了發展的不錯的農產品公司,一頭扎進石油行業開始大勢收購,最終成就了標準石油雄霸天下的格局。 其他的例子還有很多,肖恩在已經知道最后結果肯定是好的情況下,當然不會猶豫。 別說九年,就是9.9年,他也敢投! 又不是沒錢! …… 安哥拉。 肖恩抵達這里的時候,沒帶著芬里斯·霍奇森他們。 一群礦業公司什么的也配玩石油? 礦業公司而已,即便是最大的麥克莫蘭,市值不過百億而已,在肖恩的產業版圖中只占一小塊而已。 這群人都讓他丟在納米比亞了,南非的開發還要等政局變化,納米比亞不用,不穩定對于別人來說是很大的危機,但對肖恩卻只有機,沒有危! 位于非洲西南部,北鄰剛果,東接贊比亞,南連納米比亞,西瀕大西洋,非洲最早的殖民地之一,宗主國是葡萄牙,當前人口1200萬,90年gdp112億美元。 1951年,葡萄牙將安哥拉改為海外省,想進行本土化戰略,派遣總督進行統治。 58年,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就是‘安人運’組織出現,并于61年2月4日開始展開武裝斗爭。 62年,若納斯·薩文比在南部新里斯本出現的安哥拉人民解放陣線,‘安解陣’出現。 說是解放組織實在是抬舉了,就是兩個由不同金主支持的軍閥罷了,兩家互不協調,各自為政,互相斗爭。 為什么說是有金主支持? 廢話,安哥拉,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連特么一把菜刀都造不出來的地方,哪里有錢購買軍火,搞斗爭! 這跟北邊不一樣,哪怕最落后的時代,工業基礎也比全球絕大多數國家完整強大的多! 殖民時期為什么不像是對待阿三,對待東南亞各國那樣占領北邊嗎? 1900年6月10廊坊之役開始,到8月14日攻陷燕京后繼續增兵,自京、津出兵四向攻掠,控制了南至正定、北至張j口、東至山h海關、西至娘z關的京津四周要隘。 都打到這種程度了,為什么不占領下來? 是西方殖民者心地善良? 不是! 是打不過了…… 開戰的前因就不贅述了,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查,大意就是清廷內亂,連滿人,皇族自己都分成兩派,老妖婆岌岌可危所以想驅虎吞狼。 廊坊之戰,八國聯軍傷亡394人,被迫撤退。 之后大沽口之戰,被擊沉戰艦6艘,傷亡200多人。 攻陷天j衛,又死傷900多人。 后一萬六千多聯軍殺向燕京,又死傷635人,10月德軍3萬援軍抵京,又在保d、張j家口、j陘、娘z關一帶損失慘重。 這可是老妖婆拼了命扯后腿的情況下造成的。 還要多虧了京、津地區交通網發達,一旦過了這個范圍,他們這點人都得搭進去。 這已經是八國聯軍后勤能支撐的最大限度了,如果換成單一國家,跨海幾萬里遠征,想都不要想,在阿三和東南亞可沒曾受過這么大的損失。 這才是他們只搞租界,不想著大規模殖民的根本原因。 咳咳,又跑題了,說回安哥拉。 安人運背后的大金主是老毛子,實際出力的是古巴。 安解陣背后的大金主是美國,實際出力的是南非。 兩方一邊內斗,一邊折騰葡萄。 安解陣被擊敗,解散,若納斯·薩文比又在66年3月創建安盟,任主席。 可以想象一下,兩個黑壯漢前后夾攻,過程都極其粗暴,電視小說都不讓寫的那種,小小葡萄牙大喊著‘呀買碟’‘呀買碟’地瀉了出去。 葡萄牙雖然整個人都癱軟的像是一灘爛泥,但也不是沒有手段的,最后一刻,控制著讓安人運把東西注入到了身體里,爬著離開了。 安解陣和安盟一頓cao,卻沒注入下去種子,當然不干了,獨立的同時就引發了內戰,這一戰就是長達27年。 再之后安人運背靠老毛子,古巴又派了大量wc主義戰士到了安哥拉大戰安盟。 老美的意圖只是拖老毛子的戰線,對于安盟,美國只出了一張嘴和淘汰的軍火,然后是南非負責出兵。 70年代的南非在非洲就是一霸,自然不想讓紅色火焰燒進來,所以出工出力,戰況愈演愈烈,把安哥拉打了個稀巴爛。 這一打就打了十年,到了89年,老毛子不行了,古巴也徹底被拖垮了。 90年,安人運發現紅色大本營都要完犢子了,而美國還是那么欣欣向榮,不得不轉變態度,公開放棄走社會主義路線,準備加入資本主義陣營。 91年5月,安人運與安盟達成《比塞斯和平協議》。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肖恩率領非洲分艦隊,帶著1000多保護傘的大兵抵達安哥拉的洛比托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