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九十七、未雨綢繆
又是一個周六,北京市的夜晚明亮如晝,雖然已經是初冬季節,但是商業中心那邊隨處可見人來人往,因為明天是周末,是休息天,年輕人大可玩得晚一些。 不過,王華卻是沒有那個閑心,他靜靜的坐在家中,靠著暖暖的火爐,透過窗戶,可以看到不遠處明亮的燈光,依稀可以感覺到年輕人的笑聲。 王華自北美回來快三個月了,也安排妥當北美新增的兩片定居點,各自安排一個縣,還和北美各國,包括美國、墨西哥,中美洲的五國、加勒比的兩國都加大了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還有南美各國的事情,國內的事情,一切都在正常的安排中,可是王華總感覺時間不夠用。 現在已經是1847年,再過兩年他的任期就到屆了,他必須退下來,把位置讓給年輕人,才能帶著南國繼續關榮的走下去??墒?,他總感覺什么都沒有安排妥當,就想父母一樣,總覺得很多東西都沒有給子女安排好,生怕他們吃虧、吃苦,總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盡量多做一些事情。 王華拿出一張紙,準備每天的任務,想想還有什么遺漏下來的東西。 王華先在第一行寫下南國,接著第二行是智利、烏拉圭、巴拉圭、夸拉圭,第三行是秘魯、米拉圭、玻利維亞、厄瓜多爾,第四行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第五行是英國、荷蘭,最后一行才是阿根廷和巴西。 這就是目前南美所有的國家,按照南國的關系,王華把他們分組。自從和美國達成真正的協議后,王華就把重心放在了南美,他需要把更多的國家變成南國的附屬國或者仆從國。 接著,王華又在其中幾個國家上花了一個圈,分別是智利、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這五個國家是南美除了南國以外的地區大國,關乎著南國能否真正掌控南美。要是這五國都和南國站在一條線上,那么君臨南美就輕而易舉,如果這五國都和南國不同心,那么南國那怕實力再強,也會忙于救火的行動中。 接著,王華在巴拉圭、秘魯、玻利維亞這三個國家打了一個記號,這三個國家具有中等國家的規模,而且三國連接在一起,要是聯合的話,也是一個地區大國,所以需要重視。 至于其他小國,能夠吶喊助威當然最好,如果不可以,給點顏色,讓他們重新換個人上臺,應該沒有什么難度。至于英國和荷蘭,后世中都會退出南美的殖民地,只剩下荷蘭還有幾個島嶼存在,或許可以考慮幫助委內瑞拉拿回來,或者讓他們獨立,徹底把殖民者趕回歐洲去。 現在只有智利已經成為了小弟,只做到了五分之一。而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還游離于南國的經濟體系外,需要來個大棒,讓他們明白。而最重要的阿根廷和巴西,卻是需要一些甜棗,讓他們知道好處,要是他們不知好歹,那就需要大棒和甜棗并行了。 見識了后世政治的王華自然會更傾向于使用經濟手段為主,軍事手段為輔來對付這些國家,因為效果更持久,還可以保證國內的經濟增長,不至于在這個舉世前進的年代中忙于戰爭而錯過了機會。 王華想了想,還寫了下面這些字。 1864年1870年,巴拉圭戰爭。1879年1883年,太平洋戰爭。1903年,巴拿馬獨立戰爭。1932年1935年,大廈谷戰爭。1983年,美國入侵格拉納達。1989年,美國入侵巴拿馬。 這是后世南美兩百年來發生的知名戰爭,還得加上阿根廷和英國的馬島戰爭,不過,這是時候馬島已經在南國的手里,不可能還會和英國發生戰爭的危險。 這六場戰爭,三場就發生在南國附近,可以影響到南國管控南美的念想,另外三場卻是都和美國有關,事關北部的安全,特別是溝通兩洋的重要通道巴拿馬運河。這六場戰爭都是特別的重要,關系著南國未來的發展。 最早的巴拉圭戰爭,又稱三國同盟戰爭,是巴拉圭與巴西、阿根廷、烏拉圭三國同盟之間進行的戰爭。它是南美歷史上規模最大、最慘烈的一次戰爭,這次戰爭是烏拉圭為了獲得巴拉圭的如???,主動侵略巴拉圭,卻得到了殘敗的結局,讓巴西和阿根廷瓜分了巴拉圭約11萬平方公里國土,而巴拉圭不僅失去了大片國土,其人口也從戰前的52萬多減少到不足22萬,其中成年男子不到28萬。 現在,巴拉圭是南國小弟,烏拉圭分裂成烏拉圭、夸拉圭和米拉圭三個國家,其中兩個也是小弟,米拉圭也是經濟交好,很有希望能夠把他們從巴西手中變成南國的小弟。 王華想到了之前從烏拉圭和巴西手中獲得的那片大西洋沿海土地,要是在那里修建一條運河,應該就可以把米拉圭從巴西手中轄制下解救出來,出入都無需經過巴西,就可以和外界正常的交往,也能夠讓南國的軍艦暢通無阻,進入米拉圭沿岸。 王華寫了下米拉圭運河,他之前要那個地方就存在這個想法,這個時候是考慮實施了。那里只有15公里的陸地需要挖掘,加上清理和加寬河道,最后加深湖泊的水道,一條運河基本就可以使用,按照時間應該不要兩年的時間,正好在他還擔任主席的時候,解決米拉圭的問題。 有了這些小弟國家的幫助,烏拉圭現在也獲得了出海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要是不作死,主動進攻阿根廷和巴西兩國的話,應該不會發生后世的那個慘烈的戰爭。不過那個時候,王華應該不在了,他怎么知道是不是會如歷史一樣發生,他必須留下日記告誡后人,一定要控制巴拉圭的野心,阻止這件事情的發生。 太平洋戰爭又叫硝石戰爭,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共同對抗智利,那是智利主動挑起的戰爭,為了爭奪阿達卡馬沙漠的硝石和鳥糞,最后智利獲勝,奪得原本屬秘魯的塔拉帕卡省和阿利卡省,以及玻利維亞的列圖露省。自此之后,玻利維亞失去出???,成為內陸國。 現在,智利在王華的提醒下,已經提前控制了列圖露省的大部分,而玻利維亞卻和秘魯瓜分了阿利卡省。 不過,按照智利的秉性,一定不會放過如此好的地方,仗著有南國做靠山,說不定更會變本加厲的侵略。而南國作為老大,自然不能阻止智利的這種行為,否則就涼了智利的心。因此,這個戰爭肯定無法避免,南國需要做的就是控制智利的侵略規模,然后同時還要安撫玻利維亞和秘魯的心態,不至于讓他們對南國失去信心。所以,這場戰爭如何一碗水在偏向智利的同時,盡量端平,是很考究南國的外交水平。 王華把這場戰爭的重點記了下來,就是希望后輩能夠妥善處理好這個事情。 巴拿馬獨立戰爭,是巴拿馬脫離哥倫比亞的獨立戰爭。這場戰爭是美國在背后支持下挑起的,巴拿馬起義軍獨立后,美國馬上承認了,并派出軍艦在巴拿馬海域演習,警告哥倫比亞不得出兵鎮壓,哥倫比亞在美國的威脅下,無奈承認了巴拿馬的獨立。 巴拿馬獨立事關巴拿馬運河,這么重要的運河肯定是在一個小國中更容易掌控,更何況現在的哥倫比亞和南國若即若離的態度,將來得到了巴拿馬運河,更助長他的實力,說不定資格更老了,也更難掌控。 所以,王華認為這場戰爭必須要打,只不過需要是南國在背后支持,而不是美國。雖然現在美國承認那片地區屬于南美洲,可是誰知道那個時候為了利益會不會鋌而走險,和南國公開對抗。 因此,這場戰爭需要的是防止美國介入,還需要盡量安撫和照顧哥倫比亞的情緒,或者提前給哥倫比亞壓力,讓他們主動讓巴拿馬獨立出來,是個不錯的主意。 大廈谷戰爭,又叫查科戰爭,是玻利維亞和烏拉圭兩國為了爭奪格蘭查科北部,是玻利維亞為了爭奪這片地區的出河口和石油資源而主動挑起的戰爭。后來,在國際聯盟和周邊國家的調停下,玻、巴雙方實現?;?,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簽訂了《查科和約》。巴拉圭獲得北格蘭查科地區約1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并稱之為“查科地區”;玻利維亞獲得約8萬平方公里,并得到經巴拉圭河進入大西洋的航行權。 現在巴拉圭是屬于南國的小弟,王華的意思是維護巴拉圭的利益,但是可以適當的給玻利維亞一些權益,比如獲得大西洋的航行權,讓出一條可以運輸的通道,但是面積就可以大量縮小,讓出4萬平方公里即可。如果南國主動調停的話,說不定可以順利獲得玻利維亞的尊重,并成為南國的小弟。如果玻利維亞老早就成為南國的小弟,可以讓智利也給他留出一條太平洋的通道。 王華把這場戰爭的重點寫了下來,記錄在筆記本上。 美國入侵格拉納達,這涉及到未來的另外一個曾經的大國蘇聯,南國正常發展的話,肯定不會讓蘇聯勢力牽涉進來。不過將來的小安的列斯群島各個小國的主動權競爭,美國肯定不會放手,這是極易引發將來南國和美國沖突的地方,因為條約上就沒有規定所屬?,F在那里還都是歐洲的殖民地,王華想提前布局也做不到,只能告誡后人重視對美國的態度和戰爭,能夠避免盡量避免,但是避無可避的時候,那一定要亮出自己的決心,決不后退。 最后一個戰爭事關巴拿馬運河,南國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手的。不過如果南國控制了巴拿馬,那么美國應該沒有那么大膽入侵違約入侵。 不過,王華好像記得這個時間,歷史上哥倫比亞就曾主動邀請各國參與挖掘運河的工程,只不過,現在哥倫比亞還沒有發出這個消息,難道是因為南國的出現影響了歷史。 但是,這個事情需要重視,或許是時候提前考慮讓巴拿馬獨立,在他有生之年,讓巴拿馬成為南國的小弟,那么巴拿馬運河自然就為南國所控制,就不會有那么多的事情,反正現在哥倫比亞不是很老實,提前敲打一下正好,正可以一舉兩得。 王華想到了最后一個問題,再也坐不住了,他起身打開房門,他需要和趙小東溝通一下,開始謀劃巴拿馬的獨立,把巴拿馬完全掌控在南國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