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龍珠歸來22
“嘭!”地下水脈中沉悶的槍聲響起,不到半秒鐘之后,巨大的爆轟緊接著出現。這瞬間石苓人只感覺地下水脈似乎都要被炸飛了。食人百足蟲發出凄厲的慘叫,它竟然從背包處被活生生炸斷了。 殘存的祿存化作少數黑色的圓球穿透食人百足蟲的身體之后撞上石苓人,石苓人感覺自己就像是被突擊步槍掃了一梭子一樣,但食人百足蟲更慘,這家伙的前半身直接被炸斷,那兩根堅不可摧的毒牙硬生生斷裂,隨著地下水脈洶涌的水流瞬間被沖走。后面的身體也沒好到哪去,被炸的千瘡百孔。不僅僅是外面的皮囊,食人百足蟲的本體同樣遭到了重創。 食人百足蟲半截身體的前部被炸斷,石苓人也隨著這殘肢斷臂瞬間被地下水脈往下游沖。被強勁的沖擊波弄暈了半秒鐘,石苓人立刻抓住地下水脈底部突出的巖石,之后飛快往地下水脈上攀爬。借著地下水脈無數突出的巖石,石苓人飛快爬上岸。 槍沒丟,但背包丟了,石苓人回頭看向地下水脈,那只該死的食人百足蟲之前尾巴斷了,現在頭也斷了,就算它的生命力再強也該死了吧?石苓人深吸幾口氣,讓血液中再次充滿氧氣,地下水脈下面泥沙翻滾,看不到食人百足蟲,或許這玩意這次是真的死了。 石苓人轉身正要離開,就在這瞬間河岸下一根木刺勁射而出。石苓人瞬間側了側身,死死抓住這根木刺,隨即木刺后面的東西就纏在了他的身上。 這玩意或許就是食人百足蟲本體祿存的一部分,它的前端長著一根接近兩米的骨質木刺,木刺上面還帶著一些rou,這根木刺之前可能并不是曝露在本體外。木刺的后面就是長長的一段小腿粗細的腕足,腕足異常的柔軟黏糊糊,腕足上面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三四根和植物叢林的根差不多的枝蔓。這變異祿存應該就是靠這些枝蔓控制百足蟲尸體。 天沖,字子翹。又名祿存星,小吉之星,三碧祿存星,五行屬木。三碧星代表是非。宜出報仇。一纏在石苓人的身上,這些枝蔓就瘋狂刺向石苓人的皮rou,顯然這玩意想纏繞在石苓人的身上。三碧祿存星三碧星又稱為是非星,五行屬木。這粒星代表所有不漂亮、枯謝的花草樹木。代表破爛、間置的舊鞋、過期變黃的書籍,亦代表裂開的木地板、木門等東西。 但失去了纏繞的百足蟲尸體,這玩意就沒了大半的武器。石苓人一手抓住木刺底部,一手死死攥住腕足,低喝一聲,在這變異祿存瘋狂的扭動中硬生生把木刺扯了下來。 木刺被扯落來,這變異祿存就像是一條死蛇一樣失去了大半的活力,從石苓人身上癱軟下來,偶爾抽搐一下,很快失去了活力。沒想到食人百足蟲的本體竟然就是這么一個玩意,也沒想到這玩意在失去了一半身體的情況下竟然還惦記著向石苓人報仇。這變異祿存倒真是記仇。 石苓人背著包,砍了一根纖細的藤蔓,隨后石苓人一腳把這變異祿存剩下的爛rou踢進地下水脈,提著木刺向巖縫外跑去。巖縫的出口處一個背包竟然丟在那里,這才想起了根本就忘了同樣走這一趟的靈靈虎。石苓人撿起包迅速跑起來。我和靈靈虎下落不明,這里那些變異動植物全部都不是吃素的,耽擱任何一點時間等石苓人再回去他們可能就已經進了那些變異動植物的肚子。 好消息是靈靈虎的背包里塞滿了他不知道為什么找到收集的各種植物,還記得飛快跑到會發光的果實那里,幾下就砍下了十來顆發光的果實,眼下背包里就塞了一顆……石苓人決定叫他。剩下的亂七八糟的石苓人飛快用藤蔓綁住弄成了一串。其中居然有幾顆植物地雷。 石苓人拖著藤蔓,帶上從食人百足蟲身上搞來的木刺,背上突擊步槍和一背包補給再次越過地下水脈進入巖洞。從靈靈虎和我失散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小時,石苓人希望那些掠食者還沒來得及吃掉他們。 跳過地下水脈,浮出水面,石苓人立刻加快了速度。他的計劃很簡單,趁著那些變異動物好像沒進化完全的時候給它們放一次煙花順便曬曬日光浴,這計劃簡單粗暴風險高,但短時間內石苓人想不出更好的計劃。等石苓人能想出一個縝密的計劃,恐怕我和靈靈虎已經被那些變異動物消化好了。 巖洞里沒有任何一只那些變異動物出現,似乎這些家伙攝于百足蟲的威脅都回到了老巢。石苓人很快就跑到了之前他落水的地方,這一次他沒有盲目跑到破洞往下看,而是找了一下,找到了一條巖洞往上的路走了過去。 石苓人減慢了速度,壓低了身形,盡量減少曝露的風險。即便是巖洞外就是這樣那樣變異動物的老巢,但這些家伙似乎根本沒有任何的危機意識,完全沒有變異動物在巖洞這邊警戒。很快石苓人沿著巖洞走到了……底部。 居然是一條水底隧道嗎?巖洞盡頭一點搖曳的火光從外面照過來,石苓人聽到一陣陣奇異的嘶嚎聲從那里傳過來。把藤蔓包袱插在身后的巖縫中,石苓人悄無聲息向那邊走了過去。 巖洞外就是一個黑暗巨大的空地,一群密密麻麻的變異動物聚集在兩個火炬的周圍,火炬的前面出乎石苓人的猜測,居然是一尊兩三米高的雕像。居然是圖騰!這些變異動物……不,這條龍脈到底存在了多久? 在人類先民時代,有“圖騰化”的歷史時期,譬如在中國眾所周知的三皇五帝之間,有五氏時期,也就是指三皇之后出現的五個更具體的偉大神祇人物,他們分別是指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流傳下來無數膾炙人口的傳說,知名度最高的無疑是女媧造人的記載和女媧補天的壯舉。創世女神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王朝。還有傳說女媧補天,即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女媧熔煉五色石來修補蒼天,又殺死惡獸猛禽。另傳說女媧制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于是人們又奉女媧是音樂女神?!讹L俗通義》記載她替人類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關于女媧的傳說很多,一直流傳至今,影響甚為廣泛深遠。女媧娘娘,她慈祥地創造了我們,又勇敢地照顧我們免受天災。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造物主和始祖神。她神通廣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 按照東漢《風俗演義》所述:凡有女媧廟的地方,都盛行到女媧廟求子的習俗。雖然,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卻浸透著一種原始生殖崇拜淵源。原始皇朝,部落戰爭十分殘酷、頻繁,而且全靠人力對抗,死亡者眾多。所以,人們期望女性大量生育,使氏族人丁興旺,才能避免滅亡的命運。根據中國神話的描述,開始她使用黃土捏人,但因為速度太慢,便使用柳條甩泥土的方式造出大量的人。先前用黃土捏出的人是達官貴族;后來甩泥土方式造出的人則是平民百姓。造人的方式存在區別,這樣的傳說也被認為是在奴隸王朝和封建王朝時,上位者為了向民眾灌輸“天命論或者君權神授”,以達到維護統治的利益的目的。同樣的,神荼郁壘,也可以作為圖騰化的一種。 然而圖騰化的女媧是什么樣子?古籍中有關女媧的記載《楚辭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王逸注:“女媧人頭蛇身?!薄墩f文解字》:“媧,古之神圣女,化萬物者也?!薄渡胶=洿蠡奈鹘洝饭弊ⅲ骸芭畫z,外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薄渡胶=洿蠡奈鹘洝罚骸坝猩袷?,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薄痘茨献诱f林篇》:“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媧所以七十化也?!薄短接[》卷七八引《風俗通》:“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眾,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于泥中,舉以為人?!薄独[史》卷三引《風俗通》:“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薄痘茨献佑[冥篇》:“往古之時,四極廢,大陸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于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斬鱉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妊水?!薄恫┭拧芬妒辣尽吩疲号畫z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貫地而生,以匏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兜弁跏兰o》:女媧氏,風姓,承皰羲制度,始作笙簧??梢姾推渌饰宓垡粯?,女媧也是半人半龍……或者說,半人半蛇! 是的,非獨中國,其他古老文明都有類似于此的龍蛇神人傳說,尼日利亞在非洲的約魯巴神話中是一條虹蛇,它既是雄性也是雌性,是新生和重生的象征。等同于非洲傳說中的埃多維多。無獨有偶,澳大利亞虹蛇在澳大利亞當地土著人神話中占有很重要的成分。而這些傳說大部分是來自澳大利亞北部虹蛇通常獨自占有一個固定的池塘,這可以理解為它們支配著這種寶貴的資源:水源。虹蛇的脾氣有時候不可捉摸,常和太陽一較高下:因為虹蛇也司雨水。滿溢的池塘,大地上高低起伏的峽谷和谷地,就像虹蛇蜿蜒盤旋在大陸上,連接并分配著大地上的水源。這段傳說講述了這個偉大精怪創造萬物的事情,他按照動物和人類的身體構造和生活方式來塑造這片貧瘠且毫無生機的大地。虹蛇會蜿蜒在地下,因為虹蛇的身體巨大且均勻,一些巨型山脊、山脈和峽谷就是這么形成的,就好像虹蛇從地下推它們似的。關于虹蛇的故事在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版本。在季風帶的部族的史詩淵源中,那些關于太陽,虹蛇以及風的的記載恰好反映了當地季節變化不明顯的沙漠氣候。虹蛇被來自各地的人們看做是為他們帶來恩惠的保衛者,以及一些惡意破壞法規的人的懲罰者。虹蛇在圖騰化中是大地、水源、生命、王朝以及生命力的象征。無數的名字和故事都不約而同地聯系到虹蛇身上,這些名字和故事都表明了虹蛇在部落傳統中的意義和權力。神話中的虹蛇在現實中確有其物,通常認為虹蛇的原型是一種曾經生活在澳大利亞已經滅絕的巨蛇。這是一種生活在更新世的動物,它的化石有五千五百萬年的歷史,而它在五萬年前就滅絕了。它常常埋伏在池塘里襲擊來喝水止渴的袋鼠和其他的獵物。在澳大利亞土著神話當中,是掌管降雨和生育的蛇神,有人在山的一個被水淹沒的洞xue中發現過他的蹤跡。據說,他長達數英里。因此望而生畏的他象征著彩虹,同時被尊為生命的創造者。他居住的這座山就變成了是一個可以帶來生命的雨水的聚集地。 澳大利亞的土著居民在五萬到六萬年前定居澳大利亞,靠狩獵和采集為生。那時候澳大利亞與東南亞還有陸地相連接,后來隨著海平面的上升,才逐漸與其他地區隔絕。他們把夢作為自己生活的規范加以重視,這種習慣是從被世界各國稱為”夢的世道“的古代繼承下來的。所謂”圖騰化“指的是創造天地的皇朝,是確定人、動物、地形、各種傳統和各類事物形狀的皇朝。因此原住民口傳下來的”圖騰化“民間傳說里,有很多說明他們身邊事物的起源和原因的起源神話。虹蛇就是從”圖騰化“起一直受到原住民崇敬的巨蛇姿態出現的偉大精怪的體現。 雖然都是”圖騰化“傳承,但記載的內容有明顯的地域性。不過,不論在哪個傳說中,龍蛇都是有深遠的睿智和無限的審理的偉大精怪的象征。發出彩虹般光芒的、身材巨大而美麗的巨蛇,和其他圖騰生物一起,給平坦的世界勾畫出各種各樣的地圖。有峽谷,有高山,有谷底,還有蛇一般蜿蜒曲折的江河。上古先民們相信,這都是古蛇爬行的痕跡。譬如在干旱的澳大利亞,旱季之后的雨水是孕育生命不可缺少的,可以說是上天惠顧人類的雨水。支配水源的虹蛇同時也支配著閃電、彩虹、雨水、云彩等天象,因此是創造生命和重生的力量的象征。虹蛇有時是生產萬物的偉大的母親,有時是偉大母親的配偶即偉大的父親,都倍受崇敬。虹蛇的形象在澳大利亞各地的壁畫里都有描繪和雕刻,很容易找到。原住民的神圣舞蹈都是用來祭祀虹蛇的,作為寶物裝飾的寶石也據說是虹蛇的蛋。同樣,在美洲土著人的傳說中存在著一條巨大的蛇,它也被稱為父神,它的形體非常的長而強壯,甚至能完整吞下一頭水牛。它在形體上顯示為一條蛇,但是在它后面長有犀角或者刺。盡管它的形體十分巨大,但是它在地底和水中的行動十分的迅速。至今夏威夷毛伊島上還有最大的龍的傳說:這巨龍擁有魔力,生活在山谷的邊緣很寬的深湖中,它被當地毛伊島上的王室所敬奉著,并把它當作他們的圖騰。 雖然世易時移,但一些關于古代巨大化龍蛇的圖騰崇拜反而在與世隔絕的地方保留下來。譬如在現代非洲,黑人信仰的教門主要有三種:傳統教門、天方教度和景教。天方教度和景教是后來伴隨著堅船利炮從外界傳入非洲的教門。但傳統教門頑強的存在著,而且是非洲黑人固有的、有著悠久歷史和廣泛王朝基礎的教門,從表面上看,撒哈拉以南37個黑人國家中,穆斯林和基督徒占全國人口多數的國家有21個天方教度8個,景教13個,超過傳統教門信仰者占多數的國家16個。實際上,傳統教門在非洲王朝生活的各個方面仍有根深蒂固的影響。因為,天方教度和景教在任何一個黑人國家里都沒有能夠真正取代傳統教門,而是同傳統教門融為一體。不論是天方教度還是景教在非洲都有一個吸收傳統教門的因素,走本地化道路的過程。非洲傳統教門有自己的特點,它不同于擁有大量經典著作、眾多宮觀和僧侶的世界性教門,它沒有書寫的歷史和經文。 但是,凡是沒有文獻的地方,人們的記憶力往往較強。直到今天,非洲傳統教門的祭禮上,有的仍使用一種秘密語言,或稱其為禮儀語。而這種禮儀語是祭禮發源地的方言。這說明,非洲傳統教門盡管沒有經典可查,但是它通過口頭方式,師生相承,把禮儀代代相傳。非洲黑人傳統教門的基本內容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圖騰崇拜、部落神崇拜和至高神崇拜。它的核心內容是尊天敬祖,所謂天就是自然,祖就是祖先。每個非洲黑人族裔往往信奉很多的神祗,例如僅約魯巴人就傳說有1700個神,通常說有401個神。這些神都互有血親關系,井以一個至高神為首。至高之神被認為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往往與部落起源的神話有關,或被認為是部落祖先的創造者,因此,對神的信奉有時和敬拜部落祖先結合在一起。非洲大陸上有若干種獨立的文教,而每一種又都創造了各自獨特的神話。但是,由于非洲是整片大面積的地塊,人群內部聯系的障礙較少,所以在非洲各人群中可以找到許多共同的理念,習慣和信仰。 非洲的神話,同大多數其它古代文教中的神話一樣,也包含一種“最高存在”的理念,雖然這只不過是一種模糊的概念,廣泛地散布于土著神話之中。但是非洲神話中的最高神祗并不總是我們所說的意義上的“創世主”。最高神祗雖然也經常創造人類,但非洲神話似乎承認,另外的生活方式——無生命的世界,有時甚至所有的動物——是早已存在的。但是,有時人類也被說成是就在大地上出現了,根本不研討人的起源問題。這樣,許多非洲神話就把人類說成是先在的,是從一棵樹、一塊石頭,或甚至地上的一個洞里出來的一種自發的創造物。例如,馬薩伊就曾說:“當上帝著手準備開創世界時,他發現在那里有了一支多洛勃所謂一支狩獵的部落,一頭象和一條蛇?!痹诿袼讓W者收集的巴岡大神話中,天的后裔金圖是第一個人,他是被奇怪地孤立起來的,天和地的居民都不了解他的性格。金圖在地上的生存有賴于他的一條牛,直到有一天,天的兒子們和他們的姊妹們也下降到了地上。當然,金圖和這姊妹的婚姻使世界成功地創造出來了。這一對夫婦耕種土地,種植莊稼,放牧畜群,實際上是向人類的子孫后代展示生存和文明的工具。和女媧造人的記載殊途同歸么。 而死亡在非洲創世故事中起了核心的作用。死亡經常在某種程度上與最高神祗有關,而有些部落所謂如巴岡大就把他說成是天的兒子。在較為發達的非洲教門神話中,可以看到許多自然之神為爭奪權力而斗爭?;畹膭游?,動物的精怪或動物的圖騰;也經常起著核心的作用。事實上,在黑非洲動物對人類的成功或生存是極端重要的。至高神被非洲黑人認為是萬能的神,其特點是:全知全能、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能給人們提供同情、憐憫、友善、保佑和思惠,它是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在至高神之下有一批和人類生產活動密切相關的神,他們專門負責一項人間事務并保護本部落。每個不同的族裔各有其最高神,并有其不同的傳說。譬如龍和蛇。 不過,對于龍蛇傳說的研究,還是以中國人最為深入。風水術上龍分兩種,一是山龍,再是水龍。據著名堪輿宗師、三國時著名術士管輅的《管氏地理指蒙》載,中國除了三條大山龍外,還有五條水龍北以河汾為宗,東以江海為宗,西以川洛為宗,南以閩浙為宗。謂山不獨貴承其宗,水亦各有其祖宗也。河是黃河,水出昆侖山,汾汾河,水出太原、晉陽山,江長江,水出岷山,洛水出冢嶺,浙水出歙縣玉山。其中,以長江、黃河兩條水龍氣勢最盛。黃河之水發源最遠,但河水四時皆濁,造化不可妄測,五百年一澄清,明主應之;長江之水為四瀆之長,其勢浩蕩,九曲回腸,為養水龍之水。沛縣有淮泗之水,處江淮之間,豐邑就因為有豐富的水源而得名沛。古時,當地土人以蛇為圖騰。龍即蛇的化身,蛟龍就是一種水蛇。劉邦在當了皇帝后,民間便據此說他是蛟龍之子。 傳說是這樣的,劉邦出生時,正碰上祖龍秦始皇巡幸到豐邑。術士看了這里地氣旺,便上報秦始皇,稱此處有水龍之勢。聽術士說當地誕生了水龍,秦始皇下令把豐邑最近一段時間出生的男嬰全部殺掉。同時,又在當地壘筑高臺,鎮壓王氣;挖溝埋劍,以斷龍脈。湊巧的是,劉邦的父母親當時帶著劉邦去了沛縣,逃過劫難,豐生沛養漢劉邦的說法,就是這么來的。但秦始皇的所作所為枉費了。祖龍死后三年,天下就開始造反。陳勝、吳廣率先起義,劉邦、項羽隨后跟上。最終,嬴姓天下讓劉邦這位蛟龍之子奪得。南唐詩人朱存有感于此,曾詩性大發……一氣東南王斗牛,祖龍潛為子孫憂;金陵地脈何曾斷,不覺真人已姓劉。 秦始皇斷金陵王氣,成就了名水秦淮河,同樣清人陳文述曾寫過這樣一首詩,金陵王氣肯終埋,辛苦經營水一涯。試問孫吳開直瀆,何如嬴政鑿秦淮。陳文述為何大發這么一通感慨?原來,到了東吳時,王氣又惹禍了,孫權的孫子、吳國末主孫皓,又制造了一起風水事件。這是一樁很糟糕的事件,最后王氣xiele,既遭鬼怨,又亡國,這起事件只不過也給南京留下了一條水道城北的直瀆。當初孫權就因為諸葛亮說南京是帝王之宅,風水好,才定都南京的。黃龍元年公元229年,正月,孫權即帝位,立壇南郊,柴燎告天,都城時在武昌。六月份,蜀國派使者到吳國,慶賀孫權當皇帝。并在今南京城北立祭壇,與蜀使訂立同盟合約,聯合滅魏,中分天下。既然是兄弟盟國了,劉備也為孫權著想,希望他遷都到南京這塊能成帝王霸業的風水寶地,劉備當時據他夜宿金陵時所見景象,力勸孫權遷都。孫權遂與謀士張纮合計一番后,將都城從武昌遷至秣陵,并易名建業。實際上,事情并不這么簡單。 據《建康實錄》轉引《江表志》卷二,載,當時張纮對孫權說的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南京先后被楚威王、秦始皇壞過風水,孫權擔心南京沒有王氣。張纮告訴孫權,秣陵的王氣并未被鎮壓掉,今據所見存,地有其氣,象天之所會,今宜為都邑也。在遷都前,民間還出現了兩首讖緯童謠,一首是: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還建業死,不就武昌居。另一首出現于孫家的發祥地蘇州,黃金車,班蘭耳,闿昌門,出天子。孫權覺得,這些都應該是遷都的天意。于是,孫權在公元229年秋七月《三國志》記載是秋九月,乃遷建業,以陸遜為上將軍,輔太子孫登,留守武昌。后來,劉備聽說孫權遷都后,還調侃了一句,智者意同。這話與人們常說的英雄所見略同,有異曲同工之妙。孫權遷都建業是影響南京歷史的重大事件,他在此建造了南京第一座都城,此城北依雞籠山、覆舟山,周圍二十里十九步,坐北朝南,平面呈方形,是仿東漢洛陽、北魏鄴城城制,規劃而建。城墻為土筑,門用竹籬制作。 另一方面,赤烏三年公元240年,十二月,孫權使左右侍御史郗儉,監鑿城南的一條新河,此河自秦淮到倉城,名運瀆。赤烏四年公元241年,五月,太子孫登病死。這年十一月,孫權下詔,再挖鑿一條河,此即青渠,又名青溪。再在城北開鑿潮溝南北朝時陳后主易名珍珠河,一條,將水道連接。赤烏八年公元245年,孫權欲廢太子孫和,大臣陸遜極諫反對,孫權大怒,結果把陸遜氣死了。這年孫權又開作屯田,動用了三萬兵力,在秦始皇當年斷王氣的地方,鑿破崗瀆,立方山埭。孫權挖溝鑿河可能是考慮到了當時都城的水運,幾條內河挖成后,建業城內水路暢通,東南方向的物資也能直運城里,同時也讓建業城免受水患,奠定了南京今天的內城水系……和龍氣。 一代新人換舊人,吳國似乎有挖溝的傳統。這時候吳國龍椅轉到孫皓的屁股下面,孫皓的前任是吳國第三位皇帝景帝孫休,孫休30歲時病死。病重時孫休就不能說話,幸好還能寫字表達。有學者推測,正值壯年的孫休,可能是服食丹藥過量,中毒而死的。孫休死后,大權在握的張布等人迎立孫休的侄子、孫和的兒子烏程侯孫皓。此時,司馬炎的勢力已不可一世,在孫皓當皇帝的次年,即公元265年十二月,司馬炎代魏建晉。此后,日益強大的西晉對吳國構成了致命的威脅。 孫皓這個皇帝當的并不順意,他唯恐孫氏天下被別人取代,所以對龍氣很敏感。其實早在孫權死后,吳國便發生問題了,既有內憂,又存外患,繼位的三個皇帝命都不好。如孫休當皇帝時,年景欠佳,天災人禍,出現了不少怪異現象。據《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卷四十八,載,大雨、雷電、平地涌泉等自然災害頻發,民間鬧了嚴重饑荒。如永安四年,有一個叫陳焦的人,死后被埋葬六天后又復活了,自己從土里爬了出來;永安五年,皇城白虎門北樓失火燒了??赡苁怯X得南京孫氏王氣轉移了,孫皓初當皇帝便有遷都的想法,正好西陵督步闡上奏此事,孫皓準了,于是甘露元年十一月,便將都城從建業回遷至當初的吳國都城武昌,留御史大夫丁固、百將軍諸葛靚,鎮守建業,但不久建業就亂了,一年后孫皓只得又遷回建業。 巧合的是,這之后有道士說,城東北郊出現了一股王氣,起于甘寧墓。甘寧,字興霸,是吳國折沖將軍,曾任西陵太守。據《三國志吳書甘寧傳》卷五十五,載,甘寧少有氣力,為人仗義,時人稱之為錦帆賊。他似乎真是個賊頭兒,身邊常有一批小痞子跟著他。他這行為在亂世很吃得開,后率八百健兒投附劉表。再后得到周瑜和呂蒙的共同舉薦,得以被孫權接見,并受重用,成長為吳國一員猛將。公元222年,吳國和蜀漢為爭奪戰略要地荊州八郡,爆發了著名的夷陵之戰。此戰也是三國時三大戰役之一,另兩起是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戰役爆發前的引爆索,應該是關羽被殺事件。 孫權設計殺掉了劉備的大將關羽及其子關平,并非一時沖動,他早就對關羽有恨。據說,孫權想與關羽結為兒女親家,想娶關羽的女兒做兒媳婦。但關羽根本看不起孫權,聽媒使游說后,關羽稱,我虎女豈能嫁給犬子孫權屬狗,拒絕與孫氏通婚,孫權因此心懷不滿,惱怒不已。劉備聽說愛將被殺,遂發兵攻打吳國,為關羽報仇。雖然諸葛亮之前曾為劉備分析了不利的形勢,但最后戰爭還是打起來了。吳方由陸遜任總指揮,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甘寧等吳將悉數率部參戰。甘寧就是在這次戰役中,不幸中箭受傷病死。孫權曾說,孟德曹cao,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 所以,在甘寧死后,孫權很難過,史稱權痛惜之。甘寧死后葬于時南京東北郊的巖山今直瀆山附近。孫皓一聽,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但如何泄掉這股王氣卻不能隨便來,因為這是吳開國功臣甘寧的墓,如果是一般人,挖掉就是了。于是道士獻出招術,在墓后挖一條深溝,就能從地下將這股王氣泄掉。此溝要挖得直直的,通向江邊,不能改向,也不能彎曲,方便直泄。孫皓這一挖形成了一條水溝,即今日尚存的南京城北的直瀆河。此事見于晉人伏滔的《北征記》。孫皓挖的那條斷王氣溝到底有多寬多深呢?史稱,闊五丈,深二丈??磥?,孫皓當時真是夠狠的,想徹底挖斷甘寧墓的王氣。但甘寧墓附近多是堅固的巖石,此溝挖鑿起來并不容易,工程量巨大。這條溝挖得很艱苦。 傳說,這條溝一開始挖了一年也未挖成,白天挖好了,一夜過后便自動堵塞了。有一個民工因為挖溝傷了腳,收工未能回家,夜宿工地。半夜時竟然看到小鬼前來填溝,這些小鬼可能也累慘了,對孫皓所為有怨言,說為什么不把挖出的土用布袋裝起來,扔到江里去,免得讓我在這里費力氣?這民工一聽,覺得很奇怪,天亮以后把夜里所見所聞,告訴負責開溝的官員。官員覺得奇怪,依言把挖出的土不再堆放在附近,而是裝進布袋運往江邊扔掉,不久溝就挖成了。 因此后世南宋詩人馬之純因此賦詩,直瀆如何計得工,長江雖遠欲相通。比嘗開鑿不勝苦,已復淤填還似空。聞鬼夜中皆有語,棄泥江里解成功。有司號令才依此,袞袞波流漸向東。小鬼埋怨孫皓挖鑿直瀆一事,完全是鬼話,不可相信。但其中透露出的信息還是頗有價值的,即當年為了開挖此溝,幫助孫皓泄王氣,官方曾組織了大量的民工,勞民傷財,不少人因此受傷,甚至喪命,民間因此怨言頗多,這才借所謂的鬼之口說了出來。但孫皓的深溝挖成了,甘寧墓中的王氣也xiele,卻未能改變吳國滅亡的命運。 到了公元279年,西晉派大將王濬前來攻打吳國。次年,吳國支撐不下去了。在無奈之下,看到大勢已去的孫皓把象征皇權的印綬送給了司馬伷,之后給自己打了一副大棺材,自縛投降晉軍。他為何帶著棺材?原來打算降后被殺,就地收尸入殮。幸好王濬還算仁慈,并沒有殺他,還親自給他松了綁。后來孫皓帶著一家老小西遷晉都洛陽,含恨離開真的失了王氣的舊都。晉武帝司馬炎,當初僅打算免他不死,看孫皓依順歸附,遂起了憐憫之心,賜封他為歸命侯。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孫皓客死洛陽。斷王氣者,最后把自己的命斷在他都,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