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咒禁道
目送著游以默也不感興趣的到門口去等岳文斌,石苓人隨口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下一句是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在后來君權神授的帝王看來,祝由師也和芻狗差不多,不再有神圣的地位,這大概也是后來祝由科轉化為咒禁的原因所在,《呂氏春秋?至忠篇》記載了齊國齊閔王生了重病,讓人去宋國請名醫文摯來診治。文摯看完病對太子說:這個病非得激怒閔王讓他發怒了,病才可以好,但是他一發怒,會殺了我。太子說:只要父王病好了,我和母親會以死保護你。文摯就答應給閔王治病。第二天,他與太子去見閔王,就先做了三件讓閔王不高興事情,閔王已懺始發怒了,這時,文摯不脫鞋,就直接登上閔王床,故意踩著閔王衣服,大大咧咧地問閔王病情,閔王氣得不理他,文摯就更加出言不遜,進一步地刺激閔王,閔王一怒而吐出堵在胸中黏痰濁物,病好了。 但是閔王還是認為文摯觸犯了他,非要殺掉文摯,無論太子和皇后怎么說也不行。最后,閔王還是把文摯放到鼎里給蒸了,成了醫學史上一大冤案。呂不韋曾經感慨地說:給圣明皇上做忠臣容易,給昏庸皇上做忠臣,實在是太難了!成書于春秋戰國至漢代中期《黃帝內經》,探討了心理學若干基本問題。比如,人心理現象與人身體之間存在著怎樣關聯?喜怒哀樂都是人們常有情緒,那么,這些情緒與人身體五臟有什么關系嗎?對此,《黃帝內經》作出了闡釋?!饵S帝內經》中說: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認為人喜怒哀樂與人體五臟有密切關聯?!饵S帝內經》又說:五臟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認為人形成是先有五臟形體,而后有精神藏于心,才形成各種心理現象?!饵S帝內經》提出形神合一理論,認為人心理現象不僅依賴外界事物刺激作用,而且要以臟腑氣血等生理機能為基礎。 對于人的軀體疾病,《黃帝內經》已經注意到尋找致病心理因素,從自然天候、人心理狀態、生活習慣、王朝環境等多方因素去闡述疾病發生原因和發展變化規律?!饵S帝內經》指出: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其中,喜怒、驚恐都是心理因素,表明心理因素是致病重要原因?!饵S帝內經》又說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及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等,都精辟地說明了情緒活動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不良情緒可以損害人健康,造成疾病發生,甚則危及生命;良好情緒則是預防疾病、戰勝疾病重要法寶?!?/br> ”《黃帝內經》這部偉大中醫學典籍奠定了中醫心理學基礎。美國心理學家莫爾菲曾指出:世界心理學第一個故鄉是中國。中國成為世界心理學第一個故鄉,這首先就是《黃帝內經》和中國古代心理學理念貢獻?!饵S帝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和《黃帝內經?素問?舉痛論篇第三十九》實際上是中醫對情緒與身體狀況總結,為什么喜傷心,'恐勝喜?心在志為喜是指心生理功能和精神情緒與喜有關?!端貑??舉痛論》說: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喜悅過程,猶如人體能源,精神能源和機體能源釋放過程,獲得釋放能源,將形成原動力,展開新精神活動,并支配著身體活力,創造出新業績。 譬如能提高人大腦及整個神經系統活力,充分發揮機體潛能,提高腦力和體力勞動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滿樂趣和信心,從而動作起來顯得輕松有力、敏捷、準確、精力充沛;能使心臟、血管肌rou運動加強,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水平提高;能擴張肺部,使呼吸運動加強,肺活量增大,有利于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氣交換;能加強消化器官運動,增加消化液分泌,從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肝在志為怒怒是人們受到外界刺激時一種強烈情緒反應,是一種不良情緒刺激。怒與肝關系最為密切,故稱肝在志為怒。一方面,大怒可以傷肝,導致疏泄失常,肝氣亢奮,血隨氣涌,可見面紅目赤,心煩易怒,甚則可見吐血、衄血、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另一方面,如肝失疏泄,也可致情緒失常,表現為情緒不穩,心煩易怒。 為什么怒傷肝悲勝怒?脾在志為思脾在志為思。思,即意識、思考,是人體意識思維活動一種狀態。人意識情緒活動主要是通過脾來表達。思是精神高度集中思考、謀慮一種情緒。當人沉湎于思考或焦慮時,往往會出現飲食無味、食欲下降。有婦女可以因為工作緊張,理念高度集中導致月經量少,月事紊亂等,這與脾主統血功能相一致。肺在志為憂所謂悲古代醫家對憂愁患者仔細觀察分析后發現,肺是表達人憂愁、悲傷情緒活動主要器官。當人因憂愁而哭泣時,會痛哭流涕,涕,就是肺分泌黏液。人哭泣時候,肺氣盛,黏液分泌增多,而肺開竅于鼻,所以涕就從鼻中流出了。肺主氣,為聲音之總司,憂愁悲傷哭泣,還會導致聲音嘶啞、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憂愁會使人面部皺紋增多。腎在志為恐恐為腎志,腎是人們表達驚恐之志主要臟器??质侨藗儗κ挛飸峙乱环N精神狀態,對機體生理活動是一種不良刺激?!端貑??舉痛論》說: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即是說明驚恐刺激,對機體氣機運行可產生不良影響??謩t氣下,是指人在恐懼狀態中,上焦氣機閉塞不暢,可使氣迫于下焦,則下焦產生脹滿,甚則遺尿。驚則氣亂,則是指機體正常生理活動,可因驚慌而產生一時性擾亂,出現心神不定,手足無措等現象?!?/br> 我心里卻想起了小默姐忙忙碌碌的表現,全身心投入,是不是她排遣對于祖佳思念擔憂的表現呢? 石苓人繼續說?!斑@些在醫學萌芽時期治療方法,是世界各族裔在文教發展初期普遍現象,我國也不例外,可謂百川歸海。因為按照科學解釋,當人在有了信心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時候,人體抵抗力就會增強,紅血球、白血球,特別是淋巴細胞會大量地增多,這些細胞都可以殺死進入體內各種細菌、病毒。丹道與儒家不同,治理天下之事,丹道不放在心上。丹道看重是修身長壽。而修身長壽重在修心,丹道修心之法,大部分在今天看來,就是心理學范疇,所有修心方法,不外乎是針對于生命、針對于死亡、針對于生存方式心理調整。佛醫學中認為,疾病是由四大不和而成所謂四大:地、水、火、風,一大不調,可以導致一一種疾??;四大不和,可以導致四四種疾病。所以,佛醫學認為疾病有四四種,這四四種疾病,又分為心病和身病兩大類。心病是指內心貪執、恐怖、憂愁、憎恨、愚癡等諸多煩惱,可以說佛門主要著眼于眾生心病無明煩惱根治。而心病又分魔鬼致病兩類。其中有一類稱為魔病,就是現代醫學中精神、神經病和各種心理疾病。而心病中鬼病,則是指瘟疫、流行病、傳染病。佛門從根所謂生理、塵所謂王朝環境、識所謂心理三緣和合整體角度考察人的意識存在,認為它們互不相離,互相影響,互相作用,心起煩惱、惡業,不僅僅是心病具體表現,而且還可導致生理失調而致身病,佛門醫學有心清凈故,血則清凈,血清凈故,顏色清凈說法所謂《正法念處經?觀天品》。這種觀點和現代醫學模式是一致。 祝由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利用了人類對于因無法控制痛苦,而產生對自然力量恐懼,因不知道痛苦原因,而對于鬼神崇拜心理所誕生最早心理療法,其實都是先民的意識思維活動,類似于安慰劑作用。當他們相信這些符圖構造滲透、儲存、連接了古代巫祝、醫學家的高能信息,是宇宙中的物體能量符號,是人與宇宙能量交換的開關。符圖中呈圈狀、點狀、線條狀、直線、豎線、s線、口字等,這些都是宇宙能量的符號,'同氣相求',開關一打開,宇宙能量就會定向定目標的射入患者病灶。當然能夠獲得一些療效。特別值得提出是,實施祝由術同時,在病人身邊總是要生起一堆火。根據當時說法,火可以驅鬼避邪。從現代看來,不管是傷風感冒發燒,還是上吐下瀉肚子痛,在火堆旁邊烤出汗來,肯定是可以達到治療效果,就是在現在,醫學治療這些病時,依然沒有離開發汗這一治療原則,只不過是通過吃藥發汗而已。而火更是生命的象征,甚至在歷史發展中,佛門與祝由也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佛醫學,佛門發源于古天竺,昌盛于中國,是古天竺佛門把婆羅門教醫學改造后,納入其體系成為所謂古天竺醫學,比佛門淵源更為久遠,大約自公元前二世紀,天竺文明達到空前高峰時,醫學已自成體系,其經典是《吠陀》。吠陀意思是:求知。后來隨著佛門在天竺興起,一些醫學內容被佛門所吸收,形成佛醫學,后來又因為佛門在天竺日趨衰落而傳入中國之后,佛醫學也一并傳入我國了。東來僧人在傳教過程中,給人治病,借醫弘佛,作為自身成佛途徑。他們在翻譯佛經時,也翻譯了許多佛醫學著作,僅《隋唐經籍史志》記載,翻譯經文中天竺醫學文獻就有一七部八八卷。僅在《大正新修大藏經》中,有關醫學著作就有二部之多。佛經中出現醫療衛生方面醫學術語多達四六多條,既有生理解剖臟腑方面名詞,也有醫療、藥學、心理、病名、醫事雜論方面術語。當時一些精通佛醫學醫家,試圖把佛醫學與中國醫學結合起來,發揮兩種醫學各自優勢,會通中印醫學創立新醫學。但是由于佛醫學傳入我國時候,中醫理論體系已經比較完備了,特別是在闡述人體生理、病理、病因和治療方法上都優于佛醫學,所以佛醫學沒能改變中醫理論體系,它一些理論和醫療技術、衛生習慣,反而被中醫所吸收,納入中醫體系之中,與中醫融為一體了。中國文教有很強包容性,通過中醫學融會佛門醫學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 佛門醫學很早就發現心理因素可以導致疾病,并且在心因性疾病研究方面,為人類做出了重大貢獻,所以,討論心理學,不能埋沒了釋迦牟尼貢獻。佛祖釋迦牟尼就非常擅長心理調整療法。如是我聞。釋迦牟尼在王舍城靈鷲山對眾人說法時,見一個老婦人悲痛欲絕,號哭不止,原來這位老婦人唯一兒子死了。從兒子下葬那天起,老婦人就滴水不進,一動不動地坐在墓碑旁,望著兒子墳冢以淚洗面。釋迦牟尼聽說了這件事,立刻帶著五百修持者趕到墓地來了。釋迦牟尼扶起老婦人,滿懷慈悲地問道:老人家,你在這里做什么呢?老婦人流著淚說:獨生兒子棄我而去了,可我對他愛,使我無法在這個世上獨活,我想跟兒子一起去死算了!寧愿自己死去,也要讓兒子活著,你是這樣想嗎?釋迦牟尼問。佛陀??!您能做到讓我兒子復活嗎?老婦人高聲問佛,充滿希望。釋迦牟尼微微一笑,靜靜地回答:你給我拿火來,我就運用咒力讓你兒子復活。不過,這個火必須來自從未曾死過人的家庭,否則,我做了法,也是無用。老婦人聞言,停止哭泣,立刻跑到街上,逢人就問:府上曾經死過人嗎?大家都用詫異眼神看著她,自從有老祖宗以來,哪有沒死過人人家呢?人們反問她。老婦人一直奔波到夕陽西下,訪問了不知多少戶人家,始終沒有找到符合要求火,她無奈失望地回到釋迦牟尼面前說:我就是找不到您要火,怎么辦呢?釋迦牟尼笑了起來,說道:你還不明白嗎!自開天辟地以來,哪有不死人呢!并不是只有你一個人要失去親人,世上每一個人,都要面對死亡,你為什么就想不開,執迷不悟呢?這是一個多么出色心理治療過程啊。面對一個持久悲哀不解老人,釋迦牟尼先給她一個足以興奮承諾,然后讓她離開墳冢,脫離誘發悲哀環境,到處去詢問火過程就是和人群接觸過程所謂改善孤獨心情,到處奔走體力運動,可以充分釋放精神壓力所謂利用運動消耗能量,釋放壓力,是現代心理治療重要手段。然后,當她在體力和情緒都放松時候,點出問題關鍵所謂有生就有死,你有何想不開,點醒了執迷不悟老婦人。 也就是說其實在最早期醫療活動中祝由術中,不光蘊藏了心理療法雛形,而且是物理療法、藥物療法早期探索。如果我們僅僅用迷信落后來否定祝由,就是對我們祖先當時科學進步否定,對現代醫學基礎否定,對于自己古老醫學文教否定,那才真正是無知表現。當然,現在醫學不需要再用祝由這種方式來治病了,但是,利用病人心理,采用一些咒語治病方法,至今還是存在,特別是流行在少數族裔中。而且不光在中國,這種方法,散布在世界各地,例如東南亞降頭術、扶乩術,歐洲催眠術,都可以看到祝由影子。 而物極必返,既然祝者咒也,巫蠱衍生的詛咒也聲名遠揚。從物理學角度,就是以聲頻可以干擾一個人的場,流傳至今的咒語是修持者練到一定程度時,所發出的特定聲音,這些聲音,以次聲波為多,對人體可以產生共振,共振效果好就可以達到治療效果。剛開始可以按照特音,咒語來治病,熟練后,能量高了,就不要特音了,咒語好比枴杖,可以丟掉枴杖,而隨便講的話,講的任何語言都可以治療疾病。但語言必須是良性的,不要有邪念和惡意或病變意識。如果是說最不好聽的話,發出的信息也最不好,場受到干擾,大腦就易于失控。所以說咒語威力是相當大的,祝由醫師要用咒語詛咒病魔,將病魔趕出人體的時候,咒語是具有攻擊性,驅散性的。而把惡咒發揚光大的,其實是佛門。佛家大敵所謂魔在佛門剛傳入中國時,翻譯為磨。至南朝梁武帝時改為魔字,全稱為魔羅。魔種類很多,煩惱、疑惑、迷戀等一切能夠擾亂眾生思維者,均稱為魔。由自己身心所生障礙稱為內魔,來自外界障礙稱為外魔。佛門認為:魔由心生,妖由人興,眾生八萬四千塵勞濃縮為貪、嗔、癡三種煩惱,都可以導致魔病。這些煩惱,在現代心理學中就是指導致心理疾病種種原因。 佛門針對人類心理疾病,與儒家、丹道不同是,它發明了一種藥,可稱之為大藥后悔藥。有句俗話:世上沒有后悔藥。但是,佛家就發明了后悔藥!后悔藥是什么呢?佛門針對心理疾病,同樣提倡修心,采用神秘、內省似證悟,從日常生活做起,禮拜、懺悔、唱詠、打坐等等。其中針對業報致病所提倡:懺悔,就是佛家研制后悔藥。懺悔是因為人們身心疾病往往是內心潛意識中不良積淀所致,尤其是當人們違背了某些王朝公德,背棄了道德行為準則時,其心理負擔十分沉重,懺悔這種方法,就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心理釋放機會。佛門認為,心靈能量可以產生治療效果,如果運用修定之法,使心所謂思維專注在身體某一部位,放寬心胸,可以達到治療心身疾病作用。例如佛門中懺悔一法,就是要求你想象面臨佛菩薩圣眾諸天,至誠悔過,使一切精神負擔在懺悔后變得輕松。這不是最好后悔藥嗎?那么這個后悔藥怎么吃呢?佛家認為,業病非普通藥石所能治愈,唯須懺悔業障,讀誦經書,抄寫經典,供養贊嘆諸佛菩薩,布施法界眾生,以其公德消業除病。懺為梵語懺摩略稱,原意為忍或寬恕。如有了過失,請求容忍、寬恕是懺本意?;谑氰笳Z阿缽底缽喇底提舍那意思,直譯為說,即說罪,陳說罪狀意思,犯了過失,應該向對方承認過失,不只是認錯,要明白地說出自己所犯罪過,這才是悔。佛家觀點是: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諸惡,二者作已懺悔。若懺悔懷慚愧者,罪即除滅清凈如本。佛家不但提倡懺悔,而且還有很多種有助于懺悔方法,傳世懺法如:梁皇寶懺、法華懺法、金剛懺、大悲懺法、水懺法、觀音懺法、阿彌陀懺法、金高明懺法、藥師懺、凈土懺、地藏懺等等。做懺悔還需要專門莊嚴道場,還要有懺文。也就是說,不同心理障礙,佛家有不同懺悔方法。 佛門不但推出懺悔后悔藥,還推出了心理調整名醫大家耳熟能詳的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又稱為觀音、觀自在,是大乘佛門里大菩薩。他擁有慈悲胸懷,能聞聲救苦,引導娑婆眾生脫離世間苦厄,追求生命智慧。兩千年來,觀音信仰遍布亞洲各國,乃至西方世界,成為人類神秘學世界最燦爛花朵,特別是在中國,開展出獨特觀音信仰。觀音菩薩祖籍在天竺,他天竺名字是阿縛盧枳帝濕伐邏,原意是由高處向下觀之君主或探視下界之神。觀音造型男女相皆有,唐宋以前,中國觀音以男相為多,而唐宋以后觀音,以女相為主了,這是為什么呢?佛門有眾多解釋。最被眾生接受解釋是:母親是慈悲象征觀音所強調慈悲,在中國文教中是一種母性特征,也就是儒家父嚴母慈??墒窃诜痖T傳統中,女性是智慧特性,而慈悲是男性特性。在佛門傳入中國后,為了更快地被接受和傳播,必然要與中國儒家、丹道傳統文教結合,而中國向來以母性表示慈悲,觀音轉為女性后,她慈悲為懷母性特性,就更容易被民眾接受了。事實證明,女性觀音形象,通過被家庭中母親妻子接受,而更廣泛地進入到了中國家家戶戶,對于佛門傳播,起到不可估量價值。為什么女性更容易接受觀音呢?因為觀音很多教義都符合女性心理狀態,也就是說,觀音更容易被女性接受作為心理輔導老師。中國女性,由于儒家男尊女卑觀念束縛,長期處于家庭、王朝上劣勢地位,導致了整體女性世界觀上心理歪曲,也由于女性身體結構特殊所謂女性因為激素分泌在青春期、生育期、更年期有明顯不同原因,造成情緒波動較大,使得女性心理疾病明顯地高于男性。而規定女性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封建禮儀,導致婦女因常年困縮在家庭中而造成心理障礙,無人疏導,無處疏瀉。所以,在這種國情下,女相觀音出現了!婦女們通過觀世音法,每天面對觀音像禱告、誦經、懺悔,實際上成了女性疏解情儀個重要通道,而如果觀音是男相,一些女性難以啟口話,就可能說不出來。而對于一個慈悲美麗女性觀音,那么,婦女對于婚姻、生育,甚至嫉妒、怨恨之情都可以嘮嘮叨叨地倒給她,暢快地訴說,甚至哭泣,而訴說和哭泣恰恰是心理調整必需。而且觀音還特別為中國女性帶來了別人無法替代安慰:送子?!?/br> 石苓人不看我:“秦漢之后,中國日益成為一個嚴酷宗法制度大國,傳宗接代是家族繁衍目,同時為了家族利益,形成了重男輕女養育觀。那時女人,家庭地位最低,一個女人,如果不能生孩子,那么在家庭中是沒有地位,而且面臨被丈夫拋棄結局。即便是生了孩子,如果沒有生兒子,那么,在家庭中依然沒有地位,而且面臨被丈夫冷落結局。所以生育并且生出男孩,是每一個婦女最大愿望,甚至被當成是人生重要目的。因為這個目不能實現,不少婦女患了心理疾病所謂其實,不孕癥,就是在現實世界,依然和心理障礙有著重大關系。這個時候,觀音菩薩來了!她不但是女性,還懷抱小兒,被稱為送子觀音,能夠送子,這對于當時不孕婦女,沒男孩婦女,是多么大安慰呀!觀音菩薩說: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富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值德本眾人愛戴。所謂《普門品》字字句句,多么令人高興,只要禮拜供養,那么想要男孩送男孩,想要女孩送女孩,這給心因性不孕癥婦女帶來多么大心理支持??!現代醫學也證明,只有在心態完全放松狀態下婦女,才容易受孕,而且,心情開朗愉快狀態下受孕人,更容易生男孩。觀音菩薩給中國婦女帶來更大福音……助產!中國舊時婦女分娩,被稱為過鬼門關。因為古代王朝醫療技術不發達,一旦遇到難產,沒有手術技術和設備,產婦死亡率極高。導致凡是懷孕婦女,都憂心忡忡,中國不知道自己在分娩時候,會遇到什么樣困難,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闖過鬼門關。這種擔憂,恐懼分娩情緒,非常不利于宮縮,越是害怕,越宮縮無力,越是生不下來,越恐懼,而越恐懼,越導致難產。那時,在產程中因心態導致難產是非常多,當時遇到難產,是沒有任何辦法,只有聽天由命,而且死亡常常是唯一結局。這個時候,觀音菩薩來了! 觀世音說:若有婦人生產難者臨當命終,三稱觀世音菩薩名號,并誦持此咒即得解脫所謂《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多么令人寬慰,只要從一懷孕,就開始誦經念咒,然后,在臨產時,把自己托付給觀世音菩薩,這時只要三稱名號,菩薩她就會保佑你平平安安地分娩,這給害怕分娩產婦帶來多么大心理支持??!歷史記錄也證明,自從觀音菩薩進了產房,很多婦女難產問題解決了,看看那些平安分娩后,抱著孩子去觀音廟還愿謝菩薩人群,你就可以知道,觀世音菩薩在古代婦女心中位置了!說她是佛陀送給古代婦女心理健康咨詢大師,一點也不言過其實??!不過,佛門帶來的問題也不少,密咒更是流毒無窮?!笔呷苏Z焉不詳的說?!白S墒浦辛硪淮蠓诸惖慕?,是祝由醫師用自己良性生物場抑制控制疾病的發生發展,使病灶逐漸消退病愈。這種東西據說反覆訓練增強修持,有利于以后運用符圖咒語時手到病除,意到病出,氣到病愈。畢竟以上這些訓練動作不但調整自身的生物場,也可用于畫符念咒??傊苾鹊渚硭氖t署記載:咒禁博士一人,從九品下。隋太醫有咒禁博士一人,皇朝因之。又置咒禁師,咒禁工以佐之,教咒生也。咒禁博士掌教咒禁生,以咒禁拔除邪魅之為歷者。有道禁,出于山居方術之士。有禁咒,出于釋氏。這里明確地指出,丹道咒禁叫道禁,來自山居方術之士,來自釋迦牟尼佛門叫禁咒。唐朝太醫署中能夠建立咒禁科,說明咒禁術在唐朝已經是非常盛行,并到了需要朝廷出面管理、教學程度了?!?/br> 我不期然想起了那些卸嶺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