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重回王府
慕之楓心中暗喜,面上卻無顯露分毫。 慕云城親口下的圣旨,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他就算舔也是舔不回去了。 只可憐慕云城還沉浸在讓慕之楓受辱的喜悅中,暗暗計劃著如何讓他更加顏面掃地。 散朝之后,一眾老臣在大殿之外將慕之楓團團圍住,郝相甚至落了昏濁的兩行淚,他哽咽著拉住慕之楓:“攝政王~”便再也說不下去了。 他們大多是些先朝老臣,慕之楓曾是先王最愛的皇子,雖然礙于他母后的位分,他又晚于慕云城之父出生,不能將南臨交給他??伤幕市?,慕云城之父未曾即位就病逝了,這南臨便由皇孫慕云城繼位,可先皇喜歡慕之楓,授予他僅次于皇帝的殊榮——攝政王。也是為了讓他輔佐慕云城。 而攝政王果也不負先皇所托,為人性子雖然冷淡了些,卻頗為聰慧。協助皇帝處理政事一絲不茍,進退得當。在政事上遠比慕云城要有遠見。而且他對皇位并無野心,一直兢兢業業,與一眾先皇托孤老臣一并畏佐慕云城。 可慕云城卻是天生度量狹小之輩,他十五歲親政后,便一心大權獨握。剛愎自用,視慕之楓為眼中釘,沒有學得他治國之才,卻聽信佞臣之言,處處與他為難,恨不能除之而后快,后來竟然用陰謀詭計暗害慕之楓。使他不得不身中劇毒,流亡它國多年。 十年前慕之楓對外只聲稱身染重病離開南臨,尋名醫調理身體,真相到底是什么眾臣皆不知??梢膊浑y猜測與慕云城脫不了干系。而這十年就算慕云城怎么努力,在這些老臣心中他也不過是個殘害親叔的暴君。 如今見到攝政王無恙而歸,氣度更比從前。只國戰中展現出的才華,便遠勝慕云城。世上明君從不是勝在攻城略地之能,而是不戰以驅人之兵。 而戰爭的最高境界也不應該是殺戮,而是仁慈。在最后的僵持階段,用和乎手段解決,免了百姓戰火之苦,免了官兵死亡之危,這才是一個國君該有的眼光與氣度。 故而一眾老臣看到如十年前一般豐采依舊的他,不但活著歸來,還如此成功。都禁不住想起了先皇,紛紛老淚縱橫。 慕之楓溫言安慰眾老臣,心內雪亮。朝堂之上單憑他們,恐怕還不能阻止慕云城露出他的利爪,而他早就從戰場上消失,已在南臨布局了數月,到如今才露面。 慕云城以為他大軍大握,南臨便不再需要攝政王,殊不知,這幾個月,因為戰征南臨國庫空虛,本就不富庶的國家經濟已瀕臨崩潰。 他慕云城的眼中只有武力才是強國的證明,而慕之楓恰恰趁此時機扼住了南臨的經濟命脈,所以他不急。等慕云城醒悟時,他早已失了先機。 而此時他還不急著收網,游戲才剛剛開始。十年的中毒之痛,他要慢慢一點點還諸給慕云城。慕之楓站在昔日的王府門前,垂眸而立,似是回憶往昔,似是近鄉情怯。 王府中柔福太妃早已得了消息,此時正在正堂等候。 王府大門打開,奴婢分立兩側,紛紛跪倒:“恭迎攝政王回府?!?/br> 慕之楓目不斜視,緩步入內。眾人待他走過才立起身來,跟在身后等候差遣。 柔福太妃端坐正廳,身著太妃禮服,遠遠見慕之楓由正門而來,她眼腫蓄起了淚。昔日容顏已現老態,氣度卻愈加雍榮。 慕之楓進了正廳便向母親行禮:“見過母妃,兒臣回來了?!?/br> 十年了,十年來慕之楓有家不能回,日夜受鳩石散的折磨。就算沈靈溪幫他解了毒,他也只在新春時由后門悄悄回府過幾次。 如今,他又可以正大光明的從王府正府而入,能正大光明的參見自己的母親了。慕之楓隱隱也有些眼中犯酸。 一旁有老嬤嬤過來扶起慕之楓,柔福太妃拉了他的手,再也抑制不住地哽咽出聲:“兒啊~” 慕之楓心中酸楚,只任母親痛哭,良久,她才收了聲。柔福用帕子擦去淚痕,換上笑顏才開口:“楓兒,娘就知道會等到你回來的一日?!?/br> 母子二人敘了半晌天倫,慕之楓卻也沒有忘記正事:“母妃,兒臣還要出城迎娶玉梁公主?!?/br> 柔福面色一沉,戴著長長護甲的手重重拍在一側的玉幾之上:“什么公主,那慕云城分明是想侮辱于你!” 慕之楓面色平靜無波:“母妃不必生氣,此事兒臣自有計劃?!?/br> 言罷起身告辭,其實看自己母親哭得傷心,慕之楓也動了幾分真情??上肫鹜?,他卻也深知自己從來都是母妃爭強斗勝的棋子。十年前他不肯與慕云城相較,母妃便已對他寒了心。他身中鳩石散時,在她眼里他更是成了廢物。 如今她的眼淚中到底是有幾分是為他能痊愈歸來而流呢?還只是因為她終于又可以憑著攝政王之母揚眉吐氣了?心內暗嘆,慕之楓退出正廳,臨出門又向柔福輕聲道:“母妃,紅息我帶走了?!?/br> “楓兒……”柔福根本沒時間把話講完,慕之楓便已揚長而去。 她望著他的背影,眼神染了幾分復雜。他只是通知她一下,并不是征求她的意見。她明白了,深深嘆了一口氣:“他這是惱了我了?” 一旁的老嬤嬤忙上前安慰:“太妃不必多心,攝政王想必有自己的算計。以后您就享清福就是了,何必再參與那些污七八糟的?!?/br> 柔福沒有理會老嬤嬤,只是眼中有些出神。 慕之楓進府時便讓天光帶人將紅息綁了送去玉梁。他在沈靈溪馬車沖落的附近理葬了烈焰、扶風、攬月。把紅息送到他們墳前,命專人看守她居住在墳旁的石室,日日在墳前跪足五個時辰,才準休息。并且下了嚴令,若是她不遵從,盡可殺之。 不管紅息服是不服,她都沒有見到慕之楓的機會。 給柔福請了安,慕之楓便請旨出城去了,去迎接他的新娘。 南臨后宮,文淼淼得知了殿上賜婚之事后,便匆匆進宮求見慕云城。她雖然不確定,卻覺慧敏這個封號十分懷疑,再根據采春、攬夏傳回來的消息,若玉梁有這樣一位惱人的公主,恐怕非沈靈溪莫屬。 忽見慕云城就是想請他收回成命,若真是沈靈溪,將她嫁予慕之楓顯然是正中他們下懷。 慕云城聽了她的分析,不禁也有幾分懊惱,卻又不肯承認,只忿忿地將手中的書卷丟到一邊,閉目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