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回 三方勢力百萬大軍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無限游戲里裝大佬、在狗血文里挖渣攻魚塘、學霸竹馬你別撩、天元修真者、好孕鮮妻娶一送一、萬界建道門、求子、招惹、面具(繼兄妹)、色業大亨
宋徽宗坐在那里正批閱著奏章,這半年來徽宗的確有些洗心革面,不僅不在沉迷奇花異石,對朝政之事也開始上心。 看著宋徽宗這半年多來的變化,朝中一些老臣激動得經常是眼淚直流,私下里總說是上天保佑太祖顯靈! 宋徽宗聽完放下奏章活動了一下脖子,說道“西夏和王慶準備出多少兵馬?” 李彥恭敬的回道“回陛下,西夏因為之前損失了近十萬大軍,所以這次他們只從全國抽調了十五萬人馬。 本來微臣想讓西夏領兵偷襲燕云十六州,攻打大名府后方,但是西夏國主李乾順不同意,說是擔心威勝這邊的梁山賊寇偷襲興慶府,所以他們只同意出兵攻打汾州威勝太原府這一帶。 至于王慶則非常痛快,盡起手下三十萬大軍助朝廷攻打大名府,不過朝廷要承擔王慶大軍一半的糧草輜重?!?/br> 宋徽宗聽完想了想說道“西夏兵力有限,能湊出十五萬大軍已是難得,至于偷襲燕云十六州之事卻也怪不得他們,畢竟當夏州被梁山一把火燒了之后,興慶府就沒有了可以依仗的屏障。 這個王慶到是有些出乎朕的預料,本以為他會同西夏一樣不肯遠離自己的地盤,沒想到他竟然同意領兵攻打大名府,真是讓朕刮目相看!” 李彥聽完笑著回道“陛下有所不知,王慶此人極其自負,對于如今的梁山早有不滿,認為梁山乃是一群烏合之眾,能有如今這種成就不過是運氣好而已。 所以在與朝廷達成協議之后,便主動提出由他們來攻打大名府,而朝廷則出兵攻打濟州等地,替他分擔壓力即刻!” “哦,你是說攻打大名府之事是王慶主動提出來的?”宋徽宗有些好奇的問道。 “沒錯,正是王慶主動說的!”李彥肯定的回道。 徽宗若有所思的想了想說道“主動要求攻打大名府,難道他不怕打敗梁山之后,朕將他一并留下來嗎?” “呃這!”被徽宗如此一問,李彥一下子到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算了,也算他王慶識相,朕貴為天子又豈會做出如此遭人唾棄之事?”宋徽宗自問自答道。 “陛下乃九五至尊自然一言九鼎,那王慶選擇相信陛下也屬正常!”李彥稍稍的拍了一下馬屁。 “朝廷的大軍可否準備妥當?”問完了友軍徽宗又關心了一下自己。 “一切都準備好了,二十萬西軍整裝待發,濟州這邊則由趕回來的童樞密領兵,算上童樞密帶回來的士兵,朝廷布置在濟州兗州德州這一帶的總兵力共有三十萬人。 此次征討梁山朝廷西夏王慶三方總兵力加一起共有九十五萬,可以說是百萬大軍齊出,就算那梁山在強悍也絕對難逃一??!”李彥自信的說道。 宋徽宗聽完點點頭,臉上露出了些許笑容,說道“百萬大軍,這一次若是再失敗我大宋就真的再也無法與之抗衡了!” 宋徽宗也知道為了準備這一場大戰,幾乎耗盡了朝廷人力物力。 最近幾年連番征戰,國庫早已空虛,要是每次出征都能取勝到還好些,偏偏打一次敗一次,不僅白白浪費了金錢,更是損兵折將。 最可氣的是朝廷打一次梁山就讓梁山壯大一次,簡直就是缺兵朝廷給送兵,少將朝廷給送將,不要都不行! 簡直豈有此理! 南豐城,偽楚國的都城。 此時王慶正與眾位文武商議事情。 “丞相當初為何要讓本王向朝廷提出領兵攻打大名府? 要知道萬一我們打破了大名府,而徽宗老兒出爾反爾截斷我等退路,那豈不是自尋死路?” 王慶向坐在一旁的李助問道。 王慶自從起事以來羅了不少能人異士,例如這位李助,杜壆,酆泰,糜勝,紀山五虎等。 再加上之前一同n的段二,段五,范全,方翰等人,也算是文武齊備人才濟濟了! 李助微微一笑,一副世外高人的表情說道“這也是為大王的將來考慮。 大王不妨想一想,這一次三方近百萬大軍同伐梁山,那梁山慘敗已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而西夏與朝廷西軍共同攻打威勝一帶,若我們也同他們一起攻打蓋州,取勝是一定的,但取勝之后呢? 梁山是消滅了,我們也只能乖乖回到南豐來,我們出了力損兵折將,到頭來卻只得了一個被朝廷承認的空頭承諾,至于朝廷贈予的那些財物則根本不值一提。 但若是我們攻打大名府則不同了,只要我們能攻下大名府,到時憑借著我們的三十萬大軍就可以輕松在大名府站穩腳跟。 而且大名府乃是梁山準備開國的都城,城內金銀錢糧定然數不勝數,要知道大名府本就富庶,再加上梁山劫掠多年所得的財物,數目定然嚇人。 到時我們要人有人,要錢糧有錢糧,正可趁勢而起。 只需在大名府留下十萬大軍駐守,再派幾員大將分兵向北攻占梁山其它地盤,到那時我大楚興盛則指日可待了!” 王慶聽完眼睛頓時一亮,猛地一拍椅子大聲贊道“妙,實在是妙,梁山如今除了大名府以外,北方其它城池都兵力甚少,到那時我們便可不費吹灰之力占之,哈哈,若是順利一舉攻下燕云十六州及整個北地,那我大楚真的就無敵了,哈哈哈哈!” 聽到李助為自己勾畫出的美好藍圖,王慶喜不自禁,放聲狂笑! 下邊坐著的其他人也都面露喜色,覺得此事大有可為,雖然會冒一定的風險,但是自古以來富貴皆在險中求,與回報相比這點風險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就在眾人都暗自高興的時候,坐在右側第一位的杜壆卻微微皺著眉頭。 這杜壆乃是王慶手下第一大將統領全軍,慣使一條丈蛇矛,有萬夫不當之勇。 原著中杜壆與盧俊義交手五十余合不分勝敗,孫安見盧俊義不能取勝趕來相助,盧俊義與孫安聯手才將杜壆殺死,可見杜壆武藝之n! 杜壆坐在那里皺著眉頭,總感覺這件事并不會如李助說得那么簡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