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恭賀殿下喜得貴子?!眴趟鼓陮Ρ?,“你該回去了?!?/br> 跳轉太快,丙叁有些反應不過來,他扳著指頭算了日子,他們的小殿下提前出生了! 但是為什么他就該回去了? “一出生就成了皇太孫,投胎小能手呀?!?/br> “什么?”如果下巴真的可以離開臉,現在丙叁的下巴肯定砸在他的腳背上,這才是正常人初聞這個消息時的正常反應。 “你沒有聽錯,”很滿意丙叁的表情,喬斯年感慨自己當時只驚詫了一下下真的是心里素質超強,他裂開嘴,“正君池淵生的?!?/br> 聽到這里,丙叁反倒沒那么吃驚了。 在皇權至上的古代,比起讓外孫繼承皇位,本身是哥兒的大皇子偷偷娶了一個哥兒根本不算什么。 喬斯年又挑著說了一些昨晚從靳云庭哪里聽到的細節,鍋里終于析出鹽。 他用竹制長網勺打撈起鹽粒放在竹編簸箕里,鹽粒均勻色白,像墻腳堆積未化的雪。 “散會兒熱,陰干六七天?!?/br> 青竹端走簸箕,靳琛也跟著離開。 “制瓦的干泥呢,碾碎炒到變色?!边@是制白泥,做煙花爆仗要用。 “我們熬的硝石,碾成粉末。還有貝殼,木炭,做蜂窩煤的黃泥都碾碎備用?!?/br> 角院飄來羊湯的鮮香,喬斯年看看天色,“瓦泥炒了你們就去休息吧,其他的等吃完飯再弄?!?/br> 趁著飯前還有時間,喬斯年將紅紙裁剪成條,打算先把爆仗的紙筒做出來。 沒準備做太多爆仗,他沒有做專門扯筒的扯凳,而是直接用細木棍卷著紅紙條滾紙筒。 這時候青竹送來他從外面回來就讓尹諾熬的米漿,“少爺,米漿涼了?!?/br> “來的正好,”喬斯年取一根紅紙條剪下一段,涂上米漿褙在紙筒外表上,“像這樣,我扯筒,你褙筒?!?/br> 兩人分工合作,丙叁和辛戌炒好瓦泥也來幫忙,最后數量超額。 喬斯年將紙筒用麻繩扎成了一個六角形的餅狀,一餅紙筒有一千零七百二十個。 “你們誰能把它從腰上裁斷,讓一個紙筒變成兩個?!?/br> “我來吧!”辛戌拿走紙筒,送回來的時候已經切好。 “行,洗手吃飯吧!”喬斯年放好紙筒,去東廂房叫靳琛,他在寫大字。 午飯吃到一半靳云庭回來了。 “這還是你第一次回來吃午飯呢?!眴趟鼓晔⒁煌胙騬ou湯放在他面前,問道,“擔心我?” 用的是疑問句,卻是肯定的語氣。 靳琛甚至從中聽出一絲驕傲,忍不住在心里吐槽:都快二十歲的人了還不讓人省心,有什么好得意的。 “嗯?!?/br> 雖然喬斯年保證沒有危險,但是涉及黑·火·藥靳云庭怎么可能放心。 去大營后他把事情安排下去,若不是辛戌送信來說下午才做黑·火·藥他早就回來了。 “你還煮了鹽,”靳云庭目光柔和。 喬斯年忍不住炫耀,“就用了一點兒豆漿,制鹽除了煮還可以煎鹽、曬鹽?!?/br> 大耀的海鹽是刮土淋鹵,取鹵燃薪熬出來的,燒鍋用的是深鍋,就像喬斯年上午做的,撈出鹽粒留下的鹵水就是苦鹵。 煎鹽的鹵水濃度更高,是用淺盤熬干鹵水,“凈水的法子在用嗎?淋鹵的時候可以讓鹵水經過層層過濾,草席、稻草這些易得的東西可以作為濾材,過濾掉一些對身體有害的雜質?!?/br> 現世北宋就出現了曬制海鹽,雖然能省下大量柴草和人力,但是由于技術的原因,效果并不好,曬鹽沒有普及。一直到清末,海鹽各產區大都改用曬制之法,技術才逐漸完善起來,沿海盛行幾千年的燒鍋制鹽才成為歷史。 喬斯年有完善的曬鹽方法,雖然制不出現世那樣的細鹽(并不是把鹽粒磨細就是細鹽),但是肯定能保證出鹽的效率,制出的鹽也會比市面上流通絕大部分鹽質量好。 “這樣得到的鹵水在太陽下面曬就可以析出鹽?!眴趟鼓昕聪蚵牭萌朊缘慕?,“這也是一種結晶?!?/br> “叔叔的意思是可以放一些鹽粒做種子,加快出鹽,收鹽后繼續補充鹵水,不斷結晶?!?/br> 喬斯年教他用白礬種水晶時說過,想要水晶長的大長得快就要補充白礬溶液,既然都是結晶,靳琛認為制鹽應該原理一樣。 “配白礬溶液的時候白礬要加到水里溶不下更多,加進結晶池里的鹵水也要接近這種程度,這就需要蒸發掉一部分水分,”喬斯年取來三個茶杯一字排開,“鹵水池,蒸發池,結晶池?!?/br> 現世廣泛使用的鹽田法曬鹽是引海水進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再倒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鹽來。這時得到的晶體是粗鹽,剩余的液體為母液,也就是苦鹵。 這樣得到的粗鹽還要再溶解過濾,加幾種化合物去除雜質,沒有工業支持根本辦不到。 按照喬斯年的方法處理過的鹵水就不一樣,少去許多雜質,蒸發結晶得到的鹽比不得點了豆漿的鹽,但是肯定比他買回來的鹽巴好上很多,底層百姓吃的可都是這種鹽巴。 這些都是喬斯年收集總結的資料,是勞動人民數千年的智慧,絕對不是空談。 “我抽空把這些整理出來,當做賀禮送給趙意歡,”喬斯年問靳云庭,“你猜他會怎么做?富民還是充實私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