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史進其實早就猜出了皇帝的意思,所以有了一些思想準備。 他躬身慨然道:“末將得陛下知遇之恩,能在軍中為將,陛下但有命,末將豈敢不從?末將愿意坐鎮東瀛,為東瀛長治久安,為陛下在海外推行王化?!?/br> 王霖大笑:“好,甚好。小乙,傳詔:冊封史進為海東都督府大都督,兵馬大總管,晉鎮海侯,率軍五萬,鎮守東瀛諸島! 冊封李之歡為總督海東行省大總管,海東軍政安撫使。慕容長風為海東巡檢使,賜歸寧伯,以酬其獻平安京之功!” 第672章 最后一戰(1) 東瀛諸島大局已定。 雖然東瀛諸島上,還有藤原忠統率的藤原家殘部在國內活動,需要大軍進一步清剿,源氏流亡海上為海盜,這些都是東瀛國內的一些隱患。 但在王霖看來,藤原忠通也好,源清朝也罷,都不再構不成實質性的動蕩。 假以時日,兩家必敗無疑。 眼看天色將凉,秋風蕭瑟,王霖便決定班師回朝,留史進統率五萬大軍坐鎮東瀛諸島,繼續與東瀛殘兵周旋,其余軍馬押運著自東瀛國內擄走的難以計數的天量白銀跨?;貒?。 東瀛人數百年的積累,瞬時為大燕做了嫁衣裳。 經此,大燕國庫將得到大幅充盈,為日后王霖發動對金的全面國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深秋十月底,王霖終于率軍在青州登陸。 皇帝御駕親征滅東瀛、設立大燕海東行省的消息旋即在國內傳開,舉國振奮。 王霖自山東一路返京,沿途之上,百姓無不歡呼雀躍。 這樣的消息,自然也傳入了金國。 金國上京,吳乞買面色陰沉,端坐在國王寨中一言不發。 他的身前兩班,金國權貴們依舊是吵吵嚷嚷,愈加讓吳乞買心煩意亂。 越來越多的金國權貴主張不能再等了,一旦等大燕國力越加強悍,金國與燕的國戰中便再無半點勝算。 故,越早發動對大燕的侵略戰爭,解決燕國這個后患,越符合大金國的利益。 完顏宗磐見吳乞買一言不發,再也按捺不住道:“父皇,不能再拖了,燕人國力眼看愈加強盛,燕人又在不斷開疆辟土,假以時日,我大金將再無任何生存之空間。 不若由兒臣為主將,臣燕皇御駕親征海外大軍困乏,我大金以舉國之兵奔襲古北口和居庸關,一舉拿下燕國京城,奪回本屬于我大金的燕云十六州! 然后再與燕人以河北為界?!?/br> 這回連完顏希尹都站在了完顏宗磐的立場上,完顏希尹嘆息道:“陛下,以燕皇王霖之性格,他在國內安定之后,一定會突然向我大金發動北伐之戰!與其等燕人打我們一個措不及防,還不如我軍主動出擊,破釜沉舟,為國運爭奪而血戰到底!” 到了這個份上,其實無論是金人還是燕人,都明白燕金絕無可能和平共處很久。 為了爭奪國運,為了各自本國子民的發展利益和生存空間,這一戰勢在難免。 吳乞買嘆了口氣道:“朕何嘗不知,燕人坐大,我大金難以承受。但,我大金目前兵力統共不過才三十余萬人,若是我軍發動舉國之戰,戰端一開,將再無回旋余地。 此一戰,不是燕亡,就是我大金國滅。 朕憂心忡忡,著實沒有太大的信心?!?/br> 完顏宗磐痛心疾首道:“父皇何以漲燕人志氣而滅我大金威風?我大金兵力雖然不及燕人,但我大金兒郎個個驍勇善戰,豈是燕人所能比擬?” 吳乞買冷笑起來:“非朕滅本國威風,而實在是累次戰敗,汝等半點教訓也不汲取。我軍與燕人對戰多少回,有一次可曾取得勝利?宗磐,你至今還在輕視燕人,這是兵家大忌。你若是如此心急好戰,朕越不放心將舉國之兵交在你的手上。 也罷,如今我大金再無退路可言。傳旨,舉國備戰,這一次,朕將御駕親征,與燕皇決戰于河北一線!” 吳乞買慷慨激昂霍然起身,環視群臣道。 …… 燕京。 大燕朝廷上下,因為皇帝自海外班師回朝取得大捷,而一直沉浸在舉國歡慶狀態,這兩日,燕京城內張燈結彩如同過節。 內閣諸臣幾乎難以掩蓋發乎于心的歡喜情緒。 尤其是郭志舜。 皇帝親征海外,平定東瀛諸島設立海東行省,對于大燕的好處暫時并未顯現出來,但皇帝擄回了東瀛人數百年的白銀庫藏,這筆巨大的財富足以支撐大燕十年的財政富裕。 國家有了錢,就能做很多事情。 而在未來與金國的國戰中,將再也不必擔心軍費開支巨大問題。 與舉國上下的歡喜情緒相比,王霖卻從錦衣衛最近上報的關于金人動向的諸多蛛絲馬跡中意識到了金人的戰略意圖。 其實想想也屬于正常。 吳乞買和金人應該是不敢再耗下去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燕越加強盛,而此消彼長之下,大金等同于坐以待斃。 所以,王霖做出了自己理性的判斷,金人一定會主動發起國戰,以打亂和終止大燕高速發展的進程,以戰事來謀取金國生存的空間。 御書房中。 王霖靜靜站在寬大的軍事輿圖之下,凝望著大燕與金人的邊界防線。 很顯然,戰端一開,那便是兩國國戰,再無半點回旋和議和的可能。